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p3uo5te.html
前言
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饲料行业呈现结构调整、企业整合的新阶段。饲料企业在未来需要应对更高的质量安全要求,行业标准、国际化进程加快及数字经济的挑战。因此,饲料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经营,提高科研研发,做好数字化转型,更好的面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挑战。目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压力不断加大,农业生产各部门面临着上下游的压力,畜牧业同样如此,已进入建设现代畜牧业的关键时期。上游饲料业要把握当前改革关键节点,积极应对以下宏观经济层面带来的影响。
一、饲料企业的发展经营现状
尽管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年中国饲料行业产值已从年的低谷中恢复过来,产值达到亿元,比年增加了亿元,同比增长19.0%。饲料行业营业收入达到亿元,比年增加了亿元,同比增长18.6%。产值和收入的超额反弹说明了国内已从年的国内非洲猪瘟和养殖行业结构调整中走出来,而且新冠疫情并没有减缓饲料行业恢复的步伐,甚至间接导致了居民对蛋白类、肉类等的消费,激发了饲料行业的产能增长。这点通过饲料产量也能看出来,年饲料总产量达到亿t,比年增长万t,同比增长了10.5%,涨幅达到近10年来的最大。
根据统计,年上半年饲料总产量已达到万t,预计全年将在年的基础上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从具体品种来看,猪饲料的产量比年也有一定程度的反弹,但没有达到年前产量巅峰期的高度,说明一方面猪肉生产下游行业还在缓慢恢复中,另一方面,居民的饮食结构经历了潜移默化的改变。
同时,肉禽饲料已是连续第二年超过猪饲料的产量总量,成为产量最大的饲料品种,占到全国饲料总产量的31%。其他饲料品种——蛋禽饲料、反刍动物饲料、水产饲料和其他饲料的生产规模与往年都没有大的差别。从年上半年趋势来看,猪肉价格的高涨带动了猪饲料的生产,上半年的生产规模已达到年的2/3,全年有望接近年的巅峰产量。而肉禽饲料的生产空间则被挤压,上半年的产量只有年的2/5。
(2)工业饲料发展进入新的整合阶段
其中浓缩饲料产量在多年持续下降后有所反弹,浓缩饲料的主要用户是规模较小的专业户和养殖场,这些用户在这些年成为结构调整的主要对象,逐渐被市场淘汰,因而,浓缩饲料产量在10内缩减一半。添加剂混合饲料业比年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同样还达不到非洲猪瘟疫情前的产量。预混饲料主要是配合饲料的半成品,配合各种饲料使用而不能直接饲喂动物。
因而预混料产业与饲料产业整体走势较为一致。以上两种饲料只占到工业饲料总量的8%,剩下的都是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的主要用户是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尤其是现在的规模化畜禽产业和水产产业。配合饲料的产量则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即使在年产量都没有下降。年配合饲料的产量达t,比上一年增长9.8%。配合饲料的高速发展也反映了我国养殖业现代化、规模化的成效,反过来使用配合饲料业可以促进饲料工业的发展,饲料行业的集约化、产业化发展都进入新的阶段。饲料行业已进入结构调整深水期,总需求将持续稳定。
十三五期间饲料行业经历了发展高速期,饲料生产规模和集中度快速提高,一批养殖企业迅速崛起。但十四五期间饲料行业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猪肉价格从年5月到年近40个月的价格上涨周期,价格在高位已维持很长时间,超过了以往价格上涨持续时间,甚至被称为“超级猪周期”。
而在年中段这个上涨周期结束,价格已开始调整,可能要迎来两年以上的价格下跌,下行周期刚刚开始,生猪产能明显过剩,反过来对猪价产生下行压力。上游饲料企业也会受到猪周期的负面影响,猪饲料的产能将会迅速缩减,而饲料生产企业也可能会因产能过剩、猪价不振而影响盈利。
二、宏观经济趋势对饲料企业经营的影响
(1)质量安全将成为企业经营考核的重要标准。在“双碳”战略和建设农业现代化战略指引下,对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绿色化、低碳化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不能从源头保证质量标准和质量安全,那么下游食品质量安全也就无从谈起。饲料质量安全关系着下游畜禽产品、奶产品、水产品等几乎涉及居民消费的绝大多数层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方面,饲料质量安全涉及的问题是不使用违禁药物、违禁添加物,保证各项卫生指标要达标。另一方面,饲料企业可能也与牧场合作,生产各种草料,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投入品的数量和质量,如化肥、农药等,最终降低投入品的投入强度,保障土地、水源安全,降低农业生产碳排放强度。
(2)在今年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实现由我国与市场共同引导的标准供给,改变目前完全由我国单一供给的局面,并且将标准化工作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将以数量规模为重转变为以质量效益为重。标准化发展纲要的制定既是表达国家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也是实现各行业产业升级,从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必经之路。但目前的形势并不乐观,饲料的国家、行业标准已实施多年,但已不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饲料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形势,导致饲料产品不规范,企业自主制定标准,市场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饲料行业的整体发展。
尤其是作为配料添加的混合型饲料添加剂,其产品标准多年没有修订,质量检测方法落后,缺失,甚至一些常见的饲料原料检测方法都找不到,据统计,饲料原材料和饲料添加剂行业标准缺口率都已达到70%。这既与饲料行业的整体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也是国家监管与市场自主力量过于不均衡的体现。这就要求我国、协会在行业标准上更严格、更标准、更广泛,改变现在标准过于疏松的情况。
目前《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已在本月发布,将会打造更满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这将为饲料行业实现新业态、新模式,填补目前标准漏洞提供重要支持。这也对饲料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行业要求,以后在质量检测和判定上需要遵守更统一的要求,从而要对现有工艺进行修订,以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另一方面,国标不能对饲料产品标准进行全面保障,所以企业的企业标准制定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和促进。
(3)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市场形势,企业的出口面临越来越高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食品行业出口可能由于质量检测超标而无法出口,因此,需要对饲料行业进行质量管控,确保行业标准向世界标准靠拢。如欧盟对进口畜牧产品、饲料产品使用的维生素也要求必须进行标识,这对饲料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产品出口要求的客户要对质量标准进行更严格管控,及时提高生产工艺。
另一方面,中国正更积极走向全球市场,也在更积极的加入各种贸易组织中,这就希望在全球市场舞台上能发出更大的声音,在行业标准制定上不再只是做发达国家的跟班,而是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4)宏观经济现在已从工业经济社会进入数字经济时代,这意味着已经进入万物互联的世界,互联网、物联网、数字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字作为一种新生的生产要素,对传统生产要素是个有效的替代和补充,并且改变了传统的经济业态,促生了很多新业态。
首先,互联网的发展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现象,饲料企业一方面可以获得更灵敏的市场信息,另一方面也要接受市场更严苛的检验,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管理,避免因自身经营不善,信息披露带来的危机。
其次,电子商务的发展,尤其结合短视频、手机直播等传播技术的成熟,帮助饲料企业迅速打开营销路径,以往最难的一环现在已通过电子商务得到极大解决,从而对行业发展产生完全颠覆。饲料企业可以通过电商精准定位自己的客户,避免之前营销上广撒网的困境。
最后,大数据、云平台的使用促使饲料企业发掘企业自身品牌价值,通过生产获得的利润空间有限,但通过品牌带来的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则要远大于产品自身价值,而大数据能帮助饲料企业提高客户黏性,打造针对小众客户的品牌效应。
结语
目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经济局面都在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同样,国内也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宏观经济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饲料企业在这样的大变局下也要沉着应对,化危为机,为企业自身更好的发展赢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