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大部分位于湿润、半湿润的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和水份基本可满足一年一熟作物需要,但不利条件是容易遭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散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
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
②交通: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
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2、主要地形:3山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长白山)、3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
3、农业布局特点
耕作农业区:主要散布在3大平原地区。
林业和特产区:主要散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畜牧业区:主要散布在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份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马牧畜生产基地。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
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5、农业发展方向:
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良、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增进食粮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山区农业: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61.浏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0分)
材料1: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茂盛的森林,在明清时期,大量农民来此拓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代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19世纪中期,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时间封闭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范围的移民洪流。
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增长迅速,致使了两地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材料3“闯关东”线路示意图。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和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雁南飞”现象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4分)
(2)简述“雁南飞”现象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6分)
(1)东北地区自古为地广人稀的地区,耕地资源丰富;而山东在古代为富庶之地,致使人口激增——出现“闯关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沿海的山东凭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业就会多。
(2)对迁入地:不利影响:人口增加,管理难度加大;住房、教育、计划生育等问题突出;有益影响:提高劳动力,增进经济发展和交换;推动23产业发展。对迁出地:不利影响:人材和劳动力流失;土地荒芜;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有益影响:文化交流;减缓土地压力等。
来支持一下吧?
赞美
人赞美
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北京严重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