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 “毕业时,有人开出百万年薪的价格让我留下来。”张雯雯说,经过再三思量,她还是放弃了高薪的职位,选择回国,并投身父亲创立的蔬菜专业合作社。
张雯雯的父亲也面临来自周围亲朋好友的压力。“我还记得那天我回国,父亲来接机,车停在加油站时,父亲突然停下车来问我,‘爸爸的公司不是什么科技企业,你真的不后悔吗?’”张雯雯说,当时自己也不能打包票,但是奔着国内农业发展的可观前景,她觉得依靠自己的努力,同样也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她,穿高跟鞋行走田间“务农”
三水区大塘镇北,经过中心小学沿着江边下路一直往前走两公里左右,就是张雯雯的农业园区所在地。在上千亩辽阔的田野上,不同作物种植区整齐有序地分布着,香芋、冬瓜、葡萄、火龙果等品种已经渐渐进入丰收的季节。农场里,工人们在菜架下来回穿梭,给作物浇水、施肥。不远处,过人高的河堤绿草如茵,静静的西江顺流而来,远处青山如黛。
张雯雯踩着5厘米的高跟鞋,稳当利落地行走在园区田坎上。见到她来,工人一边摘下斗笠一边热情地跟她打招呼。张雯雯也停下来询问下一轮作物的种植情况。很难想象,眼下这个面容白皙、衣着靓丽的90后,竟是这家合作社的负责人之一。
数年前,为了试验自主研发的有机肥,张雯雯的父亲在附近包下一片农地,开始有机蔬菜的种植。经过几年的发展,张雯雯的父亲张向东一手创办的舜兆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已经上千亩。“自己平时办公地点不在农业园内。”张雯雯笑着说,每次见到淳朴的乡亲,很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她,创立体验式生态农业O2O模式
回国后,张雯雯以每月元的薪水出任合作社商务总监。而这一薪水,甚至低于园区种菜的工人。张雯雯说,在园区,请一个懂技术的种菜农民,月薪都要元。“我相信,首先你要在岗位上创造出价值,把盘子做大,才能再言回报。”张雯雯说。“虽然父亲经营合作社,但是我对农业种植技术一无所知,我的优势在于财务和商务拓展。”张雯雯在合作社参与负责的包括战略、经营、业务发展计划等方面。
受国外绿色、无污染的社区生鲜超市的启发,张雯雯希望在合作社原有的生产、物流、销售体系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条,探索立足社区的体验式生态农业O2O模式。
回到佛山后的张雯雯,着手筹建了“鲜维珍”社区生鲜连锁店,出售自己蔬菜园的农产品。短短两年内,合作社在佛山开设了5家连锁店,并组建了自己的配送团队,对接客户,节约成本。
张雯雯说:“由于人工成本过高,目前的几家门店收支只能维持平衡,但我认为这是一个树立自身品牌、可复制化的模式,父亲也比较认可,所以一直都在坚持。”
她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生意经”?
她的想法:做一款时尚的辣椒酱
张雯雯说,与其他90后一样,她想通过不断试水打造一些终端产品,让农业变得“好玩”、“潮流”起来。“比如最近,我在朋友的店里吃到一款自制的辣椒酱,味道极好,我就想我的园区也种植辣椒,能不能也做一款时尚的辣椒酱出来。”她说。
“这不是打趣。光靠种地是不够养活合作社的。”打理合作社4年的张雯雯认真地说,场地租金和人工成本高昂,工人一刀割下去就是三毛钱,蔬菜批发价在1.5元以下都不够收回成本。
“蔬菜的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也大,因此需要找‘活水’,通过多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张雯雯说,合作社兆还计划在园区内深加工一些蔬菜,比如冬瓜片、脱水有机蔬菜等。她说“小账怕常算”,她接手父亲的合作社后,更多的是感慨父亲的不易,并学会更加“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在多元化方面,看好休闲观光农业前景的张雯雯,还谋划将园区打造成颇具田园浪漫气息的农业公园。“今后在北江边,种一片油菜花田,还要建起一个游泳池。”在张雯雯描绘的蓝图中,农业合作社基地不应该只是一个生产基地,还可以是一个亲身下田种菜,体验农耕乐趣之地。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现在农业科技发展前景确实不错,很多人都开始往农业方向发展,什么家庭农场,什么一米菜园等等,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健康农业,势必会成为未来最大的发展趋势,你,看好了吗?
声明: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告知,谢谢!
精彩推荐:
中国最具商业价值90后美女,靠她的宝苞农场让自己身价近十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