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https://m.39.net/disease/a_t6ukml0.html
这是一篇几千字的长文。阅前提醒事项:联通手机用户请打开wifi阅读,以免耗费较多流量。移动和电信用户可直接阅读,因为我持有少量移动和电信股票,你们在阅读时所贡献的流量将成为我名下所部分拥有的这两家公司的收入。——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By:攒股记
股票投资的两种盈利形式:赚钱和赚股
过去的地主拥有良田,通过收地租以不劳而获。后来城市中出现了包租公、包租婆。依然是通过收房租而坐享其成。现在和未来,最好的收租资产是什么?那就是股票。拥有永续经营的公司的股权,持有并收取股息,这比收地租和收房租更省心,并且可以灵活的积少成多的积攒这样的生息资产。
所以,在股市赚钱的思维,需要投资者一次次的去选股,交易,最后沦为一个精疲力尽的股票炒作者,亏多赚少。而赚股则是一个长远的投资思维,通过不断的积累股权,然后年复一年的收取红利,过程中还可以随时增加股权,创造更多的分红收入。如果完成了攒股,年年收息时,我想象一下,四川朋友肯定说一声:安逸!北京朋友要说:倍儿爽,河北河南的朋友要说得劲对吧?上海朋友是不是温柔的来一句:遐意。其他地方我就不知道了,南腔北调唱同一首歌。各地方言是真有意思。我们江苏杂乱无章,有吴语区,有江淮官话区,有中原官话区,十里不同音,这可能也是江苏散装的一个文化成因。
有人说,你吹了半天牛,攒股收息如何如何的好,你考虑过分红后股票不填权吗?分的可都是自己的本金。这可能是投资者对攒股收息最多的疑虑。那么我们就来分情况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微风]分红后不填权的结果
我们以农业银行为例,我们假设农行分红后不填权,并且假设农行每年利润无增长。以今天的收盘价2.9元买入10万股,初始投资29万元(为便于计算,暂不考虑交易费),每年分红按0.21元计算。
23年分红:股X0.21=元。分红后除权价2.69元,分红款按除权价买入,/2.69=股(我们假设一股可买,原理是一样的)
24年分红:10股X0.21=.26元,分红后除权价2.48元。分红款继续买入,.26/2.48=股。
25年分红,(10+)X0.21=.35元,分红后除权价2.27元。分红款继续买入,.35/2.27=股。
26年分红:(10++)X0.21=.13元,分红后除权价2.06元。分红款继续买入,.13/2.06=股。
27年分红:(10+++)X0.21=.96元,分红后除权价1.85元,分红款继续买入,.96/1.85=股。
28年分红:(10++++)X0.21=.76元,分红后除权价1.64元,分红款继续买入,.76/1.64=股。
29年分红:(10+++++)X0.21=.88元,分红后除权价1.43元,分红款继续买入,.88/1.43=股。
30年分红:(10++++++=)X0.21=.16元。分红后除权价1.22元。分红款继续买入,.16/1.22=股。
31年分红:(+)X0.21=.84元。分红后除权价1.01元。
我们计算到了第9年,无法再计算下去了。因为证交所有明确规定,一只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一元强制退市。在第9年,因为分红不填权,股价到了退市价位。农行会不会退市呢?如果六大行退市,你还是立即到银行把存款取出来放自己口袋的好。不过那时候,钱也没什么价值了。估计什么东西也买不到了。
你要是和我一样坚信,农行不会退市,那么可以继续看下去。我们发现,在分红不填权的情况下,第八年的时候,10万股变成了股,翻了一倍多。而分红从最初的元,变成了第九年的.84元。而且我们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年的分红额在跳跃式的快速增长,时间越长,增长的幅度越大,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几何级的增长。有兴趣的可以继续再算几年下去,会让你吓一大跳。这就是股息复投的复利威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初始资金,你没有再新投入一分钱,全靠股息不断攒股形成了巨大的回报。假如我们从31年不再复投,每年按时收取5万元,你可以世世代代的收下去。你还会考虑那29万不填权被除完了吗?
如果你继续这么投下去,会在后面很短的时间里,达到年分红10万,15万。然而这种不填权的情况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它只能是短期的现象,不可能一直不填权下去。两个理由如下
第一、股价在1.01元时,股息率为0.21/1.01=20.79%。所有的资金会蜂涌而上。什么也不用干,就能得到20.79%的收益率,谁还去办工厂开公司做生意?傻吗?如果资金涌向高收益,这个股价还存在吗?其实不用20个点,有7个点的收益,资金就将托着股价重新向上,消灭掉这种不合理的高收益了。不能理解这一点的,建议重新去读一读马克思的资本论,了解一下资本的本性。
第二、任何行业都有一定的周期,农行会不会利润一直不增长?当然不会,即使不增长的情况下,也会达到通胀的水平。所以每年分红0.21也是不现实的。它会和农行的利润增速保持一致的增长。年年的股息都会有所缓慢增加。这个因素将同样抬升股息率,吸引资金抬升股价。因为股息率=股息/股价。无论上分子上的股息增长,还是分母上的股价因不填权而下降,都会使股息率变高。
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你最终都能以高于当初的买入价收回29万的本金。股息都是你持有过程中多出来的回报。
[微风]分红后填权的结果
既然分红不填权的假设不能成立,那么我们假设分红后均正好填权,结果如何?
23年分红:股X0.21=元。分红后除权价2.69元,分红款按除权价买入,/2.69=股,第一年和不填权是一样的。
24年分红,10X0.21=.26元。这个时候,由于分红前已经填权回2.9元,本次分红后除权价依然是2.69元,本次分红后继续买入,可买数量为.26/2.69=股。而根据我们上面不填权情况下的计算,24年可通过股息复投买入股。填权比不填权,第一年少买了股。下面的计算就是多余的了,大家可以清楚的知道,在填权的情况下,每年复投可买到的股数比不填权越来越少,而且这个减少的差距越来越大。用同样的年数,复投所多攒得的股权会比不填权少很多。10年后你每年的收益会少很多,20年将会少得惊人。
[微风]分红后填权且股价上涨的结果
这种情况是很多散户最喜欢的,眼前的账户上红通彤的,好看,开心。但是按照上面的复投原理,这种情况下,长期的收益却是最低的。经过上面的对比计算,我想这一点不需要我再计算解释了吧。
前几天我在一篇文章聊到银行股的时候,一位朋友在下面留言:这种股价没有波动,一直不涨的股票,不会有庄家看中的。我回复:为什么要有庄家看中?难道你希望股价涨吗?我相信,这一类朋友是看不懂我这句话的。或许他认为我这个回答有点阴阳怪气,故弄玄虚。其实这是我真诚的内心想法和希望,我一直说,股价不涨甚至下跌,是我最喜欢的。
如果上面枯燥而简单的计算打消了你的疑虑,明白了攒股收息并复投的道理。这或将成为部分朋友投资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在错误方向上的努力,比不努力的后果更严重。
方向对了,自然去踏实的实施它。那么要如何去实施呢?
攒股标的的选择
这是重中之重的要义,其实就是两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好价格买好公司。我们应该选择高股息的、低估值的、永续经营的蓝筹公司。符合以上条件的央企国企是最优选择。这里的难点是关于公司的估值,我在之前很多篇文章中探讨过,这里不再赘述。对于一些稳健经营的高息股,可以直接用股息率来确定买入价格。达到7.2%是一个理想的位置,根据72法则,这个股息率水平可以确保10年回本。如果不填权或是股息增长,这个10年回本期将会缩短。
交易的指导思想
我在元旦前一天在4.16的位置买了点中国电信,有个朋友表示不解,电信的股息率没有7%啊,确实,在那个价位电信的股息率我测算约为5.5%左右。我在这里解释一下:
股票收益率=股息率+利润增长率+估值提升幅度。
对于电信这样带有一定的成长性的股票(其成长性主要体现在5G建设进入尾声,资本开支将步入下降,天翼云、大数据,算力和连接支撑的产业数字化具有很大的前景和市场空间)。我们可以放宽对这类股票的股息要求,因为根据上面的公式,它有在股息率收益之外的增长率的补偿可能性。
而我在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买进,却在23年第一个交易日因其涨到4.33卖出。是做了一个小波段。有人说,你这算什么价值投资?不还是在炒股吗?我之前说过,炒作者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