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有效偏方 http://m.39.net/pf/a_4699279.html
9月12日至14日,中国设施农业产业大会在河南郑州举办,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会围绕设施农业产业融合、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设施节能与绿色能源利用、工厂化温室运营盈利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花卉报》记者综合会上专家及学者观点总结出:对我国设施农业来说,提高机械化水平、多边融合、工厂化运营是产业亟待突破的方向。
机械化水平有待提高
从设施农业的规模上看,虽然连栋温室、日光温室、简易拱棚在国内已成普及之势,但总体仍是粗放型增长,机械化水平较低。
农业部农机化司科教处处长刘云泽指出,年我国各类温室设施面积(不含中小拱棚)已突破万公顷,连栋温室面积达到5.18万公顷,比年增加9.2%;但是,年全国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仅为31.49%,比主要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的65%低30多个百分点,还处在机械化初级阶段。
与综合机械化水平偏低并存的是,设施农业还存在各作业环节不均衡、劳动效率不高、生产用工成本高、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据会上专家向《中国花卉报》记者介绍,我国设施农业机播率只有15.15%,机收率仅有7.74%;人均温室管理面积仅为至平方米(荷兰人均达平方米)。
在生产用工成本上,我国企业化生产模式的劳动用工成本还在总成本的60%左右。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副所长丁小明给《中国花卉报》记者分析,除了设施类型多样、作物多样、作业条件差以及从业者支付能力差、购机意愿不足等客观原因导致目前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偏低外,相关企业研发能力弱,适用机具少、可靠性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刘云泽指出,“十三五”规划纲要、每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有明确部署,今年尤其明显,如科技部主管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农机专项”启动实施了“温室智能化精细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有望在温室智能化、精细化、标准化生产作业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工信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定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年)》;
农业部在去年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扩大了补贴试点范围,试点省达到10个;
设施农业纳入了农业部数字农业建设试点项目等。
产业发展需多边融合
对于设施农业的发展,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农业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设施农业分会主任委员张跃峰指出,设施农业具有跨界复杂性,产业发展路径依次为“渗透1.0-交叉2.0-重组3.0-多边蜂巢体4.0”。
随着进入“互联网+”时代,设施农业发展已进入多边蜂巢体4.0时代。
“企业在供给端、需求端、科技侧、政策面、元素圈、管理层等方面,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边界破除掉。”张跃峰向《中国花卉报》记者介绍说。如何做到产业融合?
他指出,在温室相关上,有以温室生产工艺环节为目标的扩展式融合、以温室生产品类专业化服务为目标的延伸式融合、以技术和市场为主线的跨界式融合;
在种植相关上,有以同层级、消费群体基本一致的扩展式融合、以品类专业化为目标的延伸式融合、依托生产基地的跨界融合;
在服务相关上,有以技术为主线的扩展式融合、以对象专一化为目标的延伸式融合、依托技术和资本的跨界式融合等。
除产业融合外,温室节能和高效运营,无论是对设施设备的供应商还是使用者,一直是个持之以恒的热门话题。
北京普瑞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兰分享了欧洲的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她指出,荷兰在地下含水层储能、地热能、压缩空气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探寻出多种本地化能源解决方案,如荷兰圩田、海洋热能的应用、ATES系统的发展、荷兰伊甸园项目等。
上海芯智侬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首峰介绍了现代化温室综合能源解决方案“全能源系统”。
温室大棚太阳能热泵供暖技术、光伏温室的发展趋势也是大会的重点分享内容。
工厂化运营是大势所趋
会上,多名花卉领域的专家介绍了近两年花卉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对市场数据的分析,把脉产业走势,以便设施设备从业者更好地开发对路适销的产品和技术。
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堂仁表示,我国花卉生产规模扩大、创新能力提升、设施花卉产品品质提升、花卉衍生品发展势头旺盛、新的销售经营模式正在兴起。
但他同时表示,花卉产业依旧问题很多,如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技术上对产业支撑力度不足,精准调控生产等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生产单位产值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年花卉保护地栽培(温室、大中小棚、遮阴棚)面积仅占种植面积的1/5,多年维持在1/5至1/4的水平,其中现代温室在保护地中占比多年维持在10%以下,难以满足花卉周年化、智能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要求。
广州花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虬对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公布的数据分析指出,如今花卉行业集中度在增加,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促进了效率提升,花卉行业在走向工厂化运营。
云南爱必达园艺科技有限公司CEO李钦同样提出花卉行业工厂化运营是大势所趋,他结合实践在会上分享了自己对花卉生产温室运营模式的认知。由于环境因素的多维联动,设施园艺是一个脆弱的平衡系统,除了脆弱的温室内环境控制平衡,花卉温室生产还有劳动力和机械化的脆弱平衡,肥料、基质、灌溉、湿度相互之间的脆弱平衡,生产和销售的平衡,投资和折旧的平衡等。
李钦同时提出建议,设施建设应把基础工作做好,而非过度设计;
其次设施建设应有技术监理,要做到好而合理;
再次未来花卉行业将高度集中。
越来越多专业用户将有不同的系统解决需求,这需要设施农业从业者把心态调整好,把简单事情做好,理解种植者的需求。
“请把你的灵魂放在温室里,大家一起来解决设施生产中各种细小的问题。”李钦最后总结说到。
本文版权属《中国花卉报》社,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许可、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更多资讯请订阅《中国花卉报》《中国花卉报》全国各地邮局(所)均可预订
订阅代号:1-98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