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etbdf/
国产电视剧《山海情》,主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西海固人民和干部们响应国家扶贫政策的号召,完成异地搬迁,在福建的对口帮扶下,通过辛勤劳动和不懈探索,将风沙走石的“干沙滩”建设成“金沙滩”的脱贫致富故事。
剧中,从福建来到宁夏西海固涌泉村的支援干部陈金山计划带领大家种双孢菇致富,但建种菇的大棚,需要元启动资金。涌泉村村民都拿不出这么多钱。这笔钱要到第11集,由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解决。
可惜的是,电视剧终究只是电视剧,90年代就能够脱贫致富的农村只在极少数。年,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给时任总理写信,道出了著名的“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三农感概。此后,三农问题成为政府重点工作领域,每年的1号文件都是农业文件。再后来,政府花下大力气,攻关农村融资难去了,把金融当成解决三农问题的破局之法。
对农民来说,借钱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除了盖房、结婚、孩子上学这些人生大事可能需要借钱,农村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与借贷脱不开关系。建种植大棚、搭猪圈、承包田地、采买种子农药化肥饲料,都可能需要外部资金。如同电视剧里的涌泉村,蘑菇种植始于政府贷款,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往往始于借钱,这是拿工资的城镇职工想象不到的。种地养殖皆是投资,说按人数论,农民是我国最大的风险投资主体,但按金额论,农民们又不值一提了。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回乡之路》板块,邓超饰演的乔树林在家乡种苹果,种得欠了一屁股
农业跟借贷关系密切,但是领导下到农村视察,每次都能听到农民借钱难、借钱贵的声音。领导在中小企业视察调研,听到的也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声音。两相合并,变成了“普惠金融”的政治任务,要求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入到真正困难的群体中去。
解决三农问题,变成了解决农民借钱问题,变成了搞普惠金融。跳出其中的逻辑陷阱,想想都会觉得有些滑稽。农民借钱难不假,但真正难点不是赚钱吗?中小企业融资难也不假,但真正的难点不是经营吗?小门小户,自然是“无债一身轻”最好,借钱再方便再便宜,哪里又比得上不用借钱惬意。
之所以最后会在金融领域缠杂不清,一是因为银行讲政治、好控制,可以下行政指令放贷。二是有立竿见影的政绩,“XX年普惠金融累计发放资金XX亿元,惠及XX万人”,政治任务就完成了,政绩就有了,就可以一片歌功颂德了。至于有否解决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贷款本金如何偿付,金融机构的坏账怎么办,领导就不大管了。三是里面有猫腻、有利益、可以搞事情,银行发放房地产贷款受限那阵子,棚改、新农村建设可以按普惠金融的名义放贷。
年以后金融创新大跃进,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网上高利贷P2P亦紧跟政治潮流,打出普惠金融的旗号。利率高达30-50%的“普惠”金融,向最穷的群体,收取最高的利息。结果就是让学生群体和底层打工者借钱买手机、pad,入门款手机的价格从千元直上两三千元。再然后,逼迫贷款人借新还旧、利滚利。再然后,暴力催收、通讯录轰炸、裸照威胁。再然后,P2P爆雷,成百上千万投资人损失惨重。今天又上风口浪尖的“趣店”创始人,校园贷发扬者罗敏,正是互联网金融的佼佼者。
除了互联网金融,喜欢打出普惠金融旗号的,还有村镇银行。村镇银行的政策于年出台,年开出第一家,仪陇惠民村镇银行。彼时,农村的金融服务依赖于已经运行了50多年的农村信用社。信用社管理无序、人员驳杂、贪腐横行、账目混乱,直到今天,哪怕已改制成城商行农商行,大部分仍算得上是烂摊子。
村镇银行作为服务农村金融的创新模式最初被提出时,有着极美好的设想。第一,农村乡镇有了家门口的银行,农民们可以就近享受到金融服务。第二,通过商业银行做为发起行,将银行的管理与风险控制制度引入村镇银行。第三,通过吸收当地社会资本,既解决了开办资金问题,又能契合乡村熟人社会特征,提供吸存收贷的便利,一箭双雕。
存贷款业务的特征注定了银行嫌贫爱富,银行普遍不愿意在乡镇开设网点做细碎业务。村镇银行的本质,是试图通过模式创新,联合本地力量,共建银行乡镇网点。
然而,与其他模式创新一样,村镇银行没能解决核心问题:不挣钱。但凡在乡镇开网点能挣钱,银行直接就把支行、营业网点开过去了,又何需新设什么村镇银行。多家村镇银行开下来,盈利者寥寥。其中,部分村镇银行由于是发起银行支农普惠的政治任务,赔本贴钱运营也要支撑下去,而其他村镇银行到底在动什么脑筋,读者们不妨猜一猜。
上头希望大银行多做村镇银行的发起行,实际却是农商行城商行开村镇银行开得起劲,有多少发起行的坏账被塞到了村镇银行,不知有没有人敢查一查。
村镇银行的存贷款业务限于当地,资金规模大的也不过几十亿,普遍在数亿元量级,按1-2%利差,利息收益在数百万规模,连员工工资和网点租金都未必能够覆盖,更不用说村镇银行的资产风险高,坏账拨备覆盖率存疑。哪怕财务报表披露盈利的村镇银行,资产里猫腻都不会少,靠借新才能还旧的僵尸贷款、实际已经出险却未正确归类的贷款、借了村镇银行贷款偿还发起行贷款拆东墙补西墙的贷款人,都不会在财务报表中体现。从资金经营角度看,在多数地方,村镇银行不是合理的商业模式,不是一门正常生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人口享受金融服务已不再依赖于乡镇网点建设。事实上,城乡居民都已经很少去银行办理业务,移动支付相当普及,无需频繁存取现金,人们也已可以通过手机银行办理转账、贷款等业务。莫说乡镇网点,各大银行许多大城市的业务网点都客户寥寥,正在进行撤并优化。可以说,随着技术的发展,银行已经可以在线上直接向农村提供金融服务,不再需要乡镇网点,更不再需要村镇银行这一中间形式。
事实上,银行业务上网正进一步加剧村镇银行的经营困难。村镇银行地理优势不再,同样条件下,人们当然更愿意在大银行存钱,村镇银行不得不高息揽存,使得存贷利差进一步缩小。村镇银行的商业模式受到进一步挤压,或许根本不能作为市场化主体正常经营。
年河南村镇银行爆雷。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4家村镇银行的40余万储户亿资金被挪用。根据官方通报,这是一起由村镇银行股东河南新财富集团主导,村镇银行、发起行内部人员共同参与的特大诈骗案件。这次事件暴露出村镇银行的监管与内控存在制度上缺失,通过发起行把控村镇银行风险的构想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成立。
河南村镇银行爆雷事件中,三家村镇银行的发起行,许昌农商行的内部人员就扮演了主要角色,参与实施了犯罪。从更大视角看,包商银行、盛京银行、锦州银行等城商行,以及恒丰银行等股份制银行,都出现过特大风险事件,其中,包商银行已经破产清算。再往上看,即便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也都爆过大雷,造成国家和人民无数财产损失。正经银行的管理与风控水平尚且如此,又拿什么来保障隔着一层的村镇银行的平稳运行?
因此,从服务农村金融、市场化经营、风险控制和监管监督等等诸多角度看,村镇银行都已失去存在的意义和根基,这一游走于监管边缘(主要是数量太多管不过来)、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最低仅需万元注册资本的“银行”,理应进行彻底的清理,要么按照转型为真正的银行纳入统一监管体系,要么成为银行的分支机构,要么清算关门。
普惠金融搞到后来,往往只剩金融,往往普而不惠,甚至如同P2P、河南村镇银行那样,沦为一场骗局。个中原因不难理解,农民借钱难、中小企业融资难,只是底层民众生存困境的表象之一,仅仅依靠借贷不可能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真普惠要做怎么做,电视剧《山海情》里有启示。涌泉村的致富之路,几个条件缺一不可。第一,要有双孢菇这样好的致富项目;第二,要有凌一农这样全面的技术专家,不仅会种蘑菇,还懂得种菌草做培养基,还懂得市场;第三,要村、镇、县各级领导一心为民;第四,要有带头人,有模范先锋。还有个隐含的条件,要顺应时代背景。90年代改革开放,老百姓手头终于有点闲钱,可以吃点蘑菇改善生活,若是提前十年,老百姓没钱,就算种出了蘑菇也卖不出价钱。
悲哀的是,这些条件大多数时候难以满足。这年头,“致富”项目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城镇居民比较熟悉的有微商、有传销、有加盟店、有“动动鼠标键盘就能赚钱”的兼职,个个都要带大家赚钱。农村则有人高价卖机器设备、卖各类种子,宣称做出产品、种出果实后会有人高价回收。结果可想而知,根本是些破铜烂铁和杂草。
20年前,蚁力神的养蚂蚁骗局轰动一时。
蚁力神在央视重金斥资打广告,声称是一款以蚂蚁为原料的保健品。赵本山贴着镜头猥琐地说出“谁用谁知道”,暗示性保健功能。最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局警告说,经检测发现里面不含蚂蚁成分,但含有“伟哥”成分。当年的保健品多是如此,打着“纯天然”广告的降糖、降压保健品,效果确实好,实际都违规添加了化学药物。
那时候的中国骗局还能靠美国人戳穿。以今天的网络环境,蚁力神老板王奉友大概要高呼“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打压民族品牌”了。
广告轰炸过后,蚁力神作为保健品没卖出多少,但经由央视传播的知名度,作为致富项目在广大农村推广开来。蚁力神开始动员农民养殖蚂蚁,由蚁力神负责高价回购,但是养殖户需要向蚁力神缴纳保证金,多缴保证金则多得收入。据媒体报道,这场始于年终于年的庞氏骗局总计坑害了万农民,涉案逾百亿。
前几天,靠跟阿里合作“校园贷”发家的趣店创始人,P2P代表人物罗敏在新东方的直播间东方甄选刷了几个嘉年华,蹭新东方直播的热度,被东方甄选拉黑。东方甄选的主播董宇辉回应称,东方甄选是公司账号,与自己个人无关。“导演小哥因为大学刚毕业,有时候有些私人恩怨,他要拉黑,我听完后觉得挺合理的。”
罗敏要搞预制菜,本来挺好的事。铺天盖地搞营销,搞到蹭新东方直播间的热度,臭不要脸,这很罗敏,整个网络都在骂,倒也不犯法。但是罗敏既然这么有钱,预制菜这么赚钱的生意,自己做就好了,偏偏要搞加盟,还声称加盟商没钱他可以借,这个问题就很大了。当年趣分期疯狂发展校园代理,都做了些什么“好事”,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蚁力神的王奉友之流,营销鬼才们要带大家伙挣钱,大家务必多个心眼。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即便避过种种致富骗局,正经项目也不能保证盈利,尤其农业,一直是个高风险行业。
年,生姜、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疯长,被戏称为“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但是次年价格就大跌,跟风种植的农户大面积亏损。生猪与猪肉价格一直有个猪周期,养殖户养猪养少了,猪价就会上涨,赚钱但赚不多。养殖户赚到钱就扩大生产,扩建猪棚、买猪仔,生猪数量就上去了,育肥后的猪卖不出价钱,又要赔钱。这么个循环已经重复了好几遍。后来期货交易所推出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也说要普惠。但对养殖种植散户来说,养殖种植还算有亏有盈,炒期货岂不几乎包赔。
这些还只是市场风险。种植养殖,还要面对自然灾害风险、疫病风险、技术风险。这两年还多个疫情管控风险,上海一封城,江苏的草莓、南汇的青菜茭白都烂在地里。
4年前我那篇文章里写过,农业社会其实赌的成分很大:
“那是靠天吃饭的营生,从决定今年种什么起就是一场赌博,赌风调雨顺,赌收成如意,还要赌来年市场行情好,所以农村赌风更炽。”
现在,风险已不仅限农村,而在整个社会全面蔓延,找工作选行业变成了赌,买房子会不会烂尾也变成了赌,钱存银行吃利息也变成了赌,没有背景的话,人生全凭运气。这种四处爆雷的环境下谈普惠,就必须搞清楚,现在这些鱼龙混杂的金融活动到底是平抑了风险,还是增加了风险,亦或者根本就是风险的源头?搞出这么多风险的金融,谈何普惠?
再往深了说,需要普惠的群体就算躲过了骗局、扛过了各种风险、找到了一时稳定赚钱的路子,要把财富留住也并非易事,黄赌毒等恶习,总有一样能把一个人或者一家人毁了。做扶贫工作的基层一线,永远能见到各种各样原因返贫的家庭。骆驼祥子也曾是有志青年,也拥有过自己的车,架不住打击接二连三,生活失去信念,终不免穷困潦倒。这样说来,普惠到最后,还要管到精神领域,跟教育密切联系。那就更不是金融可以触及的了。
“三农”问题,普惠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大课题,发达国家都远没有处理好。我国金融制度尚不健全,金融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普遍不达标准,金融监管掣肘多、力度不足,金融系统依然脆弱,金融风险敞口正在暴露和扩大,不应再以普惠为名搞金融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