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既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终归宿。为此,将针对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对策,即强化农业品牌意识,积极促进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主体的有效协作;积极培育并壮大龙头企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视技术创新与推广,有效提高农业品牌的科技含量;重视品牌基础建设,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随着农业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民生产能力的不断攀升,农产品的种类变得多样,农产品品牌日趋丰富。社会大众对于农产品的需求不再局限于数量上,更多地体现在品质上,健康、安全早已成为人们选择农产品的基本要求。

客观地讲,农业品牌的内涵比较丰富。按照使用形态的差异性,可以将农业品牌花费为两大类:其一是实体品牌,如农产品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国际化品牌等;其二是虚拟品牌,如国家农业品牌、部分行业品牌、部分农业区域品牌等。为便于分析,本文将从狭义角度来理解农业品牌,即将其等同于农产品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农产品品牌所蕴藏的财富是巨大的,要建设农业品牌就是创建具有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主要涵盖如下几个层面意思:第一,建设农业品牌,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者多个用于识别农产品的名称、图案、符号等等;第二,农业品牌所体现的企业文化及价值观为消费者所认同,其个性化设计应具有亲和力、吸引力,并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第三,农业品牌能够为多数人所熟悉、所信任。

一、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的意义

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各级政府都将强化农业品牌建设上升为重要战略。实践证明,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强化农业品牌,已经成为打造农业特色产业、增强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在倡导“四化”同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农业现代化进程显然是比较缓慢的。实际上,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求充分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及设备的作用,要求农产品拥有突出优势并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还要求兼顾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的友好型等。在加强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具体应用,同时兼顾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从某种程度上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聚集大量农业品牌的过程。一般地,农业不重视品牌建设,未能促进品牌化发展,就意味着未来不会有企业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用于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以及市场竞争能力,更遑论农业现代化建设。从另一角度上看,强化农业品牌,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这实际上也是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战略体现。现如今,农业发展格局逐渐形成,日后必然会为农业品牌化发展提供更多有利条件。

(二)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助于打造农业特色产业

从总体上看,中国农业覆盖地域面积宽广,各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也不一致。结合当前发展实际,通常经济条件越高的地区,在农业品牌建设方面的发展也越快,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农业品牌化发展极为缓慢。众所周知,农业品牌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涉及多个环节,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其对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作用,对于我国而言,特别是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促发展的关键在于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突出地域特色。我国独特的自然环境,催生了不同的种养方式,最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农产品。农业资源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内在隐藏的财富是巨大的。因此,要深入挖掘农业资源的内在价值,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优势,尤其要重视对那些集人文、生态、环境等为一体的要素进行资源整合,争取将其打造为区域发展以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资源虽然价值巨大,但却是有限的。在发展农业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农业资源的作用,此时,就需要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可否认,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对于自然资源及环境的依赖性是最强的,因此,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促进农业产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品质,而农产品品质是市场消费者的基本诉求,提升农产品品质是打造农业品牌的重中之重。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依然较为粗放,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为此,要尽快转变农业发展方法,突出绿色、高效等特征,促进品牌农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有助于增强农业国际竞争优势

现阶段,我国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要坚持对外开放,结合好“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促进国内外各个要素的相互流动,加快国际与国内市场的深度融合,在有效培育特色产品的同时,进一步增强农产品的国家竞争力。不可否认,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强化农业品牌建设是当前提升农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出路。可以说,为应对国际竞争,农业品牌战略是国际贸易发展倒逼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最终选择。未来的农产品,不仅要能够满足国内基本需求,还应当通过生产大量品牌产品来向世界展现强大竞争优势,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国内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

二、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手段,品牌战略不仅仅适用于工业,还适用于农业发展。实施农业品牌战略,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头等大事。现如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明显,为了应对国内外各种挑战,必须努力打造强势品牌,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度,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必须承认,在农业品牌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品牌意识,生产经营观念陈旧

在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的生产经营多数是交由专业的农业合作组织或者农业企业来负责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农业经济意识都很强,能够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与此不同的是,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我国农业始终遵循以往的产销模式,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环节衔接不当,缺乏必要的产销模式。一方面,农民素质较低,生产观念陈旧,缺乏长远目光;另一方面,农业企业品牌观念不强,缺乏科学规划,更没有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

(二)农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牌潜力有待挖掘

农业品牌建设必需有过硬的质量作为基础,而过硬的质量又需要由强大的科技作为后盾。为确保农产品的高质量,农业企业应当加强对农产品的深加工。然而,现阶段我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农产品在加工环节始终处于初级阶段,其内在价值尚未得到充分展现,最终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实际上,企业加工技术滞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小富即安”思想严重,缺乏品牌意识和创新精神,一些特色产品等品牌潜力始终未能得到充分挖掘,缺乏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低下。

(三)农产品品牌基础建设薄弱,市场化、信息化程度低

在农产品流通方面,因销售方式较为单一,产销环节衔接不当,导致农产品被积压,难以走出本地市场,加上运输方式不合理,造成产品存储时间久,但又没有必要的仓储设施,造成了大量农产品的浪费。这显然会制约到农业品牌建设;在信息产业建设方面,受多种因素制约,当前多数农村地区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体系,不论是企业,还是农产品的生产者等,在获取农业信息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常常会出现信息针对性差、准确性低等问题,如此一来,便容易制约农业投资效率。

(四)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标准化生产滞后

现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农业生产经营也逐渐凸显出规模化等优势。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不能否认标准层次低、推广应用率低、科技含量低等始终是当前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典型特征。同时,农户与农户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都普遍存在着很大差异性,这种差异集中不仅仅体现在生产技术方面,还包括生产环境、资源等方面,使得品牌的内在一致性难以维护,从而制约农业品牌建设。此外,对于加工企业而言,虽然数量多,但是普遍具有规模小、结构不合理、技术薄弱、加工层次低等特征,另外,在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加工不细、包装不精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显然会对农产品品牌的附加价值的提升带来严重影响。

三、加强农业品牌建设的途径

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业品牌建设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早在十多年前,胡锦涛总书记就强调,中国农业要走品牌化发展道路,需要从品牌、质量、技术乃至包装上面下大功夫。为此,不少地方政府相继出现多项优惠政策,用于强化农业品牌建设。可以说,作为一国之根本,农业实施品牌战略有对于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既关系到人民整体利益,又关系到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一)提高农业品牌意识,积极促进多方协作

经过长时间的市场竞争,人们逐渐发现这样一条客观规律,即当市场竞争到达某种程度时,那些性价比高的品牌产品往往能够占据更多市场份额,而基于市场份额而产生的高额利润反过来有助于企业提升产品品质。通常情况下,与短期利润相比,品牌对于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更大一些。归根结底,产品竞争往往体现在品牌上的竞争,同样,对于农产品来说亦是如此。然而实践中,农产品品牌往往是以品种或产地命名的,这从客观上导致影响力难以提升。毋庸置疑,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并非只是商标注册,更多的是要求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借助于科学营销手段,在全社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建设农产品品牌过程中,需要农户、企业、政府等多方主体共同协作。为此,各级政府应当提高品牌意识,积极倡导并大力扶持农业品牌建设,农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之间要强化沟通作用,寻求合作机会,在树立品牌观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进而促进农产品品牌建设。实际上,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既要求多方共同努力,同时也能够受其收益。站在农民角度出发,能够在获得技术指导的同时,有效缓解农产品销售难困境;企业通过品牌建设能够在保障原料供应的同时,还可以实现产品的质量提升;政府则可以有效增加财政收入。

(二)重视品牌基础建设,提升品牌竞争力

要强化品牌基础建设,建议着重从水利、物流、信息等方面入手:第一,加强以水利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政府、金融机构等其他相关部门可以借助于财政补贴、信用贷款等方式,加大水利投资资金投入,在治理好中小河流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做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大中型渠系配套等农田水利建设工作。第二,加强以物流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要确保大量农产品得以顺畅流通,必须重视交通建设,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好全面统筹规划工作,尤其是重视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除此之外,还应当合理规划仓储设施,如冷藏库等,适时增加各种存储设备,并积极发展以批发市场、大型超市为主的农业物流基地。第三,加强以信息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实施建设,缩小城乡信息“鸿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结合点。电子商务的优势显著,将电子商务应用到农业信息领域已经成为必要趋势,借助于电子商务,能够有效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效率,能够拓展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各级政府要积极借助于现代通讯方式如电话、网络、通信等,投入足额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建立符合农业信息需求的网络系统,使其尽可能覆盖到各个郊区县、乡镇以及行政村等,当然,在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尤其重视人的作用,积极打造一批专业性强、素质高的信息服务队伍,从而为农业信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三)培育并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属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导者,对外能够积极开拓农业市场并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对内能够带动农民致富并为其农业生产提供有益帮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龙头企业是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力量。基于此,各级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培育并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强各个农产品生产企业之间的协作,特别是要在价值增值环节重视企业的密切交流,形成农业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农业企业规模集聚效应,从而为农业品牌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通常情况下,初级农产品往往会遇到储存难、销售难、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企业通过对初级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够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为确保加工品的高品质,需要针对特定的品质进行规模化加工,同时所使用的原料基地也应当突出专业化特征。各级政府可以将建设生产基地作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创新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基础上,在企业与农户之间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龙头企业妥善做好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流沟通工作,并促使农户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最终发展成为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营模式,并在农户与企业之间形成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利益共同体。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制定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并帮助其健全配套设施,不断改善生产基地的条件,并强化基地监管。

(四)加强技术创新与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农业技术创新能够帮助农民熟练掌握致富手段,能够提升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并为其提供智力支持。通过不断强化农业“造血”功能,来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要重点培育优良品种,调整品种结构,重视农产品的种植管理技术,尤其是突出播种、施肥、灌溉等环节的技术创新,重视畜禽水产等饲料技术以及其他配套技术创新,不断推出品质优良的农产品;另外,还应当加强产后技术研发,如农产品的采收、包装、储藏、保鲜、运输、深加工等多种技术,以此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

在进行技术创新与推广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农业科技人才的作用。可以说,农民整体素质的大幅度提升,从客观上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并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而强化教育与培训则是提升农民文化水平和综合技能的最有效途径。事实证明,教育培训对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的积极作用是不容置疑的,现如今,教育不单单是独立的事业,而是关乎到农村社会的持续发展,能够为农业生产供应更多有文化、有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必须分层次做好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开展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推广和对接活动,形成以市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来源:农业经济年05期

赞赏

长按







































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疗效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qj/113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