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在国务院的政策引导下,种业进行一系列改革,年《新种子法》颁布并实施,年《同一生态区的引种备案制度》,绿色通道,联合体等制度实施,全球农资市场低迷,主粮作物品种数量井喷,某些人还在欢呼雀跃,其实种业已经到生死存亡的边缘。
从图中种企数量来看,蔬菜小麦大豆玉米水稻棉花马铃薯,蔬菜种企最多的原因:门槛低,成本低,便于加工,利润可观,部分蔬菜企业抓住国内低成本人口红利,已撬开国外的门或资本市场的门。
小麦种企多的原因:虽然门槛高,但科技含量低,统一供种,补贴红利,大多数种企都是原来县级种子公司或良种场乔装打扮而成的。
大豆种企虽然有家,多数是经营性的种企,真正研发能力企业不多。
玉米种企数量估计在家左右,玉米种企潸然泪下离开表面原因:粮价格低迷,库存压力大。
水稻种企,就如诸多位业内人士预测的一样,水稻种企越来越集中,现已经形成3-4家的龙头种企。
马铃薯种企异军突起的原因,源于现在政策和环境的影响,部分企业进入马铃薯行业还会出现前几年的红利?
年泰国正大集团在湖北襄樊投资建设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这是公开报道的第一家外资控股建设的种业公司,随后太平洋,孟山都,杜邦先锋,先正达等纷涌而来。
根据ISF数据,年中国种子进口额为万美元,贸易逆差高达万美元。从中国种子进出口额可以看出,中国种业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而国内市场份额又被跨国种业巨头所蚕食。目前中国外资种业公司已有76家,分别是26家独资公司、42家合资公司、8家中外合作经营公司。
年5月26日北京市农业局副局长郑渝在“年度种业科技创新峰会”表示,全国共有24家外资种子企业,销售额仅占全国种子销售收入的3.2%。其中,北京市有7家。外资企业主要经营作物均为蔬菜。
虽然图中显示28家,前24家通过中国种子协会查询得到,其余四家信息来源于公开网站。
从图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农化企业都已在中国扎下根基,外资企业不光经营的是蔬菜作物,早已在主要粮食作物布局。
从图中看出,蔬菜企业多为韩国,日本,东南亚,美国孟山都等种业公司,从农业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多数外企的农业技术远远高于我国的农业技术。
当我们还在为生态农业,农业生物技术,有机农业,智慧农业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早已布局下一代的农业技术。
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可怜的0.8%。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根据推进意见的指示精神,种业的门槛提高,侧重点培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
截止年6月15日为止,目前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为家。后来政策演变成权力寻租的工具,培育起来的大多育繁推一体化的企业大而不强,简单重复扩大规模,仍然没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年4月22日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种业上市公司的第一股。截止目前种业上市公司为55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为8家,海外上市企业为1家(奥瑞金)。其余种业公司主要在新三板上市。
从图中的种业公司的总数来看,虽然年黑龙江省的种业产值超过人口第一大省河南,但公司数量仍然没有超过。从区域来看主要集中东北、黄淮海、西南,西北等地区。数量最多前五省份分别是:河南,黑龙江,山东,新疆,广西。
从图中的亿元资质公司的总数来看,基本上每个省份都有亿元资质的种业企业,但是唯独六朝古都的陕西省没有。数量最多前六省份:北京,新疆兵团,山东,吉林,河南,四川。
从图中的三千万资质公司的总数来看,主要集中黑,吉,辽,内,冀,鲁,豫等省份。主要因为他们是祖国重要的粮仓。
从图中的玉米种业公司的总数来看,除了宁夏没有玉米种业公司,其他省份都有玉米种业公司。数量最多前五省份分别是:河南,黑龙江,甘肃,吉林,湖北。
从图中的种业公司的数量逐年减少,除了年外每年大约减少家左右。未来种业还会剩余多少家呢?
来源
中国种子协会
作者
智种网NOVOSEED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