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操秀英
波士顿咨询公司与极飞科技7月20日联合发布《通往农业碳中和之路》报告。该报告聚焦农业面临的独特碳中和挑战和发展机遇,梳理了农业活动产生温室气体的七大主要排放源、核算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大关键步骤、助力农业净零转型的四大举措以及农业科技未来发展面临的三大挑战。
与电力、交通、工业品等行业相比,农业活动中温室气体的形成机制复杂,而且缺乏作物种植和农田生产数据的支撑,因此追踪、测量和消除农业碳足迹是全球净零排放的一个重大难题。在此背景下,报告整合了大量数字化农场管理经验,通过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场景的实证研究,核算出不同科技实践在农业减排固碳方面的效用。
农业减排迫在眉睫
报告称,农业既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受害者,也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之一,农业减排刻不容缓。由于农业和林业活动以及土地利用的变化而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7%。如果考虑到食品生产价值链中储存、运输、包装、加工、销售和消费等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则该比例会进一步上升至21%—37%。
报告分析,相比于其他行业,跟踪、测量以及计算农业活动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可能更具挑战。与其他行业不同,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各项活动不仅可能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有可能导致温室气体的“消除”。此外,农业系统中的排放部分涉及到复杂的生物反应,同时还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天气、地理位置、种植/养殖的品种、土地类型以及土壤管理方式等都会影响农业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气候变化的威胁日益紧迫,各国也开始加快净零转型的行动步伐,给予农业减排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