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刚刚朱总师谈到,三年以前互联网上是查不到工业文化这个词,我们当时也做了研究,查了国内外很多文献,发现学术界很少有人做这方面的研究,国外主要注重的是产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国内的工业文化研究基本上集中在基本的概念上,没有深入下去,没有成体系。因此,这几年我们开展了工业文化的理论研究,今年8月份出版了《工业文化》的理论专著,这本书基本上讲了四个问题。工业文化是什么?从何处来?有什么用?往哪去?今天简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一、工业文化是什么
1.工业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
工业文化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来看,按照生产力的标准,人类的社会发展包括三个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目前我们处在工业社会,与之对应的有原始文化、农业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
2.我们对工业文化的理解
对于工业文化广义上的理解,我们认为就是工业社会的文化,它的这些文化的现象都是与我们工业化时代的典型特征紧密联系的。狭义的文化,我们目前重点研究的,主要是指在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与工业生产活动紧密相关的文化现象,从产业方面来说,这些文化现象至少可以有两类。
一类是工业和文化的自然融合,比如说工业设计和工艺美术,因为生产产品的需要自然融合到一起。另一类是最先是有工业技术和产品,由于普及应用了,文化元素加入进去了。例如广播、电影、电视,也包括现在的互联网和手机,我们的互联网和手机原来只是通信工具,但是加入了文化的元素之后慢慢变成了文化创意产品。但是不可否认,这些业态是由工业科技催生出来的。它不是农业社会催生出来的,没有现代工业就不可能有这些文化业态。
可以展望的是,随着工业和技术的发展,工业和文化的结合将越来越紧密,并可能形成新的业态。例如3D打印、机器人,现在机器人可以踢球,也可以奏乐,还有虚拟现实技术,这些都和文化融合得非常紧密,其中还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汽车、无人机等等,随着工业技术和产品的进一步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产业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3.工业文化的定义和内涵
对于工业文化的定义,我们认为,工业文化是伴随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文化有本质,这个本质我们总结了七条:
1、工业文化是人类生产过程中衍生和创造出来的;
2、工业文化是学而知之的;
3、工业文化是共有的;
4、工业文化具有结构;
5、工业文化是动态的、可变的;
6、工业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7、具有规律可寻。
本质的外面是属性,我们总结了五个属性,继承性和变异性、普同性和多样性,功能性和劣根性,人为性和群体性,时间性和空间性,这是我们总结工业文化的五个属性。
工业文化是三层结构,最外层是物质层,最里面是精神层,连接物质层和精神层的是制度层。工业文化有各种载体,首先有物质的载体、精神的载体、活动的载体,今天活动就是工业文化的一种载体,还有政府的载体、企业的载体,这都是工业文化外在表现。
我们构建了一个工业文化的纵深体系。横向体系最顶端是工业文化,下面包含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包含蕴含文化的工业产品和工业系统遗存。在制度文化上面包括了宏观层面的制度组织,国家和行业的,还有就是微观层面的制度组织,这主要是企业。在精神文化方面有工业科技和技能、价值观念和规范、以活动为载体的宣传、工业文化作品和历史典籍等。这是横向的结构。
还有一个是纵向的结构,我们分成了三个层次,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我们认为有国家的工业文化,中观层面有工业文化的产业,工业领域文化,比如说创新的文化,还有工业行业文化,最下边是企业文化。
二、从何处来?
1.工业文化的起源
我们认为人类自手工业开始就有工业文化的萌芽,中国大概是公元前年就出现了手工业,那时候就有手工业文化,在生产过程中就产生了经营管理、管理制度、理念、方法、价值观等,这都是从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要素,真正的工业文化产生我们认为是从年英国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催生了工业文明,同时工业文化也应运而生。
2.工业文化的传播途径和发展规律
工业的发展和资本的流动是工业文化传播的根源和动力,工业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我们归纳了有五个方面。自然传播,这是人类的自然迁徙和移动,商贸传播、战争传播、移民传播、媒介传播。工业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性,总结了六条。传播的基础取决于工业文化的价值特性,有价值的东西才能传播得更好。文化传播的走势是先进的文化侵蚀落后的文化,现在世界上主流的工业文化还是西方主导的文化。
工业文化载体影响传播范围,互联网和报纸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工业强国更多的被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