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下午15:00,由食品科技学院-工学院联合举办的学术年会专家报告会在工学院工程楼A举行,来自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朱明研究员为食品科技学院、工学院的师生带来了题为“农产品加工装备科技现状与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食品科技学院党委书记杨仁海、院长李斌、副院长张柱红,工学院党委书记刘朝晖、院长廖庆喜、副院长宗望院以及来自两学院的师生出席了本次报告会。
人物简介
朱明,研究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中国农业工程设计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农业部科技委委员,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会长,被农业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获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各类荣誉称号,长期从事农产品加工、农业工程技术集成、现代农业创新战略方面研究。《农业工程学报》主编,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8部。
报告内容1--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行业概况
首先,朱明研究员从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行业概况展开,从行业现状、获得成就、增长速度等方面介绍了过去的“十二五”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的发展状况。“十二五”是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的时期,在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的强劲需求拉动下,产业经济规模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我国农产品加工装备业产值增长率也连年保持在20%左右。加工机械品种数量不断增加,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引导下技术创新型体系逐步形成,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绩。但是行业发展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装备产品结构有待调整,质量和性能有待提高。
2--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研究进展
行业发展对装备研发提出新需求,而科研平台及创新体系建设初具规模、科研项目投入连年增加、学科及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核心技术装备成果广泛应用则是农产品加工装备研究的五大主要特征。朱研究员通过生动形象的机械图片讲解了不同畜禽产品加工、粮食加工、果蔬加工的机械装备原理,通过大豆、马铃薯、果汁、蛋品等的总体工艺与装备图案例说明了我国农产品加工实现产业化的过程。此外,朱明研究员特别强调到为解决农民生产能力低、工作效率低、收入少等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农民要提高自身学习力度,提高文化水平,加大对农业相关副产业的开发(如:自制特色农产品),并实现与当地市场的对接;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农民扶持制度,完善农业补贴、农业保险、土地流转等政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技术,推动农业订单的形成,加快农业个性化发展,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农业定制产品,增加农民收入。
3--农产品加工技术装备发展趋势
针对农产品加工的未来发展趋势,朱明研究员提到,国家对于“十三五”期间的农产品加工的重视力度逐步加大,需要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在具体的工程实施中,应该抓好加快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推进精深加工、提升主食加工水平、推动综合利用四个方面主要内容,形成谋突破、调结构、促转型,最终求发展的整体思路。在协同发展过程中,工程需要带动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与资源化利用“四位一体”同步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汇报期间,各参会者认真聆听并详细地做好记录。
报告会结束以后,食品科技学院、工学院的师生与朱明研究员就农业工程、农产品加工、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与交流。食品科技学院的李斌院长提出了“就目前来看,个性化产品的需求量、生产量较少,会不会影响到个性化农产品加工装备的普及?”的问题,朱明研究员对此表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产品需求是今后农产品、食品装备制造发展的趋势,虽然生产个性化产品成本较高,但其价格也高、回报利润大,今后随着信息化、网络化以及现代制造技术的普及,将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的产品个性化需求,并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进行个性化定制。
图/文范文新
编辑/排版冯成成
食品科技学院研究生新闻传媒中心
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