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审定登记品种110个,位列全省各地市首位;
近年来,伴随着溯源信息管理体系的投用、杨凌安全农产品溯源标识管理有限公司的成立,覆盖杨凌全域的安全农产品溯源体系基本建成
景泰县属于干旱缺水的腾格里沙漠地区,取得这样的发展确实值得兴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我们进行了全方位指导,像生命学院指导优良品种选育;机电学院提供农机具资料、生物有机化肥加工、喷管系统操作;环境学院培训病虫害防治、土壤检测技术等等”,张世雄激动地说,“依托现代科技,咱西部地区的农业大有可为”
家住杨陵街道办的徐茸利有一手嫁接“绝活”虽然已经51岁了,但她每年都组织“女子嫁接队”远赴新疆、甘肃等地,提供果木嫁接服务短短几个月,就能收入两三万元
近农业方面的行业有年来,杨凌示范区坚持以“改革创新、示范引领”为主线,全力打造新型农业示范园区、全域覆盖的农产品溯源体系、多元化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模式、辐射旱区的职业农民培训等名片,全面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探索杨凌模式,形成杨凌符号,彰显杨凌品牌,努力走在全国现代农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前列
“我们和杨凌示范区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他们的专家教授从植物种植、病虫害防治以及饲料配方等方面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甘肃省景泰县菁茂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世雄尝到了现代农业科技带来的甜头,“有了这些技术支撑,我们公司建成了近万亩优质甘草、6000亩文冠果、4000亩沙漠蜜梨、500亩枸杞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基地”
“你看,我这农场盖了猪舍,养了野猪,又种了国家农业行业标准桃、李子,果树下放养了土鸡,现在我又在这开了农家乐,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益”杨凌天成东北特种野猪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向阳一脸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起来其实,像刘向阳这样的家庭农场主在杨凌越来越多如今,在杨凌甚至各大城市的市民都会发现,在市场上买到的杨凌农产品,通过对其身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就能知道该农产品的产前、种植过程中及农事操作等记录,买着放心,吃着更安心
【1】【2】【3】
正如张世雄所说,杨凌多年来建设的科技示范推广服务体系正是为了促进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菁茂农业受益的“大学科技推广”只是其中之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一直控制在96%以上;
标准化生产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加把锁”
杨凌溯农业行业标准下载源管理体系运行期间,溯源产品种类已涵盖了西甜瓜、葡萄、苹果、猕猴桃、洋葱等六大类,各类贴标的溯源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溯源标识产品的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从而推升了认证产品的附加值,反之又吸引了更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申请加入溯源平台目前,杨凌已有1.2万亩西甜瓜、葡萄、猕猴桃基地通过溯源认证审核,16家企业、合作社及其农产品进入溯源体系试运行
今年国庆期间,杨陵区五泉镇斜上村40岁的果农李红艳,抢抓“互联网+”的机遇,利用微信朋友圈“大晒”猕猴桃照片,让自家猕猴桃着实在朋友圈“火”了一把猕猴桃上市以来,李红艳不仅卖完了自家的猕猴桃,还帮助乡亲销售了4万多斤的猕猴桃”提及卖果带来的经济效应,李红艳难掩内心的喜悦农业类专业包括哪些
自2004年以来,杨凌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科教资源,搭建起以陕西为主、面向旱区的现代农业科技培训平台10年来,已累计培训了23万人次的职业农民、农技人员和农村基层干部,“农科培训”不但赋予农民全新的社会地位,更夯实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示范推广 杨凌科技全国“遍地开花”
作为全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十二五”期间,杨凌示范区紧紧围绕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充分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坚持政府积极推动、大学科技依托、多方共同参与、多种模式推广,服务旱区农业,科技示范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年轻的时候,徐茸利就对嫁接小有掌握,刚开始,她更多的是“单打独斗”,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帮忙嫁接2005年,在农业行业标准经过杨凌示范区果树管理的系统培训后,徐茸利的嫁接手艺由“会”变为“精”,过去的帮忙也蜕变为专业服务在杨凌,从农民到职业农民,徐茸利是农民由“身份”转变为“职业”的一个缩影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
从杨凌“盆景示范”到全国“遍地开花”,独具特色的杨凌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助推器目前,示范区已在全国18个省区建立了229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累计开展实用技术培训12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和新品种1000余项,年推广总面积5200多万亩,年推广效益达150亿元,为支撑和带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年种子交易总额约6亿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
截至今年10月,已有全国15省79地市141个县区的9700余名农民农业行业包括获得《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预计到今年年底,获“杨凌职称”的职业农民破万人已成定局过去传统农业“样样会”,如今现代农业“样样精”,培训懂技术、会经营的“永久牌”土专家,杨凌示范区成为引领现代农民高质量生活典范和标杆
职业农民培训 “敲开”农民的致富门
特色农业 农民增收的“聚宝盆”
猕猴桃的俏销是杨凌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动体现“十二五”期间,杨凌示范区坚持打造集产业发展、核心示范、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示范园区目标不动摇,实现一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累计流转土地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8.2%;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建设设施农业2.52万亩,建设良种基地0.3万亩,在原有2.05万哪些行业属于农业亩经济林基础上,建设经济林果示范基地3000亩,打造猕猴桃、葡萄等为主的精品园2个;以竹园村、今日花卉等企业为主体,发展花卉1813亩,油用牡丹精深加工基地、小湋河沿岸油用牡丹种苗繁育基地、大马士革玫瑰等芳香植物基地;发展名优苗木1.47万亩,连续四年年均产值超过了1亿元;杨凌食用菌年产量由“十一五”末的1万余吨增加至目前的4万余吨;全区建成各类养殖企业(户)98个,奶肉牛存栏2.11万头,生猪存栏7.18万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1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年位居全省第一
走进君度农业唯尔葡萄庄园,伴着悠扬悦耳的音乐,一片片碧云层叠的葡萄园映入记者眼帘,在一片密匝匝的葡萄身上,记者注意到,每串葡萄上都张贴着一个印有杨凌logo的二维码“给葡萄贴上二维农业行业标准目录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快速知道葡萄生长过程中的全部信息”该庄园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二五”即将收官,“十三五”大幕将启站在历史的节点回眸“十二五”杨凌现代农业所取得的成就,无不让人心潮澎湃、精神振奋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农业产业从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轨道目前,杨凌共有示范区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0家,注册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421个、家庭农场45家,新型经营主体在杨凌现代农业发展中崭露头角
新型经营主体 引领现代农业规模发展
探讨什么样的医院能治白癜风白癜风发病后会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