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分享,线下圈子,尽在
===================================
这几年,有些企业开始投资农业,其中不乏联想、恒大等知名企业。想想看,田园生活、天然氧吧,远离城市里的喧嚣和雾霾。夏日里,青山绿水,高天流云;冬日里,温室大棚中暖意融融,青翠欲滴,赏心悦目。
然而,这些是旅行者的心态。对于那些撸胳膊挽袖子、想在农业领域大干一场的朋友们,我想对你们说:农业如果那么容易赚钱,农民早就发财了。农业投资不一定是馅饼,还可能是陷阱。
其一,农民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自有土地加上简易生产设施,固定资产投入少;
其二,农民不交“五险一金”,劳动力成本极为低廉;
其三,看看天空中的雾霾,再看看污染的河流,何谈有机农业?
如果真的扎根农村,你会感受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环境脏乱差、文化生活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对于那些胸怀农业财富梦的朋友,我还想再追问一句:你了解农民吗?你对土地有感情吗?~年,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口号感召下,中国有过多万城镇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俗称“知识青年”,但后来真正在农村扎根的人数只是个零头。想投资农业的朋友,就相当于21世纪的“资本知青”,你会是那个坚持到最后的“零头”吗?
近年来,数以千计的“煤老板”和“房老板”进军农业,广告开道,跑马圈地,“高举高打”很是生猛。然而用这种方式能否玩转农业,我持谨慎观点。无论是种粮还是养猪,在投资之前,我们需要需要好好测算一下一亩地能够有多少产出?其一,在工业领域,我们可以斥资建造N层厂房,农业可以这样吗?一楼种玉米、二楼养花、三楼喂猪、四楼放养?其二,农业不算是技术密集型产业。纵然有袁隆平这样的大师使出洪荒之力来培育高产品种,从年到年,中国的粮食总产量历经35年也只是翻了一番,被IT行业的摩尔定律甩开了好几条街。其三,天灾对于农业是一种不可抗力,冰雹、低温、台风扑面而来,就算天气预报准确无误,你站在田间地头,看着满地的谷物,也无计可施。而当动物疫情暴发时,养殖业更有“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一说法。
过去这二十年,得益于城镇化和消费升级,农业领域真正迎来蓝海机遇的只有两个行业:乳品加工业和玉米加工业。请注意,都是“加工业”,养奶牛的和种玉米的农民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如今,这两个行业也夕阳西下,进入到惨烈的洗牌期。
总体而言,农业的壁垒很低,鱼龙混杂,无序竞争,这时候要“愚公移山”,怕是“自作多情”“孤芳自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留守田园的多为老人和妇女,这种状态还能持续十年。十年以后,土地大规模流转成为现实,农业才能进入真正的工业化时代。所以,想投资农业的朋友,再耐心等待几年,目前可以积极探索,细水长流,却不宜大举投资进入。
(文:崔凯,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本文发表于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