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农业研究勇担时代使命刘广林校长在

9月4日上午,我校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禾丰体育馆举行。党委书记迟维意出席典礼。校长刘广林出席典礼并讲话。校领导赵月英、李天来、吕杰、王铁良、王继成、陈启军、张政利、杜景顺、胡晓梅出席。副校长李天来主持典礼。

校长刘广林

副校长李天来

校长刘广林在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们:

金秋九月,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这里隆重举行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以优异成绩考入我校的名博士研究生,名硕士研究生和名本科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经过不懈努力,战胜自我,追求卓越,在这里开启一段崭新的追梦之旅!

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程、65年建校史的高等学府。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年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年,复旦大学农学院与当时的沈阳农学院合并,成立了新的沈阳农学院,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年,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年,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管理为主,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十二五”以来,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学校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校改革创新势头强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们始终秉承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学术育人的特色发展理念,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校友荣校。建校以来,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农业人才。而今的沈阳农业大学已阔步迈入区域特色鲜明、农科专业门类齐全的研究应用型大学行列。

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也是一所大学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一流的大学需要有一流的研究生教育。

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始于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也经历了始兴、停办、恢复、完善与发展5个阶段的曲折历程。年,我校成为国务院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目前,学校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4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建校以来,已经培养博士和硕士人才近1万6千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已经成为我校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后备力量。今天,各位新同学的到来,又为我们研究生大家庭增添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生机,更为我校科学研究队伍充实了新血液,注入了新力量!

同学们,今天你们站在研究生学习的新起点上,就意味着你们的人生之舟将驶入一段全新的阶段,探索创造新知,培育职业素养,在这里将完成青春的再一次蜕变。你们将不再只是思想、知识、技能的学习者、接受者,更将成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的创造者、贡献者。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探索和“作茧”过程。我希望你们在这一重要的人生旅程中,勇于突破自己,超越自我,化茧成蝶,开启新的篇章!

研究生的学习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如果说,本科生的学习,主要在于获取某些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则是在于“研究”,在于“创新”。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过:“大学存在的理由在于,它联合青年人和年长者共同对学问进行富有想象的研究,以保持知识和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探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发掘新知识,正是研究生学习的魅力所在。

围绕研究生学习的特点,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研究生,就要培养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激发创新思维。而如何培养一流的研究生,这是学校和同学们共同面临的课题。作为校长,我也一直在认真思考,学校究竟能给大家的成长、成才提供什么?接下来,我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

一流研究生的培育,需要有一流的学科底蕴来滋养。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我校通过“四层次学科”和“四层次人才”建设,积极凝练学术方向,调整学科布局,巩固学科优势,构建了具有沈农特色的学科群学术组织。学校现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4个辽宁省一流特色学科,24个辽宁省重点学科。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涵盖24个学位领域。拥有80个国家、省(部)、市级科学研究机构,19个基础实验室及实验教学中心。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体系,为同学们的求索、钻研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

一流研究生的培育,需要有一流的导师与精湛的研究来引领。我们的学校在历史上就是名家大师辈出,学术成就斐然。近年来,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大力推动下,沈农人前赴后继,薪火传承,先后又涌现出一大批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农业学者和专家。我校陈温福院士在“常规超级粳稻育种理论与技术及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他带领的团队开辟了北方超级粳稻的新纪元,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安全”,解决了“米袋子”问题。我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副校长李天来院士带领的设施园艺团队,将我国冬季大棚不加温蔬菜生产向北推移了两个纬度,解决了北方寒区的“菜篮子”问题。几代果树专家呕心沥血选育的“寒富”苹果,将大苹果栽培区域向北推移了公里,创造了世界植物发明的奇迹,成为当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栽培面积最大的苹果品种,改变了沈阳地区无大苹果栽培的历史,解决了北方寒区的“果盘子”问题。年12月10日,诺贝尔奖鉴定委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副校长陈启军教授受诺贝尔奖委员会邀请,到瑞典参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并在斯德哥尔摩学术会堂做首场学术报告。他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已经在畜禽健康养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东北“肉摊子”问题。今年,出生于年的青年教师王爱德教授斩获我校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让我们看到了新一代沈农青年导师堪当重任、引领未来的希望!

大专家、大学者更成就了许多大平台,大项目。近日,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和重大专项结果出炉,我校获批经费达1.3亿元,名列全国第49位,全国农科高校第4位,省属本科高校第1位!该项指标已进入全国农业院校第一集团,跻身省属高校第一方阵前列!

在一大批名师的引领下,我们的研究生也创造出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建校以来,我们有国家、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7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39篇。近5年,有16名研究生发表SCI一区收录论文18篇,其中单篇影响因子最高达8.。研究生同学们寒暑无休,长年坚持科研实验,他们对学校的科研贡献率达到70%。年以来,共有33名研究生获CSC项目资助。这些一流的研究生导师以他们一流的严谨,一流的品格,一流的执着为学生树立了榜样,成为同学们的信仰之师、学术之师、品德之师。

高水平研究生的培育,需要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坚实的服务保障。近年来,学校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以提高质量和服务需求为主线,积极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进一步完善校、院两级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加快对外开放与合作步伐,大力支持硕、博士研究生申请CSC项目,加入“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努力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学校采取推免硕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收博士生等举措优化生源。精心设计学术演讲、文献综述、英语口语、职场精英等10大竞赛平台,开办“春风杯”“收获杯”等文体赛事,探索围绕学科方向设置纵向班级的做法,大力推进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研究生科研学术奖励条例,自年以来,共投入万元用于奖励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个人获奖额度最高达10万元。大幅提升对博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切实解决同学们的后顾之忧,使大家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去。努力为研究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在座的同学,最小的19岁,最大的44岁,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追求是一致的。作为校长,我愿意同全校教职员工一起,为你们的发展成长竭尽全力。但是,我想,成为一名一流的研究生,最重要的还是每一位研究生同学自主的探索,积极的创新,不懈的追求。每一位新同学,都应该思考:接下来几年研究生的生活该如何度过?对此,我有三点希望和期许,与各位新同学共勉。

一是珍惜年华,科学规划研究生生活

纵观人类科技进步的历史,许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都是青年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创造的,牛顿和莱布尼茨发明微积分时分别是22岁和28岁,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是26岁,提出广义相对论是37岁。《共产党宣言》发表时,马克思是30岁,恩格斯是28岁。各位同学正值青春勃发,年富力强,正是潜心向学、厚积薄发的好年华。希望同学们早日明确人生新阶段的目标,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沉下心来学习、钻研、探索,充分利用好这一段难得的宝贵时光。

二是敢于创新,不畏艰险,勇攀学术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要勇做创新先锋”。当前,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创新时代,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停止创新。对于同学们来说,无论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扎实的学术训练、独立的研究能力、强烈的创新意识,都将成为你受益终身的宝贵财富。在创新的征途中,毫无疑问,在座的同学们是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群体。希望同学们恪守科学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坚韧不拔、不畏挫折,淡泊名利、不浮不躁,始终保持探索真知的坚定意志和创新创业的高昂激情,在科学研究、学术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砥砺奋进!

三是修身立德,勇担时代使命

一所大学如何回馈社会?最根本的是能否培养致力于社会进步与公共福祉的卓越人才。如果我们造就的只是失去灵魂的卓越,培养的只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不仅是大学的失败,也是社会的悲哀。希望同学们恪守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懂得包容接纳,善于协同合作,坚定地走既灿烂又充实的人生之路。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胸怀祖国、心系人民,自觉把个人的创新研究行动与推进国家的农业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紧密结合,不断发奋学习,努力掌握农业领域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了解农业研究最前沿的动态和趋势,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

同学们,当前我们的国家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业是国家发展的第一产业,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农业院校,我们的使命责无旁贷。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学校,都对你们充满了无限的期待!在你们人生最美好的岁月里,你们选择了沈阳农业大学作为崭新的驿站,希望你们继承和发扬沈农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新时期沈农精神,沉潜精进、学有所成,我也愿意与大家一道,在建设强盛沈农,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宏伟征程中,携手并进,共铸辉煌!

谢谢大家!

新生说

听了刘校长的寄语,我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博士新生,一名在科研道路上探索者,我深深地感到自身所承担责任与使命,而这份责任与使命将成为今后我在科研生活上的强大动力,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突破创新、勇攀学术高峰,为沈农增光,为祖国增光。

——级观赏园艺学

博士研究生艾万峰

七年的沈农生活,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学问即人生。作为一名博士新生,第三次参加沈农的开学典礼,聆听刘校长对我们各位研究生的真情寄语,让我对自己未来的博士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和无限期待,激励我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要做到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希望三年后的自己有质的飞跃,更好地拥抱精彩的未来。

——级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博士研究生邓娇娇

经历了7年寒暑时光,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沈阳农业大学新生开学典礼,在这里我又有了新的身份―沈农博士研究生。在开学典礼上,刘广林校长的一席话让我对未来的博士学习生活充满期待和信心。校长说“一流研究生的培育,需要有一流的学科底蕴来滋养;需要有一流的导师与精湛的研究来引领;需要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坚实的服务保障。”在沈农的7年时光里,我见证了沈农的发展,亲身感受到沈农对我们学生的关怀和期许。作为植物保护学院的新成员,我会努力拼搏,勇攀学术高峰,为保护我们的“菜篮子”和“果盘子”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级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博士研究生刘佩旋

作为一名博士新生,参加了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次开学典礼,校长的真情寄语,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沈农学子的骄傲与自豪,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的导师团队,更需要我们坚定信念,努力突破自己,珍惜青春,勇于创新,顺利完成自己的科研内容,为自己的学科领域做出贡献。

——级设施园艺学

博士研究生孙少坤

再一次在沈农参加开学典礼,细细地品味校长语重心长地教导,尤其是“十二五”以来学校改革创新发展的成就,唤起了我在沈农七年的美好回忆。沈农有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体系,有一流的导师与精湛的研究,有创新的管理模式和坚实的服务保障,为我们的求索、钻研提供了优质的平台和广阔的空间。校长寄语我们成长为新思想、新知识、新技能的创造者、贡献者,在未来几年的科研生活里,我们要探究新问题、创造新方法、发掘新知识,沉潜精进,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级农业水土工程

博士研究生王铁军

践行“沈农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沈阳农业大学本科学习生活了四年中,正是学校跨越式发展成果涌现的时期,我随着学校的发展而成长,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充实而快乐。当我看到院士、杰青、优青的不断涌现、看到高水平文章的遍地开花、看到学校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成为一名沈农人,我既骄傲又自豪。正如我们食品学院名誉院长刘瑞海院士所说:沈农已驶入快车道,发展不可限量!我为母校自豪,我也愿意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为母校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级动物性食品科学

硕士研究生关博元

听了校长的讲话,我对母校沈阳农业大学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年建校起,她有过辉煌,也走过低谷,现在以新人之姿正在崛起。当然,这不仅仅只靠老师教授们的努力,同样也必须有新生力量的加入。作为一名在沈农待了四年也必将再待两年的学子,我为她感到自豪。今后,作为新生力量的一员,我必将更加努力,为母校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级林业

硕士研究生王力

毕业后我沉浸在思念大学同窗的世界里,思念是苦的,但回忆是甜。七月,我收到沈农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于是我将大学回忆封存于心底,重振锣鼓,怀揣着梦想,来到沈农。当我穿着印有SYAUPG字样的短袖,听着刘校长的讲话,感受着沈农的书香气,从教学楼望着这里的一草一木,这一刻我是自豪的,激动的,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新的起点我会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忠于初心,在老师与先辈带领下继续前行。

——级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硕士研究生王英俨

这一次,我作为一名研究生新生,再一次参加了沈农的开学典礼。刘校长语重心长的教诲令我醍醐灌顶,受益一生。在沈农本科的四年中,我幸运地见证了学校上台阶和跨越式大发展的光辉历程。站在研究生的新起点上,聆听刘校长的寄语,让我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作为沈农的研究生,我将不忘初心,勇攀学术高峰,拼搏进取,勇担时代使命,“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初心根植大地里”,弘扬神农精神,同沈农一道,迈向新台阶,走向新发展,为建设强盛沈农,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级会计

硕士研究生王泽熹

刘广林校长为我们这些即将步入科学试验领域的“菜鸟”们提出了具体可行的科研、学习与生活方面的要求,字字珠玑,发人深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时刻谨记校长对我们的尊尊教诲,恪守科研的精神,保持求索的初心,为建设强盛沈农而努力。

——级农业机械化

硕士研究生于嘉琪

???????

?End?

编辑

魏菊

摄影

魏菊

赞赏

长按







































中科白癜风微博
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qy/11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