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赋能经济发展新活力

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了系统谋划、总体部署。根据意见,到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双碳”目标的提出对传统能源行业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和消纳源,低碳农业的发展也势在必行。

光伏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自年首台光伏水泵横空出世以来,光伏农业的种类、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农光互补、渔光互补、光伏牧场等一系列新探索为绿色农业不断赋能。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光伏+农业这本应实现1+12的结合,反而时常出现1+12的结果,从当前我国光伏农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光伏农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相关行业标准不健全、建设标准不统一,发展过程中的与农争光、与农争地等伤农问题,不仅损害了收益,也造成人们对光伏农业的误解,光伏农业发展当中的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双碳背景下光伏+农业融合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光伏农业发展中还存在缺乏系统性、定量化的理论支撑,利益模式和“农-光”配比的定位不够精准等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光伏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光伏农业的未来发展亟需更加完善的理论模型指导和更加精准的战略优化。因此,推动光伏农业与“双碳”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融合,加强对光伏农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化、规范化、定量化研究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和创新潜力。

农光互补赋能经济发展新活力

当前,我国光伏农业主要有七大发展模式:

(1)菌菇光伏模式:根据食用菌喜阴的特点,与太阳能光伏有机地结合起来。菌包床基材采用当地的农作物秸秆、杂木、玉米菌菇光伏模式梗等植物,废弃的菌包可以制备成生物酶、花卉基质、有机肥等。

(2)林光互补模式:林光就是常见的园艺、林木、果树与光伏产业的结合。林光模式光伏林业项目实施中,占用林地性质不改变,在光伏板间及光伏板下种植林产品。种植业采取“板上发电,板下药材”衣光互补模式。

(3)药材光伏模式:光伏板药材光伏模式下适宜种植了铁皮石斛、覆盆子、白芍、白术、金线莲、三叶青等喜阴的中药材。

(4)蔬菜光伏模式:蔬菜产业与光伏产业的结合比较普遍。北方散开式的蔬菜(瓜果)光架子正好是果蔬爬藤的支撑,这就降低了成本。部分航天蔬菜也有喜阴的,这个项目也可以做一些旅游衣业。

(5)渔光互补模式:目前有封闭式、开放式、飘浮式和跨越式。

(6)牧光互补模式:在节省土地成本、不影响农业生产前提下,利用养殖养殖业畜禽(牧业)光圈舍房屋顶架设光伏发电面板,发展农光互补的光伏模式农业,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

(7)光伏与第三产业融合:将农业、生态、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和生态农业经营模式,以业融合光模式贴近自然的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周边城市游客,以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增加农业及旅游收益。

综上:光伏+农业的优势组合,能够促进经济多业态融合,推动光伏、农业、旅游发展相结合。但当前,光伏农业发展历程尚短,且成本高,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全国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tzry/183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