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一眼望去是一片葱绿

57岁时,他重新拣起一个个早已成为过眼云烟的英语单词;59岁时,他用近乎僵硬的手指练习敲打电脑键盘;61岁时,他又刻苦钻研国内最先进的分子标记技术……

“土生土长”这话,程顺和乐意听,因为从50年前他在学农、学医两个高考志愿间作出学农选择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和泥土打一辈子交道

麦田一眼望去是一片葱绿,细细看来却是千姿百态,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麦芒长,有的干脆就没麦芒,一米左右的一条小麦垄就是一个新品种,偌大一片麦田里究竟有多少个品种,一时真难以说清由于每一个品种都要单收、单放,收割机在这里派不上用场因此在小麦生长后期,程顺和更是从早到晚在田里选种,雨天打把伞,晴天戴顶农业生产包括哪些草帽,实在站不住了,就跪在地上,直跪得双腿发麻、两眼肿痛

多年来,一直有好心的朋友善意地提醒他:“老程,你别整天只钻进试验田里就不问窗外事了,你看看,同行中你的论文算少的了,如果把你的成果多变成些论文,这样才会对你更有利啊!”

有一年秋播时节,程顺和连续几个星期马不停蹄地拟定试验计划、配置试验方案,天天忙到深更半夜,几个年轻的实习生都连喊“吃不消”,而他却依然精力充沛,只有那高度近视的双眼布满了血丝有的实习生不解地问他:“您的年龄都这么大了,而这些组合至少要15年才可能出成果,为什么还要这样没日没夜的干呢?”程顺和淡然一笑:“年龄大了中国农业行业银行并不影响我做试验啊!为后人打基础,这是育种人的良心和责任,是否能在我手中出成果并不重要”

读书、下田、开会、实验,几十年来,程顺和沿着同样的轨迹一圈圈向前走,俨然一台设定了程序的永动机,难怪同事这样调侃:程顺和什么都有了就是没时间

小麦育种何其苦,只有育种人最清楚在每一个轮回里,从秋播到次年夏收漫长的9个多月中,不管风吹雨打、烈日酷暑,都必须按时、按量、按质在田里点种、记录、测试和对种子进行加工程顺和长年累月泡在实验室、温室和试验田里,每天要在10多万株小麦中观察记录、选择鉴定

近年来,程顺和又把研究目标锁定在超级小麦上他说,超级小麦应具有高产、优质、高效、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发展超级小麦可以生态农业包括哪些高效利用资源,特别是土地、水肥、能源,并降低生产成本

2005年12月13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05年50位当选院士名单,程顺和榜上有名,这是扬州市首次有专家当选,并且是江苏省农科院系统唯一、扬州“土生土长”的院士

南方麦农连年丰收的喜悦,给程顺和在大地上写下的“无字论文”打出了无可考量的高分

这些话让程顺和清醒地意识到小麦育种的任重道远

时下,常为专家、学者、科研人员所津津乐道的恐怕要数撰写了多少论文,出版了多少本学术著作而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程顺和交谈,他谈得最多的就是小麦:小麦的品种、适合生长的季节、适宜播种的地区、适合做面条的、适合做饼干的、适合做面包的、适合做面疙瘩的,白皮的、红皮农业行业标准网的……真是如数家珍,就像在谈自己的孩子

然而,程顺和收获了更多别人没有的东西他相继培育出一个又一个小麦新品种:扬麦5号、6号、扬麦158、扬麦9号、10号、11号、12号等,累计推广4.5亿亩以上其中,扬麦5号的育成使我国小麦单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而扬麦158的育成初步解决了小麦育种广适、高产与抗赤霉病相结合的世界性难题,分别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末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扬麦系列品种的育成和推广,实现了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第三、四、五、六次品种大面积更新换代

面对日新月异的生物科学技术,“跟着感觉走”的择种方式渐显落后于是,在年近花甲之时,程顺和又叩响了“转基因”大门从1995年开始设施农业包括哪些,里下河农科所的小麦育种室开始从全世界范围内收集控制性状的各种基因,他想用这把钥匙打开阻碍红皮小麦奔向市场的锁

埋头育种几十年,有两件事令程顺和刻骨铭心:10多年前,他到高邮市司徒镇考察小麦长势,农民告诉他:“看到小麦长得这么好,我们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增产了,忧的是卖粮难!”几个月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项目主任拉加拉姆博士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对程顺和开玩笑:“你们的农民为什么卖粮难?就是因为你培育的小麦品种产量太高了,而品质比不上我们,如果你们的品质再上去,就轮到我们卖粮难了”

感激之余,程顺和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是细算后发现: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做试验、研究新农业方面的论文品种,只要把有用的数据留下来轻装上阵就行,如果要写论文就得将有用的、没用的数据统统留下来,一旦论文写成了、发表了,没用的还是没用,有用的不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反而占用了大量的本可以做许多有意义事情的时间

不过,程顺和也说不写论文的科学家是不称职的,关键是论文要真正具有科学性、实践性,要用心写成他发表的论文虽不多,但篇篇倾情倾心,“含金量”很高比如《小麦育种策略探讨》、《我国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主要成就与展望》等都是集其多年实践所成,且在相关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农业网(agronet.com.cn)微信扫一扫: 尽“扫”天下农商情

程顺和说:“品种改良永无止境我一辈子的工作、生态农业行业分析一辈子的追求就是改良品种,让中国粮农多增收、快致富看到上上下下都如此重视农业,浑身就有使不完的劲儿,真想再干他个50年!”

而程顺和也当起了小学生


银川治疗白癜风医院
求治白癜风偏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xxryxm/23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