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早上7点多钟,杨在华在大渡口公园南门外的一块空地上摆开了他的土货摊子:一箩筐鸡蛋、两个塑料桶装的鸭蛋、6只鸡、2只鸭,还 4月6日早上7点多钟,杨在华在大渡口公园南门外的一块空地上摆开了他的“土货”摊子:一箩筐鸡蛋、两个塑料桶装的鸭蛋、6只鸡、2只鸭,还有30多斤菜豌豆、数十把香葱、10来把椿芽……零零散散地铺了一地。
三五个市民围在他的摊子旁,询问、选购。“鸡蛋15元一斤,鸭蛋12元一斤,绝对正宗的土货,我在这里都卖了20年了。”杨在华是江津区油溪镇护国村人,长期在这附近销售土鸡、土鸡鸭蛋及自家种的时令蔬菜,回头客和新顾客都不少。
尽管杨在华53岁了,但长期和他打交道的大渡口居民,都亲切地喊他“杨娃”。“杨娃卖东西诚信实在,货真价实,从不偷斤少两,而且还常常让利,零头几角钱从来不收。”家住大渡口区东风村的曾老太是杨在华的老主顾,她告诉笔者,杨在华在大渡口跑了差不多20年,大家都熟悉他、信任他,
有的市民甚至还去过他在江津的家,和他成了朋友。
杨在华常常带着一大堆各种各样的“土货”,从江津区金刚沱乘坐成渝线上的火车,在大渡口茄子溪火车站下车,然后在大渡口公园和东风菜市场附近销售,一天下来,直到把所有的货物卖完,才又乘车回江津。
杨在华老家所在的金刚沱,周边都是农村,农民家里养鸡喂鸭的不少。金刚沱每逢2、5、8日赶场,杨在华就去收购鸡鸭蛋,第二天就进城销售。
“我家里还有鱼塘,种了两三亩菜地,每次我还要带上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杨在华告诉笔者,每次他进城要带100斤左右的蛋,七八只鸡鸭,还有不少蔬菜,一个月进城10来次,每月销售收入有2万多元。
“今天把货卖了,明天在家栽包谷秧。”杨在华一个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跑收购或者销售,其余时间就在家忙农活,既不耽误种庄稼,又增加了收入。如何在城里销售“土货”赚钱,杨在华也有自己的心得:一是“土货”必须正宗,掺不得半点假水;二是时间地点要相对固定,招来“回头客”;三是分量一定要足,决不能“耍称”;四是要遵守城里的市政管理制度,不要影响市容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