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三季度分析报告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环保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是我国统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重要举措,预计随着十四五相关规划的陆续出台,政策环境持续向好,而行业竞争格局、投融资环境也将呈持续向好态势。根据生态环境部在国务院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公布的数据,年全国环保产业营业收入大约是1.78万亿元,比年增长了11.3%,远高于同期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其中环境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大约是1.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2%。年列入统计的家企业,环保产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亿元,同比增长13.5%。

习近平主席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树立新发展理念,抓住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充分展示中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信心决心,为中国下一步绿色低碳发展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对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保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门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学设定“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指标和重点任务,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征集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Ecology-OrientedDevelopment,EOD)试点项目,体现了四个创新:1)发展理念创新:构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生态经济体系;2)融合发展创新:着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重大工程建设,同时发展生态环境关联度高、经济发展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实现生态环境治理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充分融合;3)实施路径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4)投融资模式创新:探索政府债券、政府投资基金、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组建投资运营公司、开发性金融、环保贷等多种投融资模式推进试点项目实施。此次开展EOD模式试点,探索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资源产业开发项目有效融合,解决生态环境治理缺乏资金渠道,投入不足,环境效益难以转化为经济受益的瓶颈。

一、行业重点政策

(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意见》提出了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20个重点方向和支持政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指出,聚焦重点产业投资领域,加快节能环保产业试点示范。实施城市绿色发展综合示范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城市更新和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和小区内建筑节能节水改造及相关设施改造提升,推广节水效益分享等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模式,鼓励创新发展合同节水管理商业模式,推动节水服务产业发展。开展共用物流集装化体系示范,实现仓储物流标准化周转箱高效循环利用。组织开展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环境自动监测、生产过程智能管理。试点在超大城市建立基于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的生态环境新型治理体系。探索开展环境综合治理托管、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等环境治理模式创新,提升环境治理服务水平,推动环保产业持续发展。加大节能、节水环保装备产业和海水淡化产业培育力度,加快先进技术装备示范和推广应用。实施绿色消费示范,鼓励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电商等绿色流通主体加快发展。积极推行绿色建造,加快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能耗、物耗和水耗水平。

(二)《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运行的实施方案》发布,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政策逐步落地

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生物质发电(含农林生物质发电、垃圾焚烧发电和沼气发电)行业稳步发展,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方案》坚持“以收定补、新老划段、有序建设、平稳发展”,进一步完善生物质发电建设运行管理,合理安排年中央新增生物质发电补贴资金,完善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机制,拓展生物质能利用渠道,逐步推动形成生物质发电市场化运营模式。生物质发电项目补贴政策的实施对垃圾焚烧和生物质行业的头部企业较利好。

(三)《长三角地区-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

《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全面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定的年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设置为两个阶段。年10-12月,长三角地区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45微克/立方米以内,年1-3月,控制在58微克/立方米以内。行动方案要求:1)严防“散乱污”企业反弹;2)有序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3)落实产业结构调整要求;4)持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5)推进“公转铁”“公转水”重点工程;6)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治理;7)深化船舶排放控制区和绿色港口建设;8)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9)深化开展锅炉、炉窑综合整治;10)强化扬尘管控;11)强化秸秆禁烧管理。

二、市场动态

(一)环保行业社融增量再超预期。截至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4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亿元,高于市场平均预期。年9月,生态环保类专项债累计披露.51亿元,占比高达14.9%。截至目前,已经披露的省市中,生态环保类专项债排名前三的省市分别为天津、广东(不含深圳市)、安徽,分别为亿元、亿元、亿元,头部占比仍比较集中。从年已经发行的专项债来看,其中累计招标发行的生态环保专项债共.58亿元,占全部已发行专项债的比例为15%。而整个年,生态环保专项债总计发行.24亿元,整体生态环保专项债占比仅为2.44%。年目前31个省份已发行的专项债中,生态环保专项债总额就是年全年总和的九倍多。从生态环保类专项债发行的年限来看,年生态环保专项债平均债务年限也大幅延长,为14.66年,相较年9.78年增加4.88年,为生态环保类项目提供资金保障。

(二)民营引入国企资金,带动环保产业升级转型。民营环保企业的优势就是它们深耕环保产业多年,拥有专业的技术和丰富的产业经验。而在融资和资源拓展这块优势远不及国有企业。所以民营企业引入国有资本战略投资,是目前市场上较为热门的环保产业转型升级方案。进入年以后,就完成了多起引人注目的国企入主民营企业的案例,比如中节能入主国祯环保、中国城乡入主碧水源还有中节能入主铁汉生态等。民营环保企业和国有企业的相结合,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发挥资源整合能力,形成区域性综合的环境治理企业,实现1+1大于2的效应,从而带动环保行业升级转型,壮大环保行业,实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xxryxm/146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