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在讨论加入世贸,农业开放的问题时,国内似乎没有哪两个专家持完全相同的观点。卢峰说:《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解开了两国长期以来贸易分歧的死结,会产生“双赢”结果;袁钢明则坚定地认为:中国所有行业都可以“放”,就是农业不可以“放”。还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农业已经称不上是产业了……〗
关于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还有一段演绎出来的故事:这次中美农业谈判,中国“农口”没有一个人参加,当时“农口”的人很不满,认为关于农业问题的谈判理应由“农口”人担纲,但是,当他们一看到协议的内容后,马上长舒一口气,说:幸而没去,要不谁负得起这个责?
尽管是一个演绎,但由此可见众多人对中国农业的担忧。温铁军认为,农业市场的开放,对中国带来的冲击不容忽视,有利的方面是局部的、个别的,不利是全局性的。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农民收入的90%来自于粮食,到现在农民靠粮食所得到的收入仍占到58%左右,并且中国中西部地区靠粮食、种植业获取收入的仍在60%。如果放开农产品市场,农民的收入肯定会受影响,中国寄希望于在2000年前后靠提高农民收入来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套基本思路也许会落空。
袁钢明认为,一旦放开,对其他行业都利弊皆有,独独在农业方面,却是直接导致农民的收入下降。按现在的粮食价格和关税率,中国农民收入至少会减少1/4。据测算,中国农村人均耕地1.2亩,户均0.5公顷,美国农场主平均有500公顷的土地种植农作物,他们可以通过降低地租来增加粮食的竞争力,在中国却行不通。温铁军认为,中国人均这1.2亩的耕地,基本上是生存性的,也就是说中国农业不具有生产性的功能,而是以生存性的功能为主,其实就是以社会保障性为主。因此,中国不应当再把农业当成一种生产性的行业,不能当成一种产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公益事业,是为了保障中国9亿农民的基本生存的公益事业。
国家给农民的粮食价格补贴,实际上是在国家不承担农民社会保障开支的情况下,给农民支付社会保障。一旦这种补贴不能兑现,那么就取消了中国农民的福利,会造成一定的社会矛盾。据悉,孟加拉、印度等国农产品进口关税的税率高达160%-240%。据曾在日本生活过的袁钢明说,日本直到现在还努力地保护它的粮食生产。按说日本生产的粮食并不能满足本国的需求,需要进口,但是,为了与本国的粮食价格持平,凡是进口的粮食都会加700%左右的关税。日本保护的不是粮食本身,而是为了维持农民稳定的生活结构和生态环境。以至于现在日美一谈判,就是“大米和汽车”的问题。所以说,中国的农业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交换问题。
袁钢明认为,最“要命”的是,中国还将开放农业的流通领域。在日本,农产品流通领域所占的人口比例比农民还要高。一件农产品大约有3/4的钱被流通领域赚走。农民买化肥、种子、农用机械,接受各种服务,流通领域本来能吸纳1/4的劳动力,对缓解就业、增加收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在农产品领域实行统管,已造成农民在流通领域的收入减少。如果进一步开放,把这块领地让给国外,对国内是很大的损失。因此他呼吁,粮食流通领域首先应当对国人开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