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始终以优化要素配置为抓手

这些问题在现有“两区”的框架内很难突破与解决,唯有创新才有出路

梨乡无处不飞花

“建设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中央有要求,省委有部署,宿州有实践,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愿景美好,我市有信心、有决心进行大胆尝试和改革创新,为传统农区实现农业现代化先行先试 ”张曙光说

新形势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传统农业地区农业现代化面临着保障粮食安全与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双重任务,补齐农村发展短板的压力,人力资源相对短缺特别是缺少熟练的产业工人,呈现出农村空心化、城乡两元化、产业分割化等“新三化”问题

符离集烧鸡厂区外景图

为此,宿州决定探索实施“4636”行动计划 “4”是“四个具体目标”,即:实现人的现代化 (让农民转农业行业专项化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熟练的产业工人和高素质的市民);物的现代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产业的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次产业融合,让农民在延伸产业链条中增加收入);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工作传统农业大市宿州要向现代农业强市迈进,需要结合宿州实际,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农业现代化 ”3月5日,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说他的话语中透露着一股干劲儿

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内涵、方向和目的已经搞清楚,现在关键是谁来干、怎么干,如何把蓝图变成现实?只要全市上下戮力同心,狠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干农业包括哪些行业下去,“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这块“金字招牌”就能挂出来、打造好

宿州市提出并打造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以农业企业为龙头、以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为基础),该做法得到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土地流转率由18%提高到46%,其中适度规模流转 (50亩以上)32.5%;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始终走在全省前列 2015年联合体框架内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万元,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宿州市小麦生产基本实现了耕种收管的全程机械化宿州市现代农业机械化作业桃山村农民载歌载舞现代农业博览园

干群眼中的“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

“63”是“六个三的具体思路”,即:立足“三农”(统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强化联动改革,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农业行业包括、乡风淳);强化“三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农民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的综合竞争力);融合“三产”(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第六产业”,构建农业现代化的产业支撑);统筹“三区”(着力推动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三区”共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农业现代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巩固“三权”(促进农村基层政权、乡村治权和农民权益不断巩固提高,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保障);管控“三险”(着力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农村生态风险和农民转化过程中的社会风险,确保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打造 “创新型农业现农业行业包括代化先行区”,其着力点应放在“先行区”上 “十三五”开局之年,宿州市打造“全国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当务之急就是立即行动起来,尽快破题启动聚焦“先行区”要求,就是按照“四个一”要求,抓好一批规划的编制,结合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尽快制定出台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和各专项工作方案,增强先行区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协同性;抓好一批政策的制定,围绕人、地、钱、基、技等方面,在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形成全面完整、上下衔接的政策体系;抓好一批项目的谋划,围绕现有资源优势,精准谋划一批打基础、管长远、增后劲、具有竞争优势的重大“三农”项目;抓好一批载体的建设,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15农业行业专项,重点围绕打造“第六产业”等方面,构建一批基地平台、融资平台、招商平台,形成“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建设的有力支撑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6”是“六大创新工程”,即:实施“现代农业+”工程,重点探索“现代农业+”互联网、+文化产业、+服务业等,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服务等;实施农民圆梦工程,让农民实现“在园区打工、进城镇安家”的梦想,让农民实现“上农民大学、学就业技能”的梦想;实施龙头企业培育与引进工程,在大力扶持和培育本地龙头企业的同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使之成为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实施强基工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生态农业包括哪些境;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强化“四基一产”(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基本技能培训、基层组织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实施“四大工程”(产业扶贫、政策扶贫、兜底扶贫、健康扶贫),力争提前两年实现“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的目标;实施新型乡村治理工程,充分探索运用乡贤文化、乡土文化、村规民约等,关注并破解农村“三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困境,“用百姓的法解百姓的事、以基层的招化基层的难” “这是我们眼下就要做的事 ”张曙光强调

张曙光介绍,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的总体构想是,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以农业现代化支撑新型城镇化、以农村改革发展支撑区域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探索实施“4636”行动计划,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中国农业行业新闻化进程、共享现代化成果

打造 “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其支撑点应放在“创新型”上创新,是敢为天下先,是突破思想藩篱,是谋求跨越升级唯有不断创新,方能傲立潮头聚焦“创新型”要求,就是围绕“六个三”要求,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立足“三农”,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有效解决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强化“三基”,创新科技、人才等要素支撑,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民基本技能;融合“三产”,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第六产业”;统筹“三区”,以创新促协调,推动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农村新型社区“三区”共进;巩固“三权”,创新各类资源要现代农业包括哪些素配置,维护好农村基层政权、乡村治权和农民权益;管控“三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提升治理水平,有效防范化解农业生产风险、农村生态风险和农民转化社会风险

“为此,我市在‘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全力打造‘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实现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第六产业;农村退二进三,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乡村;农民进二进三,人口有序流动,城乡一体发展 ”张曙光说这一战略构想是现代农业“两区”建设的升级版,为该市如何实现 “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跨越指明了路径

皖北与黄淮海广大地区一样,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基础相对薄弱,发展相对滞后2010年以来,宿州市相继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2015年农业行业分析农村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区”),分别担当农业生产力发展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探索改革宿州市始终以优化要素配置为抓手,以培育新型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产业载体和生产“本体”(推进农民的现代化)为切入点,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生产关系的改革探索,有效解决了土地碎片化、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三化”突出问题

美好乡村-费村绿意盈城

组稿:陈虎 何雪峰

打造 “创新型农业现代化先行区”,其落脚点应放在“现代化”上 “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对农业现代化而言,其内容也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渐丰富的当前,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利化和电气化等,而且拓展到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中国农业行业网标准、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聚焦“现代化”要求,就是打造“四化”农业,坚持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大力培育新型农民、熟练产业工人和新型乡村社区居民,切实发挥好 “人”的核心作用;坚持以“物”的现代化为基础,持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物质和技术保障;坚持以“产业”的现代化为支撑,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和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坚持以“社会关系”的现代化为目的,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稳步实现城乡二元向城乡一体转变,推进农村新型社会治理,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

责任编辑:2015年农业行业专项黄欢_nn1650


治疗白癜风的偏方
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qy/5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