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我国的头号重大问题。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是实现中国“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而针对我国整体经济转型升级提出的“互联网+”行动计划,对农业领域来说无疑迎来了一个充满机遇的成长的春天。
一、互联网+农业的大环境
1、政策
在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家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自此,“互联网+”便上升为国家的一项战略方针。互联网积极向其他行业跨界、渗透与融合,帮助其进行转型与升级,已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支有力杠杆。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下,“互联网+农业”的市场将被不断释放。
2、经济
农村经济向好的态势为农业互联网的使用率提供了经济温床,农业互联网成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市场总规模超10万亿人民币,而年中国农村网民或超2亿人,众多巨头、资本、上市公司等都纷纷加大在“互联网+农业”领域的布局,农业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有千亿甚至万亿的市场空间。
3、社会
伴随着农业互联网化、现代化的进程,国内出现了一群有文化、有创新、有组织、有互联网思维的农业生产者和引导者,即新农人。新农人具有四大基因,分别是互联网思维、创新意识、自组织性和文化理念,同时还兼具生态理念。中国新农人规模已经超过百万,这种庞大的新生群体以及不断增长的趋势或将成为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流力量。
4、科技
互联网时代作为继工业时代、电气时代的第三次具有变革意义的时代,同样也是主要在技术上对社会生产进行迭代更新,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将世界带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高效率时空,农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产业,同样也沐浴在这样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在农资准备、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每一个节点都有互联网新技术的深度应用,极大地刺激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大跨步前行。
二、互联网+农业的改造点
互联网将对整个农业产业链进行改造。从农资销售、中介服务、土地流转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整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上都出现了互联网的身影。
互联网+农业改造的7种类型:农产品销售渠道变革型、产业链大数据型、专业合作社服务商、数据挖掘型、农业物联网、土地流转电商化、农资电商型。
1、农资电商型和渠道变革型
农业商品流通是传统农业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农资电商型和渠道变革型运用互联网+整合了上下游,解决商品质量、成本高、赊销、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2、农消对接型
农消对接利用互联网带来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直接对接,凭借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以及结算功能,将农产品生产者供应诉求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直接衔接,双方都将在更大范围内作出选择,实现充分的比较优势,达到充分的资源配置。
3、农业组织服务商型
以云华农汇网为例,云华农汇网主营业务:农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服务,主要面向农民合作社等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提供农民合作社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组织“数据电子化、业务可记录、质量可追溯、信息可互联”。
4、土地流转电商型
土地流转电商是利用互联网实现土地的经营权的转让,在不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将土地“死资源”转化为“活资本”。
以土流网为例:
5、产业大数据型
农业大数据是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运用大数据的理念、技术、及方法来处理农业生产销售整个链条中所产生的大量的数据,为农业产、供、销及相关的管理和服务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并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力,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提高经营管理效率。
6、农业物联网型
农业物联网一般应用是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构成监控网络,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这样农业将逐渐地从以人力为中心、依赖于孤立机械的生产模式转向以信息和软件为中心的生产模式,从而大量使用各种自动化、智能化、远程控制的生产设备。
农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农业摆脱落后现状、实现跃迁式发展的必然路径。因此,农业应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努力探索“互联网+”下的创新发展模式,将互联网的技术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充分应用到农业产业链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实现农业产业链的重塑,从而使农业经济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相协同,推进“新四化”战略目标的落地。
张老师说农业
1.点击历史信息,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大概多少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