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深入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各类服务组织蓬勃兴起,数量超过万,服务领域涵盖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各个产业,涌现出全程托管、代耕代种、联耕联种等多种服务方式。
“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
张红宇说,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于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深度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年农民工总量已经达到2.81亿人,“谁来种地”“怎么种好地”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 在这个背景之下,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为此,年中央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年出台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今年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经营制度改革入手,一方面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土地集中型规模经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另一方面,着眼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培育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实现服务集中型规模经营,来解决“怎么种好地”的问题。
近年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对于更好地将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发展初期,服务组织规模小实力弱、对普通农户带动力不强等问题仍很突出,特别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减少、老龄化现象日益凸显,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合算的事情越来越多,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各类服务组织,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农户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谁服务”“怎么服务好”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张红宇表示,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都有对农民提供服务、为自身提供服务的功能,但他们的定位有所区别。
农业的新型经营主体是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总体上看大约有四大类:第一类,家庭农场87.7万家。第二类,农民合作社现在有万家,既有生产型合作社,也有服务型合作社。第三类,产业化经营组织41.7万家,其中龙头企业13万家。第四类,社会化服务组织万家。这四大类主体在实践中,一方面自己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为他人提供相关的服务。不同主体在现代农业中有不同的分工和定位,家庭农场产权关系清楚、边界清晰、交易成本很低,最适合直接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但是要帮助农民,特别是帮助弱势农民,合作社是个很好的组织形式,大家在这里面得到共赢、得到共同发展。要推动农业结构性调整,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提供更多满足城乡居民消费所需的高端农产品、差异化农产品、品牌化农产品,就需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它的定位就是提供各种生产性服务,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要立足不同主体的功能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各主体多元互动、功能互补、融合发展,为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夯实组织基础。
关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领域,张红宇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个崭新的概念,《意见》聚焦了从田间到餐桌整个农业产业链条,涵盖了全部生产环节的相关服务内容,应当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
其一,农业市场信息服务。包括产业发展大的走势、价格走势、结构调整等,普通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更 要让普通农户有获得感
在回答记者有关发改委有哪些具体的措施来支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问题时,许正斌表示,国家发改委积极配合农业部,结合自身职能,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在政策层面加强扶持和引导。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了《关于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服务业创新发展大纲(-年)》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撑引领能力。二是在资金层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建设,主要是支持各地乡镇,包括区域性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对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支持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开展病死畜禽、残膜、粪污,包括农林“三剩物”的综合利用。下一步,发改委将结合职能,积极结合三农领域相关项目的建设,包括相关政策的制定,配合农业部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在回答记者有关如何回应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广大农户对农业生产性服务的需求问题时,张红宇强调,《意见》出台目的就是为了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是为普通农户服务的,在政策落实过程中要坚持服务农业农民,要让农民得到实惠。
今年5月,中央《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相关的政策既要着眼于新型经营主体,更要着眼于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普通农户,要帮助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中国2.6亿农户是我们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了这个群体。因此,在《意见》制发过程中,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相关内容、工作要求都聚焦服务普通农户。在指导思想上就明确讲到,要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把普通农户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在四条原则里专门有一条叫服务农业与农民,在七个服务领域都讲到了对普通农民应该有些什么样的支持。总之,帮助好普通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是各项政策的出发点,也是制发这个文件的出发点。下一步,我们还要在文件的贯彻落实中特别强调对普通农户的扶持。换句话说,现代农业不能落下普通农户,要让普通农户有获得感、参与感、提升感,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