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刘文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食品农业所所长刘文,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副主任龙伶俐和河南省鹤壁市副市长刘文彪共同做客“农业标准化”专场,就我国推行农业标准化的意义和效果等话题进行了交流

刘文在访谈中表示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推行农业标准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龙伶俐分析称,我国推行农业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是粮食标准的制定,而这一工作的重点是能够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提升我国农业标准化建设,为创粮食高产刘文彪介绍称,近几年鹤壁市在粮食高产创建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而这也正是得益于农业标准化在当地的推行

推进农业标准化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

刘文表示,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把标准化作为成属于农业方面的行业熟的方法和手段推动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要发展农业现代化,不仅要对农产品品种进行标准化,对农业技术进行标准化,而且对农业生产的管理也要标准化,农业的市场要规范化,甚至就是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要标准化,也就是说方方面面都要标准化”

龙伶俐表示,我们粮食行业标准已有五百多项,基本覆盖了粮食购、销、调、存、加各个环节,而且一些主要标准基本已与国际接轨目前我国制定的粮食标准已经基本保障了老百姓日常的食品安全,规范了相关产品的生产,控制违法添加的行为比如大米标准规定,除了水以外,不允许添加任何的添加剂,就保证了人们能吃得安全,为粮油的质量安全筑起一道防火墙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1日讯(记者 童颜农业机械行业分析 令雪)10月14号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标准日,中国经济网与国家标准委以及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推出了系列访谈

农业标准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前提

据了解,鹤壁市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近几年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市、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试点市、全国整建推进型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农业标准化在当地的推行刘文彪介绍称,鹤壁市在总结历年粮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扎实推进的思路,先后建立了小面积公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整建制推进四个环节来推进粮食创建的试点示范工作2008年的数据显示,当地的小麦亩产达到了634.7公斤,玉米达到了831.农业包括哪些4公斤

龙伶俐介绍称,粮食标准的制定是我国农业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种植结构的调整,农民的增收,保障粮食市场,保证粮食质量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在制定时要综合考虑到国家、农民和消费者的三方面利益,这其中的重点是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我们目前正在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粮食标准方面的工作”

在谈到如何推动农业标准化实施的问题时,刘文彪表示,“抓重点、强机制、建体系”这九个字足以概括这项工作所谓抓重点,是从农业标准化推进这项工作中选择三个方面的重点,一个方面是良种推广,第二是粮食高产创建,第三是肉鸡养殖加工所谓强机制就是通过即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部门联动、示范带动、宣传促动”这五个机制来形成农业方面的论文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合力推进这项工作所谓建体系就是建立“农业标准、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农业检测、农产品加工标准、安全监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六大体系”等六大体系,实现了标准化工作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全覆盖

标准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必经之路

数据显示,2012年底,在我国的农业标准里,国家标准有2370项,行业标准3706项,地方标准16210项,这些标准共同建立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以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为配套,以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互为侧重的标准体系


腿上白癜风出现扩散应该如何应对
为什么白癜风病情会发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xxryxm/1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