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智能工业的特点
工业的分类
工业的涵盖范围很广,这也是为什么物联网在工业上的运用远多于其他行业的缘故。如表4-2所示,为工业的分类。
智能工业的特点
智能工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智能制造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智能制造模式突出了知识在制造行业中的价值地位,所以智能制造将会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发展过程的重要生产模式,智能制造系统的特点如下。
(1)自律能力:即产品有搜集与理解自身信息和环境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和规划自身行为的能力。
具有自律能力的设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和个性,甚至相互间还能协调运作与竞争,强有力的知识库和基于知识的模型是自律能力的基础。
(2)自组织与超柔性:智能制造系统中的各组成单元能够依据工作任务的需要,自行组成一种最佳结构。其柔性不仅表现在运行方式上,而且表现在结构形式上,所以称这种柔性为超柔性,如同一群人类专家组成的群体,具有生物特征。
(3)人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品是人机一体化的智能系统,是一种混合智能。人机一体化一方面突出了人在制造系统中的核心地位,同时在智能机器的配合下,更好地发挥出人的潜能,使人机之间表现出一种平等共事、相互“理解”和协作的关系,使二者在不同的层次上各显其能,相辅相成。
(4)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基础,融合信号处理、智能推理、动画技术、预测、仿真和多媒体技术为一体,借助各种音像和传感装置,虚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过程、物件等。所以虚拟现实技术能模拟现实世界物品的制造过程和未来的产品,从感官和视觉上使人获得完全如同真实的感受。但其特点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任意变化,这种人机结合的新一代智能界面,是智能制造的一个显著特征。
(5)学习能力与自我维护能力:智能制造系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知识库,具有自学习功能。同时,在运行过程中能自行诊断故障,并具备对故障的自行排除、自行维护的能力。这种特征使智能制造系统能够自我优化并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在复杂智能制造成套设备方面,行业最明显的特点是整体化的设计、多系统协同与高度集成化。全面应用关键智能基础共性技术、测控装置和部件,通过整体集成技术来完成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的工作,并根据在不同行业内的应用而体现巨大的差异化特性,可以看出,智能制造产品的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全自动运行管理、系统自检、复杂工况处理、控制系统的适应能力等很多方面。通过采用计算机、通信网络和各种高效、可靠的监控、控制、检测装备,配合自主研制的计算机软件,实现整套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通过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实现对复杂工况的感知、判断与处理决策,具有故障自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并保护设备处于安全状态。控制系统具有自适应功能,能适应上游生产线输送过来的多种规格产品。
而且智能制造技术能根据不同独立单元的功能,依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灵活多变的组合,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从设计上把系统的各个功能单元进行规划,综合各种使用条件下的功能分布情况,按最优化性能指标进行功能划分、整合,创建各功能独立存在方式及接口方式,进行模块化设计。
(6)高协同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还具有高协同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产品的协同性,每一套产品都是根据客户的特性、需求等特点、不同的上游生产设施以及相关环境资源的影响进行配置、设计、生产的,从而达成客户整体生产系统的协同性运作。一是数据的协同性,通过产品的上位机软件能完美地集成到工厂的ERP系统中,实现工厂产品数据的统一管理,并通过对工厂产品数据的处理实现数据的二次开发,能及时发现生产的异常情况。
通过自检测系统的报警、现场生产管理人员的监测、公司技术人员通过互联网对系统实施远程诊断、技术人员现场维护等多种方式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配合系统本身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共同实现对客户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保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