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大学驻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工作队入户纪实
新疆农业大学驻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工作队认真落实自治区“访惠聚”工作精神,按照“小村每月走访一遍,中村两月走访一遍,大村每季度走访一遍”的要求,自驻村以来,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反复入户走访,在入户中积极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政策,收集村情社情民意,回应群众热点期盼,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努力当好摸排调查的研究员、凝聚人心的宣传员、群众工作的联络员、为民办事的服务员,努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深受广大村民的拥戴和支持。
沉下去摸情况、化民忧
工作队在上一批工作队入户掌握的数据基础上,开展深入访、重点访,广泛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春季入户中,很多村民反映饮水困难和道路出行不便的问题,工作队高度重视,主动作为,与镇水管、阿瓦提县水利局、县改水办共同协商解决,在资金紧张的前提下,由县改水办出资解决自来水管道和相关的辅助材料累计5万余元,村民出劳动力的方式解决了95户村民自来水入户问题;同时工作组积极争取自治区连通工程项目,将2小队0.8公里,3小队1.7公里,4小队3.2公里泥泞不堪、尘土飞扬的土路建成了柏油马路,并于5月底全部通车。
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今年“访惠聚”工作要求,工作队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实地了解每户的具体情况,对其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统计和评价,最终确定上报了11户贫困户家庭,并制定一家一户的脱贫方案,切实落实到村干部和工作队成员的身上,确保有限的资源优先满足贫困户的需求,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村集体和工作组的温暖。村委会和工作队全力帮助贫困户发展庭院养殖、种植,联系外出务工,截至目前,成功帮助8户贫困家庭脱贫摘帽。
倾全力想对策、解民难
工作队在走访入户过程中发现,全村人均土地不足3.5亩,土地有限且种植水平不高,难以在增产增收上让村民脱贫致富。工作队还发现,村民的院落都很大,但因缺乏科学规划,大多未得到合理利用。工作队认为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的好处,是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好路子。于是工作队积极争取自治区农业厅庭院经济项目,指导农户对庭院进行科学规划,实行“三区”分离,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取得良好效果。
入户中,不少村民表示,很想学习了解脱先进乡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知识经验。工作队积极争取到国家农业部、自治区农业厅农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分两批次共送出19位村民分别参加了国家农业部在尉犁县和温宿县培训基地举办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与此同时,工作队还邀请学校专家讲授各类种植、养殖课程。
树典型激活力、促发展
工作队入户走访伊玛目艾则孜·铁木尔家时了解到,去年他家的6亩红枣地总收入只有元,他对种植的红枣十分灰心无奈。工作队实地查看他家的红枣地并经过详细了解后认为问题主要出在管理上,于是安排林果博士艾力江·麦麦提帮助指导其进行枣树科学种植和田间管理。由于枣树有了科学的管理,今年艾则孜·铁木尔家的红枣总产达到了4.3吨,直接增收2万余元。他的增产增收事例,再次验证了科技种植的力量。于是工作队趁热打铁于年10月23日,在艾则孜·铁木尔的红枣地里召开了“用事实说话,推广科学栽培技术”主题现场观摩会,让艾则孜·铁木尔用事实说话,用数据验证,用铁的事实再次鼓励村民们相信科学,利用科技掌握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让科学技术为农业种植和增产增收服务。
顺民意重感情、得民心
在古尔邦节、中秋节“双节”来临之际,一大早,工作队宿舍的门就被一群乡亲敲开,3小组和4小组的17位村民代表牵着头戴红花的活羊特意前来慰问工作队,3小组村民亚森·艾麦尔说,我作为村民代表给工作队送来节日的祝福,自从你们今年2月底来到我们村以后,村子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也逐渐在转变,村里的变化也是到处都有,你们修建小学防渗渠护栏确保了小学生的安全;开设食堂让我们的孩子中午在学校吃上了热饭;送种子、化肥、鸡苗等等帮助我们脱贫致富;安装自来水、修建柏油路,扩建村委会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争取项目鼓励我们发展庭院经济;举办种植、养殖、厨艺、果品等系列评比大赛,提高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品味;定期入户走访送慰问、送温暖,关心村民的生产、生活,有你们这样好的干部,我们全村老百姓倍感幸福。你们是我们全村的领路人,你们就是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今天我们向工作队表达谢意,希望大家都过上幸福祥和的节日.2小组村民阿布都热依木·麦迪热木十分喜欢养殖业,但苦于缺少资金和养殖技术,始终不见好的效益。于是工作队帮助他修建暖圈,发待产母羊。现在他家的羊只和家禽住进了温暖的圈舍,通过技术指导和科学防病,加之粗细饲料科学搭配,现在羊只体型肥硕,各类家禽成群,待到明年春天,将会给他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创收。得益于工作队的帮助,成了发展庭院养殖的典范,为此他送来锦旗以表达对工作队的感激、感谢之情。
“涉浅滩者见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新疆农业大学第三批驻托万克库木艾日克村工作队正是以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真心实意和群众交朋友,耐心听取群众心声的态度,用爱心温暖群众,用诚心感动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尊重和爱戴,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 一公里。(图文/夏新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