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互联网+农业,估计大多数人想到的是隔壁的小萝莉昨天又在网上团购了一袋水果,而事实上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已与互联网发生深度关系。今天只讲干货,农业产业链可以分为生产、流通、消费三个阶段。
一、生产生产是收获果实的过程,又可分为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1产前农业生产的产前环节主要包括土地的准备以及良种、化肥、农药、饲料等农用物资的采购。
2产中农业生产的产中管理主要包括植保、生产管理与金融。
3产后农业生产在产后主要需要仓储、加工、销售、物流等方面的服务。
二、流通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此处的流通不同于前文的物流,其聚焦于农产品从田头市场到产地批发市场再到销地批发市场的过程,主要是以农产品B2B电子商务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融合。
三、消费消费是农产品最终到达消费者餐桌的过程,从互联网+农业的角度看,主要涉及两类模式,一类是B2C生鲜电商,通过快递方式让农产品直接到达消费者手中;另一类是B2B生鲜电商,通过物流方式将生鲜农产品送往城市各个餐馆商家手中。两种模式当前都处于投入和探索的阶段中,尚未有任何一家企业一统江湖。
1B2C生鲜电商目前在中国B2C生鲜电商市场上,已形成三大阵营竞相追逐的局面。第一类阵营是以天猫、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商平台生鲜频道,第二类阵营是以本来生活网、沱沱工社、易果网、美味七七、我买网、天天果园等为代表的垂直生鲜电商平台,第三类是O2O生鲜电商,如许鲜网、爱鲜蜂、多点Dmall、京东到家等。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年全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达到亿,相较于的亿整整增长%。年全国总共有多家生鲜电商,其中盈利的只占到1%,其余的99%中大部分亏损,小部分勉强盈亏平衡。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张晓强副主任就《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答记者问时指出,我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5%、15%、23%,冷藏运输率分别达到15%、30%、40%。
长期以来,我国农产品产后损失严重,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0亿元以上。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肉禽冷链流通率已经达到%,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我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
我国冷链运输能力的不足以及高成本,已经成为生鲜电商发展中最大的障碍,生鲜电商发展的瓶颈还是要跳出电商来解决啊。
2B2B生鲜电商B2B生鲜电商聚焦于全国数千万餐饮酒店的日常生鲜采购需求,以移动互联网的方式汇聚商家需求,以大规模采购提高市场效率,目前这个领域创业者众多,美菜网、小龙女、大厨网、送菜哥、有菜等各显神通,而北上广深是其必争之地。
有心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貌似B2C生鲜电商主要都是卖水果的,而B2B生鲜电商大多是卖菜的,这主要是由于水果单价高、蔬菜单价低,高单价的水果能够勉强支撑电商物流成本的支出,而蔬菜单价过低,中国居民的食材采购习惯不同于欧美(一次采购一周的量),是每天采购量小价低,因而只有餐饮企业高频、大量的需求能够满足电商运营的要求,故而形成B2B卖菜、B2C卖水果的市场格局。
互联网+农业,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
白癜风怎么预防北京如何安全治疗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