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移动大连接——上海移动物联网产业高峰论坛”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本次高峰论坛旨在联合物联网产业链各大领军企业和行业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物联网产业“大连接”的发展思路,共同探讨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和战略布局。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在论坛期间正式发布新一代物联网平台和物联网产业链合作政策,与参会行业和企业嘉宾携手共建物联网产业发展联盟,共同推动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
本次论坛在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的指导下,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移动物联网有限公司、上海市物联网行业协会、中国NB-IoT产业联盟、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联合主办,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沃达丰企业通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阿里巴巴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芯讯通无线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活动现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副总经理黄刚,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基础设施管理处处长钱晓,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陈维,上海市物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潘君才,中国NB-IoT产业联盟秘书长解运洲,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凌伟,中移德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洪岗,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副总裁李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付玉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物联网副总裁刁志峰,沃达丰物联网业务大中华区总经理王东来,爱立信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魏明等特邀嘉宾出席论坛。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总经理陈力致辞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总经理陈力致辞时表示,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与“中国制造”的深入实施,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加速融合,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基础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当前,物联网及各类移动信息应用的加速发展,将对交通调度、物流管理、商业金融、食品安全、市政安全、环境监测、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领域起到巨大的提升和转型促进作用,并催生出指数级增长的联结规模。预计到年物联网是市场规模亿美元,连接设备达亿部,其中中国市场的预测将达到亿的连接。
陈力表示,中国移动致力于为物联网企业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通过自主研发物联网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连接服务,努力成为物联网产业链的效益贡献者,物联网的信息搜集者和分发者。同时中国移动愿携手上下游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开放、共赢的产业链生态圈。预计到年中国移动将实现超50亿连接,其中蜂窝连接数达5.7亿。我们已经为万个人客户,万物联网用户提供了优质的2G、3G、4G通信服务。未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预计到年,我们将为超过万物体或者机器用户提供优质的物联网蜂窝服务。
最后陈力期待,让我们共同把握万物互联时代机遇,充分发挥创新、领先、创业服务作用,携手提供无处不在、自动化、低成本的“大连接”服务。
中国移动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凌伟主题演讲
中国移动物联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叶凌伟介绍到,中国移动物联网的用户到今年年底大约1亿左右,基于1亿用户的数据分析,目前有比较明显的三大类:第一类是单一的应用市场,体量基本上都是在千万级;第二类是可集中化的市场,很多在几百万的数量级,随着产业链上下游的成熟以及市场的发展,以后很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大的市场;第三类是包括工业、农业、环保等碎片化的市场,有几百个细分的行业应用。
叶凌伟讲到,中国移动在物联网做“云-管-端”的布局,主要是基于目前这个市场的特点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现状,从三个方面来推动发展。“端”的目标是提高终端的性价比,在芯片、终端都有涉及;“管”关键是要满足多场景的终端接入,流量大小有别,要专缆专线;“云”的目标是降低应用开发部署运营的成本,这方面也有一个平台加行业的方案。
关于窄带蜂窝物联网,叶凌伟讲到,中国移动有几个推动计划,第一个是标准制定,结合中国移动自身的网络特点发布企标;第二是测试验证,目前在杭州、上海、广州、福州四个城市做基础的应用验证。同时,通过成立5G的联合创新中心,跟产业上下游开展合作,希望在年的下半年,从端到端都具备规模商用的条件,预计年试商用,年全部商用。物联网是整个5G的一部分,中国移动已成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下一步也希望能够把握5G的机遇,建立一个跨行业的联合生态。
中国NB-IoT产业联盟秘书长解运洲主题演讲
中国NB-IoT产业联盟秘书长解运洲讲到,物联网的应用场景广泛。第一,全球最大的物联网应用是在智能交通领域;第二,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国内医疗制度、保险制度和整个社会的接受程度还不够成熟,随着老龄化的加速,这方面是物联网发展的大空间;第三,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从高压输配电、太阳能、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景观照明等,到未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物联网的应用非常多。物联网的应用还包括安防、环保、物流、智能旅游、工业物联网等等。
对于运营商如何营造物联网的产业链的问题,解运洲表示,首先是打造相应的服务意识,包括简化流程管理、门对门服务、善待核心企业等等;然后是解决核心技术,包括SIM卡管理、物联网实名认证、FOTA空中升级、物联网安全、物联网终端入网、大数据利用等等;另外是扎根行业应用,了解行业诉求,扶持系统集成商,强化大继承的思路,营造产业链合作的氛围。
他讲到,不管是对运营商还是对企业来说,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要做物联网产业链应用的整合,做行业信息平台大数据的提供,然后做有质量保证的通信链为保证,做相应服务模式的创新。而不做单纯的数据管道的提供者,也不要做简单粗暴的同心结点流量费。
中兴通讯物联网首席架构师宋国栋主题演讲
中兴通讯物联网首席架构师宋国栋提到,通信行业发展至今,有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一个是语音的移动化,第二个是移动的宽带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厂家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持续创新,从技术的标准跟随者逐步向领跑者转变,市场的格局也在优化。在未来物联网的时代,IT和CI会趋向融合。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创新的蓝海市场以外,现在存量的制造业、交通、农业、医疗、能源等各行各业都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
宋国栋表示,平台开放性是业界的共识,目前在整个LT的平台方面,中兴通讯聚焦三个点,一个是连接管理平台,一个是设备管理平台,一个是应用势能的平台。中兴通讯在物联网方面的战略可以用“两平、三横、四纵”来表达。“两平”是两个支撑的平台,一个是生态圈的平台,支撑生态圈以及后续的运营部署,一个是资本的平台,用来做一些创新孵化和投资的的工作;“三横”是提供的解决方案;“四纵”是与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合作的四个领域。
华为海思业务发展副总裁金任忠主题演讲
华为海思业务发展副总裁金任忠讲到,面向物联网应用的时候,华为从架构设计上引入了安全的理念,从芯片的固件启动到上层软件的加密,都可以配合云端做一个安全完整的解决方案。除了终端芯片,华为通过搭建开放实验室的方式,去加速物联网生态的开发。开放实验室可以支持垂直行业从原形验证到业务端的测试,围绕着芯片和模组,跟垂直行业的伙伴们一起开发了非常多的应用。从全面开放到目前为止,已经有20多家垂直行业伙伴入驻到实验室。
金任忠表示,华为一直专注聚焦在管道,面向物联网也同样只聚焦于管道,为物联网提供基础设施。整个战略为“1+2+1”,第一个“1”是IoT平台,“2”是两种连接方式,第二个“1”是接口的标准。整个物联网是极其碎片化的,跨地域,跨行业,需求非常多样化,华为希望联合运营商、垂直行业的伙伴、模组商,定义一些细分行业的模组,让更多的行业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集成到应用里面去,实现连接。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黄刚主题演讲
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副总经理黄刚介绍到,上海移动客户规模已经超过2万,其中有万个用户是物联网机器用户。4G用户已经超过万,人均4GDOU超过1G,拥有5万基站,全市营业厅个,拥有4个百万+级移动互联网服务渠道,家庭宽带用户超过80万户,VOLET客户达到了万户。在通信市场上,中国移动已彰显了实力、品牌、能力。在物联网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国移动有最新的“大连接”战略,向全连接去扩展,连接的对象从个人、家庭、企业以及百亿级的万物互联扩展。上海移动从技术的角度,从智能管道的角度,可以做比如说物联网信息的采集、整合和分发,同时也希望可以共享技术和能力,使这个产业产生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黄刚表示,技术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推动蜂窝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海移动非常北京治疗白癜风能根治北京治疗白癜风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