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决定》中,就“三农”问题明确要求“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涉及到了农业生产、农村土地流转、城镇化、户籍改革等一系列“三农”发展问题。 在农业发展方面,《决定》提出:“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明确要求推动农业发展向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 所以,中央对于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规模化、产业化和现代化,通过各种形式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和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提升农产品增加值,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近期中央各部委就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密集调研。就在11月4日,习近平赴湘西调研农村扶贫攻坚,重点考察了生态水果产业基地。11月26日,习近平赴菏泽市参观考察尧舜牡丹产业园,走进展厅、车间了解牡丹开发情况,为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寻找思路。11月28日,习近平在山东考察时,着重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这一系列的举动已经透露出中央对农业发展的主要思路。 在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农业发展问题,会议提出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农田水利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整体来说,作为政策的延续和递进,农业发展依然会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内容,而农业产业化可能是目前最可能实现突破的领域。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年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加工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年底,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30.87万个,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6.88万亿元、净利润.8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9.93%、14.11%。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明显增加,经营效益稳步提升。 但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包括: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此外,根据中国各地情况不同,产业化必然会出现发展水平、组织形式、产业种类多样化的特点,所以,农业产业化需要从宏观上进一步把控和引导,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必不可少。
羊肚菌栽培菌在线订购
白癜风研究院北京治疗白癜风术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