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10日,正宁县组织考察团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安塞区考察学习苹果产业开发、郁闭园间伐改造、苹果乡村旅游、苹果全产业链开发、山地果园建设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考察由县政府副县长刘刚同志带队,县果业局、果办、各乡镇主要负责人及部分果业企业、合作社、果业发展重点村负责人一行30多人参加。延安市洛川县政府副县长刘高明、县政府办、苹果产业管理局负责同志及安塞区政府副区长冯纪元、区政府办、果业发展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分别陪同考察。
6月9日,考察组对洛川县旧县镇洛阳苹果标准园、“中国苹果第一村”旧县镇阿寺村、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试验站、洛川县苹果大观园、洛川琦泉生物质发电公司、陕果集团洛川苹果有限公司后整理项目、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进行详细观摩学习,经过听取负责人介绍和现场观摩后,考察组耳目一新、观念一新、境界一新。
洛阳村苹果标准化示范园,体现了洛川苹果“绿色、安全、优质、健康”的品质追求,是农业部认定的园艺作物苹果标准园之一,也是全国苹果老园改造示范基地。该标准园推行“果畜结合、生态循环,双降双提升”模式,配套建设养猪场,提供有机肥源,实施%科学配方施肥,降低化肥使用,提升苹果品质;通过推行间伐技术,实现通风、透光,苹果优果率大幅度提升,亩均增产0斤左右,增收元;推行免耕覆盖、节水灌溉、果园生草等技术,提升肥水利用率和土壤有机质水平,肥料利用率由30%提高到45%;先后通过了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出口认证,引进18家企业开展果树认领,建立了电商服务站,与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订单合作关系,有效拓展了销售渠道;建成观光园、采摘园,吸引游客春赏花、秋摘果,拓展果园增收空间,实现洛川苹果“论个卖”。
阿寺村大力实施“第一棵树”保护工程,深入挖掘苹果文化内涵,启动实施阿寺村“中国苹果第一村”建设项目,努力将阿寺村建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和乡村旅游的示范村。总体规划为“一街两线一广场一园一带”,即苹果文化步行一条街、东西环村线、苹果主题广场、科技示范园以及苹果采摘观光长廊带。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赏雪”的全天候旅游模式,立足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建成总长米的“苹果文化步行街”和00多平方米的苹果主题广场,推进果旅融合,实现“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坚持“农民的事农民自己做”让农民参与决策、建设、运营、管理全过程,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旅游观光大道,让“政府、企业、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形成良性共生发展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试验站,突出“科研创新、现代果业、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特色,开展科技研发创新,支撑、引领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建成苹果资源保存、杂交育种、品种试验展示、树形研究展示、肥水高效利用、优质高效栽培、砧穗组合比较、大苗繁育建园、果业气象等试验示范功能区,保存苹果特色资源余份、杂交后代3万余个,试验新品种、优系85个、砧木21个。选育秦蜜、秦脆、延长红等苹果新品种6个,制定《延安·洛川苹果》16个技术规范,获得专利4项。创新实现了乔化富士2年结果、营养钵大苗当年结果技术;树立了大苗建园6年亩产0公斤示范;组织个苹果新品种、新品系进行试验,开展苹果品种改良工作,为我国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提供支撑,力争建设成为具有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特色的研发创新、集成示范、成果转化的苹果试验站,谱写科技引领苹果产业发展的辉煌篇章。
洛川县苹果大观园项目以“股份化合作联结”模式,积极推行农村“三变”改革,以苹果产业科技创新为主线,集优良品种引进繁育、农业信息服务、农民技能培训和科技型企业创业孵化等为一体,全力打造我国与世界对接的国家苹果科技创新平台。累计建成了亩国家级苹果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全世界苹果属35种0份种质资源,建成亩的世界苹果品种选种场,引进新优品种个,培育新优品种2个;建成世界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0亩,配备水肥灌溉系统,物联网智能化气象、土壤墒情探测系统,实现全程无人值守,引进果园割草机、无人喷药机、果园管理操作平台、自动化防雹网等高端装备,大大降低劳动力投入。按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办法实施果园流转托管,每亩支付农民果园流转费用元,农民土地流转后可通过进园务工实现增收,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0元,有效带动当地贫苦户成功脱贫,形成了新型联合互动发展模式。
洛川琦泉生物质发电项目通过消耗苹果枝条等农林废弃物进行发电、供热,从源头减少果区面源污染物的随意丢弃,降低污染排放,对改善城乡环境,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年消耗苹果枝条等农林废弃物30万吨,可提供绿色电力2.6亿度(每天发电量约90万度),可节约标准煤1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余热可解决园区企业及城区居民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年产余吨灰渣可用于生产果用有机肥。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利税万元。同时直接提供就业岗位余个,间接创造收储户就业岗位0多个。
陕果集团洛川苹果有限公司后整理项目占地亩,概算总投资4亿元,旨在打造集“产-供-销”、“加-贮-运”一体化的果业服务体系,主要建设果品产销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果品展示中心、信息交易中心、冷藏冷链中心等。其3万吨自动化冰温立体气调库采用先进技术建设,凸显智能化、高效化、节约化理念,项目建成后将引领洛川及渭北区域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产品增值向品牌增值转型升级,促进果业增收,带动果农致富。
延刚经贸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运作模式,是一家集苹果生产、信息服务、技术指导、市场营销、冷藏出租、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大型企业。拥有法国迈夫4.0智能选果线1条,现代化苹果保鲜库3处,年贮藏量达10吨,从源头上保证了苹果的高质量,运用现代化的营销宣传手段,全面实现了生产有基地、贮藏有设施、销售有市场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6月10日,考察组对安塞区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陕果集团安塞公司九连山苹果示范园、招安镇新庄科牛皮梁果园等进行详细观摩学习,通过听取负责人汇报介绍和现场观摩,安塞山地果园梯次明显、光照好、昼夜温差大、通风透光、黄土层深厚。但是,在塬面面积少、山地面积多,立地条件差,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安塞干部群众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劈山开路,削坡整地,打井找水,发展山地果园,规模惊人,使考察组极为震撼,大家在这里深刻体会到了一种延安精神。
高桥镇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采取“公司+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建成高标准矮化密植山地苹果示范园亩,配套建设及生态木屋酒店、沙地摩托车赛道、休闲垂钓区、自助烧烤区、联动温室大棚、塞北牧场等项目,与精准扶贫相结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当地39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占果园49%的股权,其中有13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南沟生态农业示范园投资占51%的股权,前期投资全部由园区负责,见到效益以后,只扣除当年成本按股分红,年园区开启“果树认养”创建“消费扶贫”新模式,推出了“我在南沟认棵树,我为扶贫做贡献”的活动,每颗树做到“矮化密植、水肥一体、海棠授粉、防雹网、果树认养”五覆盖,年果树认养每颗元,由企业代为托管,成熟后认养人可自行采摘也可包邮,也可代为储藏,“果树认养”既解决农民卖果难,又开辟销售新渠道,也提高了当地农户收入。
陕西果业集团安塞有限公司九连山示范园,采取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党员、群众参与的循环农业模式,按照“平地种瓜菜、山地种苹果、山沟搞养殖”的思路定位,建有苹果示范基地6个亩,育苗基地2个亩,工业园区苹果交易中心占地亩,有九座山连接而成,总面积达亩,总投资万元,建成了一片规模宏大、模式先进、品种优良、密度合理、栽植科学的示范园。
新庄科牛皮梁果园采取支部示范引领,提出了“果上山、粮下沟”的发展思路,通过各方面技术培训,使果园管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政府完善基础设施,每片园都有包抓人和技术负责人,提高了果品质量和效益。
王金涛王迎军报道
完
图文编辑:李小娜
监制:张天宁
总监制:贾勇锋
主办:正宁县融媒体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