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财政部会同19部委公布了第三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北京市首都地区环线高速公路(通州—大兴段)、天津滨海光热发电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地PPP项目等个项目成功入选,计划总投资金额亿元。
“第三批示范项目规模远超过前两批,除示范意义外,这些项目还将发挥稳增长和规范PPP市场的作用,可以说,PPP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程参与了一、二、三批PPP示范项目评选的北京大岳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永祥告诉记者。
示范项目亮点纷呈
今年6月初,财政部联合其他部委启动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工作,旨在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助推更多PPP项目落地。
根据财政部PPP中心数据,本次共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中央部委的个项目申报第三批示范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3万亿元,涉及能源、交通运输、水利、环境保护、市政公用事业、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养老、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领域。
“这次申报的项目质量比较高。”金永祥告诉记者,年评选第一批示范项目的时候,地方政府积极性不是很高,报送的材料也很粗糙,还需要不断补充内容,最终只评选了30个项目;年评选第二批的时候,部分省份积极性高涨,但申报文件质量参差不齐,后来评选了个项目;这次第三批示范项目只有极个别的省份没有申报,大部分省份积极性非常高,用完了50个指标,并且文件质量明显提高,中介机构参与广泛。
金永祥认为,第三批示范项目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政策引导性强,对民营企业参与投资的PPP项目有加分,对中西部项目打分有倾斜;二是各种新机构进入的迹象明显;三是行业分布更加广泛;四是新项目多,增量项目多。
作为参与评审的专家之一,济邦咨询公司董事长张燎告诉记者:“随着示范项目的增多,第三批示范项目增加了海绵城市等新领域。此外,此次评审专家配备也很科学,专家背景的多元化解决了行业特性鲜明的问题,使评审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据了解,交通运输组是本次评审项目数量和项目总投资规模最大组之一。“交通运输项目呈现出各领域遍地开花趋势。据统计,各地申报交通运输项目共有个,投资额多亿元,约占申报项目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对我们行业下阶段进一步推广PPP模式的应用是一个好兆头。”来自交通部的观察员翁燕珍对记者说。她同时表示,多名专家参与评审,有问题大家共同探讨再给予打分,充分体现了评审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翁燕珍认为,财政部联合其他部委开展第三批示范项目遴选评审,充分发挥了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既能让他们及时了解到申报示范项目的基本情况,也为后续发挥指导作用、开展监督工作提供了基础。
中信证券高级副总裁、资产证券化业务线联席负责人刘炜敏作为财务及融资方面专家参与本次评审。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本次示范项目数量多,总投资规模大,区域分布多元化。而且,示范项目整体进度较快,预计落地实施率将较高。从交通运输组情况看,很多项目都进入采购阶段,不少项目已经进入实施阶段。
“更重要的是,示范项目中涌现了项目资产组合、项目发起方式、融资模式等创新成果。”刘炜敏给记者举例说,福建省某公路PPP项目将收费高速路和非收费高速路进行整体打包设计,在吸引社会投资人、业绩产出标准设置、激励考核方案制定等方面都进行有效组合;还有的项目是由社会资本方前期参与较多发起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地方政府前期设计资金不足的问题,也更有利于挖掘公共产品的需求;此外,有些示范项目在招标阶段直接引入金融机构或合伙企业基金作为股东等方式,进一步多元化股本资金来源。
严格评审优中选优
据了解,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现场评审时间为8月30日到9月3日,采用集中评审方式。5天时间里,全国56个专家被分为8个组,每个组7人参与评审工作。评审专家采取各部门推荐与PPP专家库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选定,每组包括3名行业专家、1名政策专家、1名法律专家、1名财务专家和1名咨询专家。
参与评审专家、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谢娜表示,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所属行业领域进一步细分,公共事业领域的PPP项目明显增多。
据了解,为兼顾评审的专业性和时效性,按照行业领域将第三批PPP示范项目清单分为五大类:一是交通运输类,二是市政公用事业类,三是综合开发类,四是农林水林与环境保护类,五是社会事业类。其中,市政公用事业类分为水务A组、道路管网B组和能源综合C组,社会事业类分为社会事业A组和社会事业B组。
“我参与了社会事业B组的PPP示范项目评审工作。与前两次示范项目纸质版材料评审不同,本次是通过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进行线上集中封闭评审。通过定性评审的项目才能进入定量评审程序。我深刻感受到,本次评审增加了行业专家的配比更加公平公正。”谢娜说。
定性评审主要审核项目的主体合规性、客体合规性和程序合规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列为备选项目:国有企业或融资平台公司作为实施机构,不属于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领域,采用BT或加长版BT方式,合作期低于10年,采用固定回报、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进行变相融资,不符合规划立项,未开展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采购方式不合规等。
定量评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察:项目材料规范性(10%),实施方案(25%),物有所值(10%),财政承受能力(15%),项目实施进度(15%)以及示范推广意义(25%)。
“第三批PPP示范项目申报材料质量有明显改善,定性评审通过率大幅提高。我所在的社会事业与其他类B组共有个备选项目,定性评审仅删除5个不合规项目。与第二批PPP示范项目的定性评审未通过率高达40%左右相比,第三批示范项目材料在定性评价环节出现触碰红线错误显著降低,表明近年来PPP培训和咨询成效显现。”谢娜说。
翁燕珍表示,专家们开展评审工作的标准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具体包括:一是材料的齐全性,如项目是否立项、实施方案两个评价是否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核同意等。二是项目核心要点是否符合现行规定,比如风险分配、绩效评价、财务分析等要点是否都有,并且是否符合PPP原理和精神。例如BT、类BT项目,专家们统一思想不建议纳入示范库,因而不给予较高分数。三是项目实施进度,对于已经完成社会资本招标这一环节的项目,通常会有较高的分数。
本次定量评审还充分考虑了地区平衡性和行业引导性,优先选择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PPP示范项目,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也有一定倾向性。从项目数量上看,山东、云南、安徽、居前四位,湖北、湖南、内蒙古并列第五位,分别为42个、40个、32个、31个、27个、27个、27个,合计占项目总数的43.8%,中西部省份项目数量远多于东部省份。
“本次定量评估也更加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哪家好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