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机装备制造业现状及高端化智能化趋势
中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界定
农机机械装备:当前我国提出“现代农业”与之配套的为现代农业服务的机械装备,即现代农机装备。
传统农机装备范围较小,有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加工机械等等。
除了传统农业机械装备外,现代农业提出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等理念后,与之配套的喷滴灌设施、钢架大棚、温室、保鲜冷库,还有目前未规模化使用的智能农业机械都属于“现代农机装备”,为现代农业服务的机械装备,即现代农机装备。
农机机械装备包括:
(1)农、林、牧、副、渔等部门生产作业机械,如农作物耕种、排灌、植保、收获,渔业放养、打捞等机械设备;
(2)产品运输和加工机械设备;
(3)农业基本建设施工机械设备。
农业机械装备作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单位面积产量。
我国既是一个粮食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对于粮食我国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农业机械装备发展拥有十分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特别是当前,在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国农村青年劳动力正在不断流失和减少,农业机械在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的机械产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地区分布
中国农业机械装备不断发展,年有望逆势转机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农机技术不断与世界先进技术接轨,不断汲取世界先进技术,中国农机装备得到快速发展。近几年农机装备械行业持续处于低位,年中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2亿元,较年同比下降39.38%;年为.67亿元,同比下降5.25%。
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巨大冲击,但得益于国家及时出台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年农业生产发展项目等一系列惠农政策和措施,年上半年农机行业快速恢复,收入为.80亿元,同比年基本持平,但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5.3%。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植下,农机行业表现出逆势增长趋势,预计全年农机运行形势优于年,增速超过前两年。
年大型拖拉机为台,同比增长-1.12%;中型拖拉机台,同比增长11.13%;小型拖拉机台,同比增长3.13%;自走式轮式谷物收获机台,同比增长19.71%;玉米联合收获机台,同比下降4.62%;履带式水稻收获机台,同比下降19.15%;半喂入水稻收获机台,同比增长63.23%。
年中型拖拉机、小型拖拉机产量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收获机械产量受市场需求带动增长幅度较大,产业结构优化,其中自走式轮式谷物收获机台,同比增长19.71%;半喂入水稻收获机台,同比增长63.23%。
在疫情之下,年1季度农机行业整体出现较大下滑,进入4月以来,营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虽然同比仍然下降,但降幅明显收窄,利润总额开始实现正增长。7月,大中拖、小麦收获机、水稻收获机、玉米收获机、插秧机和打捆机等产品产量都实现不同程度增长,产业结构优化。
年行业发展呈现主要产品产量逆势增长超预期、抗击疫情表现不俗、触底上扬大幅增长、进出口趋于稳定、领军企业表现优异、减亏增效、购机补贴给力、结构调整提升竞争力等特点,农机装备工业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企业下半年更需努力。
年农业机械装备逆势增长原因分析
年上半年农机装备行业触底反弹,业绩不错主要原因包括:进出口趋于稳定、领军企业表现优异、减亏增效、购机补贴给力、结构调整提升竞争力等原因。
中国农机设备呈现智能化趋势发展
我国高端农机装备较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农业市场中的大部分份额被欧美日韩占据。目前约有20家国外农机企业进入中国,共投资建立23家制造基地。亚洲、欧洲、美洲地区农业机器人发展较早。
中国制造规划中将农机装备产业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在年起草的《农业机械高端装备创新工程实施方案》中,未来十年高端农机装备市场规模要突破5千亿,农机服务市场规模亿元。未来高端农机装备的市场向智能化、信息化、集成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近几年,华为等企业已经纷纷进入智慧农业领域,保守预测智慧农业潜在的市场规模由年的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以上。
二、山东农机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高于全国近年来,山东省农机装备及先关产业利好政策频出
年9月山东出台首个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年)》拓宽农业创新和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提供借鉴。《规划》立足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推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实现山东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年3月山东农村厅印发《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年全省农机化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推进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固提升种植业机械化,深化拓展林牧渔加业机械化,加速铸就农机化高质量发展山东高地。
年3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山东省-年农机购置补贴机具补贴额一览表》,对补贴机具范围、补贴限额等提出具体规定。
年9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开展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主旨为加快形成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四级联创、梯次推进”格局,年山东省继续开展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
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生产+加工+科技+品牌营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形成明确地理界限和一定区域范围、建设水平领先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载体和平台。年遴选推荐市级产业园,重点支持创建优质粮油、生态畜禽、健康水产、高效林果、现代种业、道地中药材等产业园。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扶贫工作重点县、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申请创建。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探索打造“产业+配套、平台+生态、技术+赋能”的数字农业产业园。
年5月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关于开展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创建行动的通知》,年山东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个,到年,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强镇个。围绕粮食、果蔬、畜禽、水产、中药材、茶叶等区域特色种养业、特色加工业、特色文旅业。
年5月山东省发布《关于做好年田园综合体建设工作的通知》,拉开田园综合体建设序幕,公布年山东省级田园综合体创建资格项目名单(29个)。
新官疫情后,山东发展智能制造业核心:需要加快应用场景培育,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应用场景建设,率先在农业、制造业、能源等领域试点推出一批应用场景工程,深化相关技术在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和重点行业的示范应用,激发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诞生,推动产业数字化、集群化、国际化,培育新消费增长点,促进形成强大区域聚集市场。
山东农机装备制造业产业环境趋好
山东省农机装备制造产业营商环境良好。
山东省“十二五”以来,大力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园区),已建成8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26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形成了一定的区域特色。
潍坊的农机和动力装备等已形成集群化趋势,整体产业营商环境良好。
山东省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顶层设计,强化制度设计、完善推进机制、坚持以评促改、强化考核督导,转变观念,创新制度,积极搭建优化营商环境的“四梁八柱”,取得明显成效,利于高端农机装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业健康发展。
山东省农机装备制造产业环境良好。
山东省制造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占全国13.6%,位居第二位,产业基础雄厚。山东有40.6%的工业企业具备实施智能制造的条件。
近年来,山东省深入推动两化融合,推进“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启动“个十百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家企业入选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试点、6个项目入选国家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数量均居全国前列。同时,山东省加快推进智能制造,聚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启动智能制造“1+N”带动提升行动,培育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34个,居全国首位。
山东省登顶农机制造大省,潍坊、青岛、临沂、日照、泰安、聊城等聚集农机超级企业。未来20年,是山东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黄金时期,山东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也迎来行业发展黄金期。
山东省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格局与增长影响因素
山东农机装备制造业水平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以中大马力拖拉机为例,年全国市场销量约26万多台,其中山东生产的拖拉机销量超过全国一半以上,占全国的约52%。全国拖拉机产量前5省份为: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安徽,共生产了约24.6万台,约占全国的约94.5%。八大生产基地(地级市):山东潍坊、河南洛阳、江苏常州、浙江宁波、山东泰安、山东聊城、山东济宁、江苏镇江,共生产了约22.3万台,占全国的约85.6%。
年山东销量前十拖拉机企业为: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泰安泰山国泰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潍坊华夏拖拉机制造有限公司、山东潍坊鲁中拖拉机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潍坊百利拖拉机有限公司、山东山拖凯泰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潍坊泰鸿拖拉机有限公司、道依茨法尔机械有限公司、山拖农机装备有限公司。
山东十大拖拉机企业销量约占全国的32%,销量约为8.4万台,其中属于山东潍坊的企业有5家,销量约占全国的21%,销量约为5.5万台,山东潍坊生产的拖拉机销量超过全国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约35.2%,潍坊,被称为“中国拖拉机之都”是实至名归。
三、山东现代农业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机装备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山东农业大省优势地位确定
山东现代高效农业稳步推进,疫情干扰农业效益仍稳步提高
山东现代高效农业——休闲农业建设稳步推进
年乡村振兴有序展开,年以来至今,山东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农业“新六产”培育壮大。山东休闲农业、设施农业持续升温,认定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11个、示范点28个,山东最美休闲乡村37个,齐鲁最美田园35个,省级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庄)32个。新增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总数为44处,占全国的40%。新增省级海洋牧场示范创建项目22个。99%的村通达客车,行政村实现光纤全覆盖。潍坊设立国家首个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
山东现代高效农业——高效农业设施建设持续增加
山东现代农业建设加强。年除险加固大中型病险水库18座、小型病险水库座、大中型病险水闸61座,防洪治理受灾重要河道9条。完成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43处,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健康养殖示范面积11万公顷,新增国家级、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分别为34处和37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7%,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87%。
年数字农业山东领先全国
山东省政府年底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的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中,加强农村电商合作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在这一战略方向的指引下,山东农村电商迅速崛起,实现弯道超车。
年山东省数字农业建设喜获丰收:农产品电商销售50强山东占了10席,全国第一;全省淘宝村个,占全国11%,比去年猛增33%;年在阿里巴巴平台销售农产品全国第四。借助数字乡村新基建,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本名头越来越响。鲁西南成为淘宝村集聚区。菏泽市曹县以个淘宝村、17个淘宝镇的密度占据全国百强第二位。
疫情检验山东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成果
年下半年,疫情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效。年初疫情对山东经济冲击较大,全省一季度GDP增速下探到-5.8%。从二季度开始,山东产业体系完备、动能转换底板加厚、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全省经济全面恢复。进入三季度,积极因素加速集聚,经济整固走稳势头更加明显。
从年起,山东开启前所未有的动能转换之旅,年是“三年初见成效”之年。这三年里,山东以牺牲发展速度,以期获得新旧动能转换思路的成效。同样面对疫情的冲击,山东经济发展好于基本面,上半年山东农业保持平稳说明山东发展思路正确。
山东积极开展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与农业设施建设
年以来至今,中央政府与山东政府各级部门积极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其中,年山东省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主体29个。
未来山东推进实施工程12大工程迈向现代高效农业
山东出台现代高效农业专项规划,提出要重点实施十二大工程,用工程推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
未来山东推进实施工程12大工程迈向现代高效农业
未来山东现代高效农业建设为农机装备需求提供增长动力
随着山东现代高效农业不断发展,从农业种植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农产品物流和供应,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信息化建设等不断发展,三产融合推进,农机应用范围、种类数量、高端和智能农业装备等都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极大的提高山东农机装备市场需求空间。
近年来,山东乃至全国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并且随着农机应用于农业生产范围的扩大,农机装备正在向大型,高效和高科技的方向发展。农业机器人、动力机械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智能化、虚拟仿真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四方面成为山东省农机装备主要需求与发展领域。
四、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机装备市场需求前景广阔年农业机械工作特征及未来智能化方向
应对年疫情防控形势,农业农村部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农机在农业生产当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强化组织调度、增加装备供给、协调保障农机转运等举措,努力做到防疫情不误春耕。相比往年,年春季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有4个方面的显著特点。
智慧农业包括传感器、处理器、图像识别、定位、大数据、机械手等,涉及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三个层面。在我国,以卫星、无人机和地面监测为手段的农业多尺度数据获取体系已逐步建立。数据挖掘、智能飞行等技术不断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更新迭代。随着智慧农业的推广,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发展,越来越多智能化的无人驾驶农机在田间大显身手。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全面向农业渗透,高强度的人类劳动将被智能化的农业设备取代。
我国在农业机械智能化上花功夫,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农机北斗自动导航系统、智能温度计、智能喷灌机等都降低大量成本,但我国政府对于民间企业发展农业机械智能化的专项补贴尚还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地区尚还未开始接触智能化农业机械,如若国家主导,大力扶持智能化农业机械,势必会逐步改变这一被动局面。
推动土地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农业机械智能化、自动化是高质量推动规模化经营的有力保障。在我国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进程中,为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空间。
中国农机装备市场需求空间庞大
近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保持持续快速提高发展态势。年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69%,机耕率、机播率、机收率84%、56%和61%。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95%、81%、88%。农业生产已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转向主要依靠机械动力,进入了机械化为主导的新阶段。近几年每年都有一个百分点到两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年也是这样一个状况。
如果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质量要达到欧洲或者美国的水准,如果按照美元/kW的投入水平,按10年更新周期计算,每年更新动力约为1.1亿kW,而这1.1亿kW就是亿美元的空间,约合人民币亿元。
除去机具和农用水泵等动力后,拖拉机动力依然超过50%的动力总量占比,配套的机具空间,按拖拉机动力价值1:1的配置,机具市场空间可达亿元,加上动力总量的亿元,总规模超过1.1万亿元。这只是一种理论计算,实际可能会有不少偏差,但未来中国庞大的农业市场支撑农机装备万亿以上市场规模。
中国农机产业总体规模约为亿元人民币,其中中低端农机大概占亿元左右,高端农机大概占亿元左右。目前中国农机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仅覆盖中小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低端的传统农业机械,且产能严重过剩。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山东省企业家网络学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