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标准化工作推进暨农业标准化服务现场交

10月28日,全省标准化工作推进暨农业标准化服务现场交流会在我区举行。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郭大雷,山东省市场监管局三级调研员王勇、杨文盛,国家及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上、山东省标准化院院长曹逸风出席会议,省市场监管局一级调研员赵秀水主持会议。市人民政府领导桑珠次仁致辞。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郭庆,全省各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处)长及标准化技术机构有关负责人,临淄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恩慧,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磊及各区县标准化负责人及相关企业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国家及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上讲解了城市标准化建设理论和实践做法。省市场监管局郭大雷介绍了山东省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情况,传达了总局“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和“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工作总结会议精神,并对全省下一步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赵秀水对《山东省标准化条例》进行了宣贯和解读,并就重点领域标准化工作提出要求。

淄博市市场监管局、山东思远、鲁西集团、明德物业做了典型发言,临淄区人民政府做了典型经验汇报。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山东思远农业标准化服务项目。郭大雷对我区标准化工作成效和思远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服务模式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思远模式”值得推广,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标准力量”。

今年以来,临淄区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强化标准实施,创新标准服务,积极引导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大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企业参与“山东标准”建设标准化试点、标准化示范项目、山东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培育项目申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撑。截至目前,我区参与制定国际标准2项,主导、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0余项,主导制定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联盟标准近20项,先后培育了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服务推广应用平台、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培训(实训)基地、鲁中农业标准化培训实训基地、水肥一体化蔬菜种植等13项国家级、省级试点项目。在农业标准化方面,创建各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2处,积极推广“合作社(公司)+标准+农户”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推进“标准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让标准更好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

临淄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临淄区紧紧围绕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深入实施标准化战略,大力推动农业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实施,创新标准服务,创建各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2处,以农业标准化推动农产品标准化。

一、强化标准制定,夯实农业标准化发展基础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准,健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共同支撑的新型标准体系。

一是全面宣传引导。通过组织企业集中培训、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以典型引路,鼓励市场主体整合全过程要素资源,纳入共同的标准管理,提升企业标准化意识,增强农业标准化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突出重点服务。坚持选好选准项目,指导企业制定短、中、长期标准化发展规划,为企业“送咨询、送培训、送服务”,指导企业建立服务标准健全、服务质量统一、服务流程可控、服务权责明确的生产、服务、管控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三是突出政策推动。区级出台标准化相关奖励政策,对全区主导或参与制修定国家标准的企业,在享受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分别给予30-50万元配套奖补。目前,全区累计培育各类农业标准50余项,其中制定农业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7项,团体标准16项。

二、突出标准化试点项目建设,推进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强化对农业标准化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配套措施,健全协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确保试点项目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一是突出试点项目培育。坚持“选好一个项目、建立一个(标准)体系、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致富一方百姓”,先后培育了山东省农业标准化培训(实训)基地、鲁中农业标准化培训实训基地、水肥一体化蔬菜种植等13项国家级、省级试点项目建设。二是突出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突出抓好以国家现代农业标准化服务推广应用平台项目为代表的标准化重点项目落地落实,定期调研项目建设情况,确保项目建设各项管理和监督工作落实到位,推动项目按时完成。三是突出试点项目示范带动。推行“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的标准化推广服务模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忆当年水肥一体化蔬菜种植标准化试点带动全区水肥一体化技术节水49.1%,节肥52.5%,施肥成本降低29.9%;思远农业通过“六化三标准”社会化服务模式形成了覆盖全国13个省市、个村的现代农业服务互联网,服务家专业合作社、42家家庭农场、36家农业企业、17万户农户、种植面积超46万余亩。目前,全区主要农作物优势品种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0%。水肥一体化推广面积达到7万余亩。

三、深化“标准化+”应用,实现农业产品标准化

“标准化+”战略是标准化与智能制造、技术创新、互联网、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各个领域的融合,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推广“合作社(公司)+标准+农户”的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通过采用标准化生产和管理方式,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农民易于掌握和操作的技术、便于实施和监管的规范,从而保证农民生产出高质量的农产品,再通过专业化的市场进行销售,使产品优质优价、农民增收得以实现。二是推进“标准化+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推进全区“互联网+农业标准化+检验检测+品牌认证”的新模式。思远农业打造的“农保姆”物联网系统,服务从线下跨越到线上,农民足不出户通过手机APP就能学习技术、享受服务。全区2万个设施大棚信息数据库,将实现一网归集、“一张图”展示,实现了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安全可追溯;智能植保机、放风机等智能装备的安装,实现了标准化与农业装备信息化管理的融合应用。三是推进“标准化+盒马市”,推动农产品生产标准化。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培育战略,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依托标准化生产“临淄西红柿”地理标志品牌优势,在北京物美、杭州天天物美以及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等地设立可追溯的产品专柜,实现了蔬果“带身份证”进超市,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供稿

质量标准化计量管理科

图片

综合规划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zc/15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