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卓骏倪日群黄颖锐
在昨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呼吁放宽民间资本投资准入,特别强调要“要积极吸引民间投资投向农业产业,推动农产品销售创新和农业结构调整”,并要求国务院督察组尽快拿出针对民间资本投资的修改意见,形成积极引导信心和预期,这对民间资本投资农业无疑是巨大利好。
那么,现代农业对资金的需求情况如何?民间资本投资农业的机会和障碍在哪里?
现代农业的资金需求
农业生产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对于一般农业生产而言,资金需求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生产经营所需费用和购买生产性固定资产所需费用。前者是维持生产正常进行所需的基本成本支出,如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费用。后者包括生产中建筑材料、生产用房、生产用役畜、农用机械等固定性资产的费用。对于扩大生产而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农业土地整治,生产基地的建设和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抵御农业市场风险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农业不同于其他产业,农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决定着对资金的特殊需求。与其他产业的资金需求相比,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具有零散性和低利性的特点;农业生产的周期性较长,因此农业资金的周转时间比工商业长;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其对资金的需求也表现出了季节性;农业生产容易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这些因素决定着农业生产必须保有一定的风险保障资金。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农业科技资金需求,是指为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而开发和应用各项农业生产技术、新品种、新设备等所需投入的资金。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投入。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大量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是指农田水利改造、水电、道路、农产品仓储、农村通讯建设发展以及农业生态改善等所需资金。这些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回报率,提升农民和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生产的信心。
部分动植物良种繁育与推广设施、农业教育与培训、大型农业机械等设施,需要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同时,部分中小型节水设施、中小型农业机械等农业基础设施在生产使用上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投资者和经营者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可以获得相应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收益权。
需求主体融资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66%的农业经营主体认为“资金缺乏”是最主要的发展制约因素,大部分的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农户表示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融资用途
有37%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借贷资金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而22%的表示借贷资金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8%的借贷是用于渡过各种自然灾害,46%用于周期性或临时性资金需求。
由于农产品生产销售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对短期周期性借款较多。有相当部分借款用于长期性的生产扩张,但从具体的访谈来看,长期性资金借贷的需求往往受到极大的制约。
融资渠道
从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调查来看,多方筹集资金的现象非常普遍。如下图显示,有19%的表示从商业银行取得过贷款,有53%从信用社或合作银行取得过贷款,另外亲朋好友、民间高利贷、资金互助社也是经营主体取得借款的重要渠道。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这两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还没有成为主要的融资渠道。
调查还显示,除农业银行等商业性银行、信用合作社之外,他们希望出现更多的其他新型融资渠道。另外,他们对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也缺乏足够的了解。而非正规金融占相当比例的原因,一方面是传统习俗的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正规信贷约束所致。
调查还显示,只有13%的农业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曾以合资、增资和参股等形式融入资金。其中的原因有多种,投资信息不畅通、合作伙伴难寻找、合资合作条款有争议等影响了这方面的直接投资。
融资条件
从银行和信用社取得借款大多要求财产抵押(54%)和他人担保(占25%)。但是从亲戚朋友取得借款大多只要求信用担保,而从民间高利贷取得借款也要求一定的财产抵押和他人担保。从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取得贷款的条件要相对弱于商业性银行和信用社,而强于亲友借款。较强的借款硬性要求,提高了融资门槛,加大了贷款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从银行和信用社取得借款的需求。
难易程度
相当部分调查对象认为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比较困难,同时手续也较为复杂。从调查结果显示来看,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发放贷款的条件和程序并不完全规范化和透明化,存在相当的“关系贷款”,这也容易使得它们失去一些好的贷款项目。
工商资本怎么看农业?
从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大部分工商资本投资者所从事行业为制造业,其他有从事服装制造、鞋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和化工产品制造等行业。16%的调查者曾投资国农业,而84%的调查者没有投资过农业,这也显示了工商资本支持现代农业的巨大可能性。
为什么投农业?
投资的障碍在哪里?
投资者认为当前投资存在困难。据调查,其中有24%的受调查者表示目前投资项目不明确,47%的投资者表示投资信息不畅通,而22%的投资者表示对投资条款有争议阻碍了投资。
投哪里?
如下图所示,在投资的主要领域得到选择中,38%的受调查对象表示将投资种养殖业,而31%的受调查对象投资深加工业,也有相当部分选择投资体闲观光农业。在投资项目的类型中,有15个受调查对象选择项目投资是规模化农业、12个选择了高科技农业、10个选择了生态特色农业和深加工农业。这显示出投资者大多数倾向于投资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规模化农业,而这部分农业正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除了调查投资农产品生产、加工外,还对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状况和意愿进行了调查。如下图显示,有30%的受调查对象倾向于投资小水电,他们认为其投资回报率比较可观。
投资风险与规避
如下图显示,45%的受调查对象认为,投资农业的风险性与原有从事行业的风险性相比较小些。32%的调查对象认为差不多。这间接的反映出投资者对投资农业有很大信心。较多的受调查对象选择市场风险(占25%)、投资周期长(占17%)、土地资源瓶颈(占25%)、农业硬件环境不理想(占20%)作为投资后经营最大的风险。投资周期长、土地资源瓶颈与农业的行业特征相联系,而农业硬件环境不理想则与目前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状况、“软环境”紧密相关。
受调查对象对规避农业投资中的风险的方法选择,大多数受调查者选择了多种方法规避农业投资的风险,其中48%的调查对象选择合资、合股以避免投资风险,另有35%的受调查对象选择了完善营销体系来规避风险。27%的调查对象选择商业保险也显示了保险在经济生活中愈发重要的地方。
间接投资
分别有33%,27%和31%的受调查对象表示,偏向投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也有22%和18%的受调查对象愿意投资农村合作银行和信用社,他们认为应该提高民营企业股权比重。另外他们也提出,退出和转让机制能形成信用社经营的有效约束。许多受调查对象表示选择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资金就是考虑到退出和转让机制的灵活性。
还有22%的受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投资农业保险和担保机构。他们认为,工商资本可以发起设立信用担保公司,完善信用担保公司的风险补偿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较多投资者偏向投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农业保险和担保公司,这些新型金融机构在经营灵活性、解决金融信息不对称问题和经营效率等方面优于信用社、商业银行,其利益也相对容易获得保障。但是他们同时也表示,这些新型金融机构存在公众信任力不足、吸收存款难和对公业务不足等困难。
原题为《温州民间资本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途径研究》
『我的农场』整编
转载务请注明本出处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有效白癜风治的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