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症状有哪些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摘要
我国食糖价格呈现周期性波动
我国是全球第五大食糖生产国,蔗糖是我国内糖主要来源。我国食糖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大致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这与甘蔗宿根性特点相关,即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三年,待三年期满,蔗农才会考虑更换种植作物。年至今,糖价共经历了3波完整周期:①年8月-年10月,经历62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30个月,食糖价格由2,元/吨涨至5,元/吨,涨幅.2%;②年10月-年9月,经历71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34个月,食糖价格由2,元/吨涨至7,元/吨,涨幅达.7%;③年9月-年1月,经历52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27个月,食糖价格由3,元/吨涨至7,元/吨,涨幅76.8%。
19/20榨季内糖产量或小幅回落,外糖价格成内糖运行关键因子
据中国糖业协会最新预测:/20榨季糖料种植面积万亩,同比下降4.9%;全国预期糖产量万吨,同比微降1.3%。截至2年1月底,全国累计产糖量.45万吨,同比增长27.4%,累计销糖量.08万吨,同比增长26.9%;累计销糖率49.9%,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因19/20榨季销售进度稍落后于产量增幅,造成工业库存的短期积压,2年1月工业库存单月同比增长28%。目前,巴西、泰国配额外进口估算价已超过国内糖价逾元/吨,在保障措施关税到期前,国内糖价受国际食糖市场扰动有限。
18/19榨季全球产糖量同比下降8%,国际糖产业已进入减产周期
18/19榨季全球产糖量1.79亿吨,同比下降8%;其中,蔗糖产量1.39亿吨,同比下降7.9%,甜菜糖产量0.4亿吨,同比下降8.4%。甘蔗种植区域主要集中于南美洲和亚洲;甜菜种植区域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全球前五大产糖国包括印度、巴西、欧盟、泰国与中国,18/19榨季各国食糖产量依次为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占全球食糖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8.5%、16.5%、10.2%、7.9%、5.9%,合计共占全球总产量近60%。
19/20榨季主产国预期产糖量继续下降,国内外糖价或将共振向上
①巴西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同比下降0.5%。据巴西蔗糖产业联盟委员会预测:19/20榨季巴西甘蔗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7%,产糖量万吨,同比下降0.5%。中南部是巴西甘蔗生产中心,截止今年2月1日,中南部压榨进度接近85%,累计压榨甘蔗量同比增长2.7%,累计产糖.5万吨,同比增加0.5%,累计糖醇比34.50%,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因近期原油价格大跌,糖醇比或出现回升。巴西国内食糖消费基本稳定,产量回落或致出口量继续下降,预计19/20榨季食糖出口量低于18/19榨季,出口总量-万吨,较正常榨季(17/18榨季)存在-万吨降幅,给全球糖市带来供给缺口。②印度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同比大降20%。据ISMA最新预测:19/20榨季印度糖产量万吨,同比下降19.9%,国内预期消费量万吨,预期出口量逾万吨,库存将由期初1万吨降至期末万吨。截至2年2月15日,本榨季印度产糖量同比下降22.7%,其中,北方邦同比上升3.8%,马邦同比大降47.7%,卡邦同比下降20.5%。18/19榨季,印度政府提供多亿卢比补贴拟实现万吨糖出口,但实际出口量仅为万吨;19/20榨季,印度政府拟补贴亿卢比促成万吨出口,然而,新榨季至今,印度糖厂仅签订万吨出口合同,19/20榨季出口量或再低于预期。③泰国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同比下降28%。根据泰国农业部及农业合作社数据:19/20榨季泰国甘蔗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8.2%,预期甘蔗产量同比下降14.9%。根据泰国甘蔗与食糖委员会最新预测数据,19/20榨季泰国预期产糖量万吨,同比大降28%,再考虑万吨左右国内消费量,泰国库存去化速度料将加快。ISO也在近期发表最新预测,将/20榨季全球食糖供应缺口从此前预估的万吨大幅上调至万吨,创近11年来新高。
风险提示
自然灾害,政策变化;价格不及预期。
目录
正文
一、19/20榨季内糖产量或小幅回落,外糖价格成内糖运行关键因子
(一)国内糖价周期波动
我国是全球第五大食糖生产国,南方盛产甘蔗、北方宜种甜菜。蔗糖是我国内糖的主要来源,甘蔗主产区位于广西、云南、广东等南方省份,甜菜主产区位于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区。/19榨季蔗糖产量占全国食糖产量88%,甜菜糖产量占比12%。我国食糖生产具有较强的周期性,大致以5-6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这与甘蔗宿根性特点相关,即甘蔗种植一次,宿根可以生长三年,待三年期满,蔗农才会考虑更换种植作物。
食糖产量的波动带来食糖价格的周期变化,年至今,糖价共经历了3个完整周期:
①年8月-年10月,经历62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30个月,食糖价格由2,元/吨涨至5,元/吨,涨幅.21%;
②年10月-年9月,经历71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34个月,食糖价格由2,元/吨涨至7,元/吨,涨幅达.73%;
③年9月-年1月,经历52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27个月,食糖价格由3,元/吨涨至7,元/吨,涨幅76.83%;
(二)/20榨季内糖产量或小幅下降
年至今,国内糖料总播种面积在4万亩至万亩之间波动,其中,甘蔗播种面积在万亩和万亩间波动,甜菜糖播种面积在万亩和万亩间波动。年糖价见顶,/18榨季、18/19榨季全国糖料播种面积分别攀升至万亩、2万亩,同比分别增长4.9%、3.1%。但播种面积难以恢复至前期高点,18/19榨季全国糖料播种面积较前一轮高点12/13榨季下降13.6%。
年至今,中国糖产量在万吨和万吨之间波动,其中,蔗糖产量在万吨和万吨间波动,甜菜糖产量在59万吨和万吨间波动。18/19榨季制糖生产已于5月底全部结束,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总产量万吨,上榨季万吨,同比增长4.41%;其中,甘蔗糖产量万吨,同比增长3.2%;甜菜糖产量万吨,同比增长14.4%。与播种面积相似,我国食糖产量也难以恢复至前期高点,18/19榨季全国糖产量较前一轮高点13/14榨季下降19.2%。分主产区看,18/19榨季广西产糖量万吨,同比增长5.2%,产糖率11.59%,同比下降0.26个百分点;云南产糖量万吨,同比增长0.6%,产糖率12.8%,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广东产糖量74.44万吨,同比下降7.1%;18/19榨季内蒙古产糖量65万吨,同比增长35.4%;新疆产糖量56万吨,同比增长3%。
甘蔗产量与天气状况关系紧密。99/00榨季、10/11榨季我国甘蔗主产区经历了严重霜冻,00/01榨季、04/05榨季、09/10榨季、15/16榨季则分别经历了严重干旱,08/09榨季则经历了低温雨雪冰冻,全国食糖产量变动明显超过全国甘蔗播种面积的变动。
据中国糖业协会最新预测:/20榨季糖料种植面积万亩,同比下降4.9%;分主产区看,广西甘蔗糖料播种万亩,同比下降1.7%,云南甘蔗糖料播种万亩,同比下降2.8%,内蒙古甜菜糖料播种万亩,同比下降13.5%;19/20榨季全国产糖总量万吨,同比微降1.3%;其中,甘蔗糖产量万吨,同比下降2.2%,甜菜糖产量万吨,同比上升5.3%。截至2年1月底,全国累计产糖.45万吨,同比增长27.4%。
(三)国内食糖消费量相对稳定,19/20榨季销售进度落后于产量增幅
我国是全球第三大食糖消费国。年至今,国内食糖消费量在万吨至万吨之间波动。随着人口增长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18/19榨季全国消费量提升至万吨,同比增长0.64%。食糖消费主要分为工业消费和民用消费,其中,工业消费占比约59%,民用消费为41%。工业消费主要分布在食品加工、饮料、饮食等用糖行业,工业消费中乳制品、饮料、饼干和糖果的食糖消费量约67%,生产出的大多数商品最终还是以各种形式进入到民用消费领域中;民用消费具有相对刚性,需求弹性小,主要是随着人口数量增加以及经济水平提高而稳步增长。
据中国糖业协会数据:截至2年1月底,19/20榨季累计销糖.08万吨,同比增长26.9%;累计销糖率49.9%,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其中,蔗糖销量.46万吨,销糖率50.09%;甜菜糖销量67.62万吨,销糖率49.19%。19/20榨季销售进度稍落后于产量增幅,造成工业库存的短期积压,2年1月工业库单月库存增加.37万吨,同比增长28%。
(四)2年5月保障措施关税到期,或扰动国内短期糖价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食糖进口国,国内食糖缺口长期依赖进口弥补。我国进口实行配额管理与许可证管理制度:
①进口配额分为配额内及配额外两部分。关税配额管理自加入WTO后开始实行,年起配额内进口量.5万吨,配额内进口关税统一降低为15%,配额外进口关税降低至50%。根据年颁布的《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每年9月底出台次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目前,我国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分为国营配额和非国营配额,国营配额占比70%,私营配额占比30%,进口关税配额证自每年1月1日起至当年12月31日有效;
②年11月1日起,商务部将配额外食糖纳入自动进口许可管理。目前每年发放的配额外进口许可额度在万吨左右,同时对配额外进口征收保障措施关税。年5月22日,商务部公布对进口食糖保障措施调查的终裁决定,认定在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进口数量增加,中国国内食糖产业受到严重损害,且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严重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年5月22日起对进口食糖产品实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采取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的方式,实施期限3年,且实施期间措施逐步放宽,年5月22日至年5月21日税率为45%,年5月22日至年5月21日税率为40%,年5月22日至2年5月21日税率为35%,三年合计关税依次为95%、90%、85%。
2年保障措施关税到期后,或不再延期。2年2月21日,巴西糖配额内进口估算价较柳糖现价低元/吨,巴西糖配额外进口估算价较柳糖现价高元/吨;2年2月26日,泰国糖配额内进口估算价较柳糖现价低元/吨,巴西糖配额外进口估算价较柳糖现价高元/吨。目前,巴西、泰国配额外进口估算价已超过国内糖价逾元/吨,在保障措施关税到期前,国内糖价受国际食糖市场扰动有限。
二、全球食糖供需向好,去库存步伐加速
(一)国际糖价波动剧烈,主产国产量影响大
/19榨季全球产糖量1.79亿吨,同比下降8%;其中,甘蔗糖产量1.39亿吨,同比下降7.9%,甜菜糖产量0.4亿吨,同比下降8.4%。甘蔗种植区域主要集中于南美洲和亚洲;甜菜种植区域集中在欧洲和北美。全球前五大产糖国包括印度、巴西、欧盟、泰国与中国,18/19榨季各国食糖产量分别为万吨、万吨、万吨、万吨、万吨,占全球食糖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8.5%、16.5%、10.2%、7.9%、5.9%,合计共占全球总产量近60%。
/19榨季全球食糖贸易量万吨,同比下降12.5%;前四大出口国分别是巴西、泰国、澳大利亚和印度,贸易量分别为万吨、1万吨、万吨、万吨,占全球食糖贸易量比重分别为34.7%、20.4%、6.7%、6.0%。
国际食糖产量的波动带来食糖价格的周期变化,年至今,国际糖价共经历了4轮完整周期:
①年2月-年6月,经历40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24个月,国际糖价由5.36美分/磅涨至19.3美分/磅,涨幅.1%;
②年6月-年5月,经历35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34个月,国际糖价由8.45美分/磅涨至29.72美分/磅,涨幅达.7%;
③年5月-年8月,经历63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9个月,国际糖价由13.58美分/磅涨至35.28美分/磅,涨幅.8%;
④年8月-年9月,经历37个月完整周期,上升周期14个月,国际糖价由10.42美分/磅涨至23.61美分/磅,涨幅.6%;
(二)巴西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小幅下降,出口量或明显回落
巴西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年有两次甘蔗收获期和加工期的国家,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巴西成为全球最大的糖生产国和出口国。18/19榨季巴西食糖产量万吨,同比下降24.1%,被印度超越成为全球第二大食糖主产国;18/19榨季巴西出口食糖万吨,同比下降30.5%,但其仍是世界第一大食糖出口国,出口量占全球食糖贸易量34.7%。
根据巴西蔗糖产业联盟委员会(Unica)预测:19/20榨季巴西甘蔗种植面积6.37万公顷,同比下降1.7%;19/20榨季产糖量万吨,同比下降0.5%。中南部地区是巴西甘蔗生产的中心,截止2年2月1日,巴西中南部压榨进度接近85%,累计压榨甘蔗5.79亿吨,同比增加2.7%;累计产糖.5万吨,同比增加0.5%;累计糖醇比34.50%,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由于近期原油价格大跌,巴西产糖量关键因素--糖醇比或出现回升。
截止年12月底,巴西19/20榨季累计出口食糖万吨,同比下降11.0%。巴西国内食糖消费基本稳定,产量差额导致作为全球主要食糖出口国的出口量大幅下降,预计19/20榨季巴西出口进度稍逊于18/19榨季,出口总量在-万吨,较正常榨季(17/18)存在-万吨的降幅,对全球糖市造成供给缺口。
(三)印度19/20榨季预期减产20%,出口补贴合力促使高额库存去化
1、ISMA最新预测:19/20榨季印度产糖量同比下降19.9%
据ISMA最新预测:19/20榨季印度总产糖万吨,同比下降19.9%,考虑国内预期消费量万吨,预期出口量逾万吨,19/20榨季预期库存将由期初1万吨降至期末万吨。分主产区来看,第一大产区北方邦预期产糖量万吨,与18/19榨季基本持平;第二大产区马邦于年7-9月分别遭受干旱与洪水侵袭,预期产糖量万吨,较18/19榨季下降42.2%;第三大产区卡邦与马邦类似,前期受到干旱及过量雨水影响,预期产糖量万吨,同比下降25.5%;其他区域预期产糖量合计万吨。
2、截至2月15日,本榨季印度产糖量同比下降22.7%
截至2年2月15日,印度已产糖.5万吨,同比下降22.7%。因无法获得甘蔗,家原本已开始19/20榨季压榨工作的糖厂中,有23家糖厂停止工作,去年同期,家运营糖厂中有19家停止工作。分主产区看,北方邦已产糖.4万吨,同比上升3.8%;马邦已产糖.8万吨,同比大降47.7%;卡邦已产糖万吨,同比下降20.5%。
2年1-2月,沙漠蝗虫在印度西部地区肆虐,Rajasthan拉贾斯坦邦与Gujarat古吉拉特邦地区的农作物受灾严重,两地靠近甘蔗主产区北方邦与马哈拉施特拉邦。2月17日印度宣布已基本控制蝗灾,但农业与农民福利部部长凯拉什·乔杜里特别提醒,预计今年6月印度西部地区由于蝗虫卵达到孵化高峰,或出现规模更大的蝗灾,FAO也有类似预警。我们认为,目前无法排除蝗灾再度爆发或给印度食糖产业带来重大影响的可能。
3、19/20榨季出口量或再低于预期
前两榨季的高产,造成印度食糖库存积压,印度自年加码出口政策,但实际出口情况仍不及预期。随着莫迪成功连任,其将印度糖业政策定调为与巴西争夺全球第一产国地位。此前接连上调收购价格,导致的高额库存必须处理。18/19榨季,印度政府计划通过提供多亿卢比的补贴实现万吨糖出口,但由于内外价格严重倒挂,即使有政府补贴,糖厂也很难在出口上保本,最终实际出口万吨。19/20榨季,印度政府继续加码亿卢比的出口补贴,对应万吨出口量。新榨季至今,印度糖厂已签订万吨食糖出口合同,但参考本榨季实际出口进度,预计19/20榨季出口量或再低于预期。
(四)泰国19/20榨季甘蔗种植面积下降18.2%,预期产量与出口的回落扩大全球食糖供给缺口
泰国糖产量占全球的7.42%,位列世界第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列巴西之后。18/19榨季,泰国甘蔗播种面积万公顷,同比下降5%。泰国19/20榨季于年12月初开始,根据泰国农业部及农业合作社数据,由于干旱天气与国际糖价低迷等因素,新榨季泰国甘蔗种植面积为万公顷,同比下降32万公顷,降幅18.2%;预计19/20榨季泰国甘蔗产量1.12亿吨,同比下降14.9%;根据泰国甘蔗与食糖委员会最新预测数据,预期产糖量万吨,同比下降28%。19/20榨季的初始甘蔗价格低于每吨泰铢,处历史低位,且19年季风降雨较弱,泰国部分甘蔗产区仍面临干旱,在东北部地区已开始改种其他作物,甘蔗与糖产量可能持续下降。
18/19榨季泰国食糖出口5.84万吨,同比增长7%,总出口量创新高;然而,由于18/19榨季高产,19/20榨季期初库存达到万吨,同比增长21.8%。根据泰国糖业公司数据,19/20榨季泰国预期食糖出口量万吨,同比下降15.5%。19/20榨季泰国预期食糖产量下降28%,再考虑万吨左右国内消费量,泰国库存去化速度将加快。作为全球糖市的主要出口国,泰国出口回落15.5%将进一步放大全球食糖缺口。
三、19/20榨季主产国预期产糖量继续下降,国内外糖价或将共振向上
18/19榨季全球产糖量1.79亿吨,同比下降8%,国际糖产业已进入减产周期。根据我们判断,19/20榨季,全球主产国预期糖产量继续下降,国内外糖价或将共振向上。分国别看:
巴西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同比下降0.5%。据巴西蔗糖产业联盟委员会预测:19/20榨季巴西甘蔗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7%,产糖量万吨,同比下降0.5%。中南部是巴西甘蔗生产中心,截止今年2月1日,中南部压榨进度接近85%,累计压榨甘蔗量同比增长2.7%,累计产糖.5万吨,同比增加0.5%,累计糖醇比34.50%,同比下降0.97个百分点,因近期原油价格大跌,糖醇比或出现回升。巴西国内食糖消费基本稳定,产量回落或致出口量继续下降,预计19/20榨季食糖出口量低于18/19榨季,出口总量-万吨,较正常榨季(17/18榨季)存在-万吨降幅,给全球糖市带来供给缺口。
印度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同比大降20%。据ISMA最新预测:19/20榨季印度糖产量万吨,同比下降19.9%,国内预期消费量万吨,预期出口量逾万吨,库存将由期初1万吨降至期末万吨。截至2年2月15日,本榨季印度产糖量同比下降22.7%,其中,北方邦同比上升3.8%,马邦同比大降47.7%,卡邦同比下降20.5%。18/19榨季,印度政府提供多亿卢比补贴拟实现万吨糖出口,但实际出口量仅为万吨;19/20榨季,印度政府拟补贴亿卢比促成万吨出口,然而,新榨季至今,印度糖厂仅签订万吨出口合同,19/20榨季出口量或再低于预期。
泰国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同比下降28%。根据泰国农业部及农业合作社数据:19/20榨季泰国甘蔗种植面积同比下降18.2%,预期甘蔗产量同比下降14.9%。根据泰国甘蔗与食糖委员会最新预测数据,19/20榨季泰国预期产糖量万吨,同比大降28%,再考虑万吨左右国内消费量,泰国库存去化速度将加快。19/20榨季内糖产量或小幅回落,外糖价格成内糖运行关键因子。
中国19/20榨季预期产糖量同比下降1.3%。据中国糖业协会最新预测:/20榨季糖料种植面积万亩,同比下降4.9%;全国预期糖产量万吨,同比微降1.3%。截至2年1月底,全国累计产糖量.45万吨,同比增长27.4%,累计销糖量.08万吨,同比增长26.9%;累计销糖率49.9%,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因19/20榨季销售进度稍落后于产量增幅,造成工业库存的短期积压,2年1月工业库存单月同比增长28%。
四、风险提示
自然灾害,政策变化,价格不及预期。
欢迎交流!
华创农业:王莺02142884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摘编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
hcy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