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管道ldquo火车轨道rdq

点击上方蓝字   郝长河驾着自己发明的小火车行驶在樱桃大棚内的轨道上。记者范娜摄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场霜冻灾害,牵动了全市上下的心。果农捧着掉落一地的果花唉声叹气,各部门积极行动,力争将受灾农户的损失降到最低。

  就在受灾果农、职能部门投身救灾善后工作中时,我市一些发展设施农业的温棚、大棚里却是另一番场景——果农正在迎接前来大量采摘的果商,共享丰收的喜悦。

  什么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包含哪些种类,它都有哪些优势?日前,记者前往绛县郝长河的樱桃大棚采访,以期通过对这一典型的剖析,让读者近距离感受设施农业的魅力。

敢干,建起10亩大棚

  “晓报樱桃发,春携酒客过。绿饧黏盏杓,红雪压枝柯。”“樱桃花参差,香雨红霏霏。含笑竞攀折,美人湿罗衣。”自古以来,樱桃和樱桃花都是诗人笔下的宠儿,诗人们或以樱桃抒情,或单纯写景,皆能给人一种意境美的享受。

  绛县果农郝长河正是生产这种美的匠人之一。

  郝长河是绛县南樊镇史村人,今年62岁。年时,在北京知青的建议下,他跟村里的多户农户一起,开始大面积栽培樱桃。

  “绛县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土质肥沃,更重要的是,绛县的土壤里含有樱桃生长所需的硒等矿物质。”郝长河介绍,当时,他在村北承包了10亩地,满怀信心地栽下了樱桃树,把致富希望全投入到樱桃树上。

  樱桃需要5年才能挂果,前5年,郝长河不辞辛苦,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在这些樱桃树上,看着樱桃树一天天长大,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前5年一直在投入,没效益。到了年,郝长河满以为终于盼来了收获年,没承想,樱桃开花的季节,却遭遇了寒流。糟心的是,在接下来的每一年,寒流几乎一次不落地前来“报到”。

  “年年有寒流,樱桃花年年被冻。好不容易樱桃挂果了,自然灾害又不断,樱桃基本上没有产量,我们还是没有收益。”一部分心灰意冷的村民砍掉了樱桃树,另谋出路。郝长河十分痛心,“我种植面积大,舍不得砍啊”。

  不砍掉樱桃树,就得寻求改变,维持现状,只能是死胡同一条。郝长河听说山东的樱桃种植技术比较先进,便不远千里,前去取经。

  当时的山东早已建起了樱桃大棚,就在那时,郝长河首次接触到设施农业,才知道,樱桃可以在大棚里生长,还不用担心自然灾害的侵袭。

  什么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就是在环境相对可控的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它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

  设施农业是个新的生产技术体系,它的核心设施就是环境安全型温室、环境安全型畜禽舍、环境安全型菇房,关键技术是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覆盖材料,做到寒冷季节高透明高保温;夏季能够降温防苔;能够将太阳光无用光波转变为适应光合作用需要的光波;还具有良好的防尘、防虫、抗污功等功能。

  经过3年的考察、学习,郝长河已完全了解设施农业的优势,学会了大棚管理技术。年,他决定在自家樱桃树上建大棚。

  很多果农听说发展设施农业,樱桃的产量会增加,但提起高投入,大多数人退却了。

  “建一个占地10亩的大棚,需要投资40万元。”郝长河说,一听说要投资这么多钱,大家都很担心,“你投资这么大,万一失败了怎么办?”郝长河去银行货款,却找不到担保人,银行也担心他到时还不了,只给贷了十万余元。

  而认准了发展设施樱桃这条道的郝长河,最终还是在亲朋的帮助下,建起了樱桃大棚。

敢想,大棚里铺“铁轨”

  郝长河的坚持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大棚刚建起来,寒流就又来了。与我的大棚一路之隔的大田樱桃刚开的花被冻坏了,树枝上光秃秃的,大棚里面却是春意盎然。”郝长河说,当年,他的樱桃首次大获丰收。

  年4月,郝长河大棚栽培的樱桃提前上市,因为上市时间较大田樱桃早了一个多月,再加上樱桃质高品优,果商纷纷上门。“第一年,投资大棚的钱就回本了。”郝长河说,村民们一看效益这么好,也纷纷给樱桃建大棚。现在全村已经建起了将近个大棚。

  郝长河樱桃大棚的收入,同样引起了我市领导的重视,特意来考察,提倡在全市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技术。

  在亲朋眼中已经很成功的郝长河却没有止步不前,他又开始思索起大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难题。

  郝长河的樱桃大棚南北长达米,树多路远,枝杈繁多,采摘时樱桃从园子北端送到南边院里,每次只能提一桶,费时费力。

  受窄轨铁路的启发,年,郝长河在大棚中间铺设了一条长米、宽1米的“火车轨道”,加工了一辆长2.5米的平板“小火车”,装上发电机和手闸,专门用于运肥、运果。

  “1桶樱桃重达15公斤,以前摘1桶樱桃,一个人一次提一桶出来,需要十四五分钟,中间还得歇好几回。现在用‘小火车’拉,一次能载十几桶,而且两三分钟就是一趟,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一个人能顶三十个人。”郝长河说,他研发的这种小轨道也属于设施农业。

  同时,他在樱桃树下铺设管道,采用滴灌技术给樱桃树浇水、施肥。“水肥一体化,施肥罐和水泵在一起。用滴灌技术浇地,土壤湿度不大,如果湿度大,樱桃树容易得病虫害。”郝长河说。

  为保障大棚内温湿度,郝长河还在大棚里建了小锅炉。采访时,记者见到了这个锅炉,稀罕的是,这个锅炉与平时见的不太一样——普通农家的锅炉都是直立的,这个锅炉却是“躺”着的。

  郝长河介绍,锅炉上连接有加温管和暖气袋,每年1月份的时候,室外温度低,就需要烧锅炉,锅炉内的热气通过加温管道加温,暖气袋把暖风散开,这样,大棚内的温度就能达到适宜樱桃生长的温度。而在下雨天时,棚内湿气大,湿气一旦增大,樱桃树就容易得病,成熟的樱桃也容易裂口。这时,暖气袋就可以排潮、散热,把湿气排出去。

  记者发现,郝长河的樱桃树底下还覆盖着一层黑膜。这个起什么作用?郝长河解释,覆盖黑膜,是为了不长杂草,能节省下除草的环节,简简单单一个膜,可以解决杂草丛生的问题。而樱桃树下没有杂草,虫子也就失去了生存环境。

  细观郝长河的樱桃大棚,随处都有现代化设施的身影——地下是滴灌管道,地面是“火车轨道”,空中是加温管道、暖气袋。这一切,不但凝聚了郝长河的心血,更体现了设施农业的真正魅力。

敢闯,酿酒延伸产业链

  年,郝长河的樱桃大棚进入丰产期,一斤樱桃能卖到60元。这离不开他对樱桃品种敢于取舍的决心与魄力。

  “以前,樱桃的品种多且乱,樱桃品质不高,结的果子还少。现在品种越来越少,不好的品种已被淘汰了,只留下20多种高品质的品种。我的大棚里只栽了十多种。”郝长河断言,再过一两年,樱桃的品种会更少。

  郝长河大棚内的樱桃品种一直在更新。因为品种不同,大棚樱桃挂果期较长,从4月初开始采摘,各品种果相继成熟,可以采摘到5月中旬。樱桃上市的时候,他会在外村雇用4个村民下果,每个人每天的工资是80元。

  经营樱桃大棚,虽然有着很高的产出,但毕竟也属于高投入。郝长河坦言,这些年,他借的外债虽然是没有了,但一直都在投入。下一步,他还想延伸产业链,酿造樱桃酒。他的想法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日前,绛县工商局正在帮他办理相关手续。

  上个月,绛县在太原举行了首届樱桃文化节新闻发布会,从发布会公开的数字可以看出,目前绛县已发展种植大樱桃2.7万亩,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樱桃种植基地。而全县樱桃年产量达万公斤,年产值达两亿元。品种有美早、红灯、先锋、艳阳等20余个,具有个头大、色泽艳、硒含量高、耐贮运等特点,年取得“绛县大樱桃”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年成为省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

  记者从运城市果业局了解到,截至年年底,全市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达2.3万亩。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新绛县占地1万亩的油桃,夏县占地亩的杏、桃,以及绛县占地亩的樱桃。

  近年来,我市开始发展日光温室棚。日光温室棚和普通大棚有什么区别?市果业局技术员介绍,日光温室棚又称暖棚,普通大棚又叫冷棚。暖棚和冷棚是一种通俗的叫法。暖棚包括加温型和不加温型,一般冬季需在棚膜上加盖草笘或其他保温材料。冷棚一般不需要加盖草笘,只有一层塑料薄膜。两者在北方都用于反季节栽培。

  该技术员表示,设施农业包含的范围比较宽,设施分得也很细。比如,遇到下雨天,湿气大,怕枣裂口,枣农都会在枣树上方搭设雨棚;在经常发生鸟害的樱桃和葡萄园,果农会架设防鸟网;遇到冰雹灾害,就搭防雹网;遇到冻灾、高温天气,则会搭设暖棚、防晒网。

  雨棚、防鸟网、防雹网、暖棚、防晒网等等,这些都属于农业设施。这些农业设施,有的比较简易,有的需要大量投资。目前,我市设施农业发展相对缓慢。相信随着人们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设施农业的身影将会不断增多,更多果农将会感受设施农业的魅力。

浏览更多本地新闻资讯,请登录“运城新闻”客户端

本期责编:王运涛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文章版权归运城日报社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范娜

赞赏

长按







































昆明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咋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tzry/123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