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哪里好 http://www.znlvye.com/m/
湛江港集装箱码头,货值约29万元的电热水壶在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的监管下即将出口到东南亚;几十公里之外,刚刚获得10亿元预制菜定增的国联水产,工人们正在为发往海外的预制菜而紧张忙碌;中国大陆最南端的RCEP徐闻菠萝国际采购交易中心产地仓内,一颗颗菠萝正通过数字化分选线,按大小、外表、糖度等标准进行分选分级与自动化打包,并通过冷链储运发向全球各地……小寒时节,刚刚经历寒潮袭击的湛江气温骤降,但进出口市场却是热气腾腾,捷报频传,振奋人心。
今年1月1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一周年,这个全球最大的自贸“朋友圈”启航一年来,湛江企业乘RCEP红利东风,打通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黄金通道”,持续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加快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据湛江海关统计,去年前11个月,湛江市进出口总值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湛江市对RCEP国家进出口.6亿元,对RCEP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53%,远高于广东省同期4.7%的增速。享有“零关税、大开放、高自由”红利的RCEP正成为湛江外贸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突围
企业集体“出海”抢订单
1月3日,国联水产烤鱼预制菜加工厂里,肥美的罗非鱼在输送带上活蹦乱跳,工人们运用娴熟的刀工,30秒不到就宰杀一条罗非鱼;新鲜运到的徐闻菠萝也被切割成块,放进自动化生产加工设备。经过一道道工序,“水里鲜”和“地里甜”最终加工成具有岭南特色口味的菠萝烤鱼,随后被打包、装车,准备发往全球各地。
“最近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0届亚洲水产海鲜展上,我们研发的新产品菠萝烤鱼收获了来自日韩的吨海外订单,第一批货物已经发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市场也在增长,另外,企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拓展RCEP市场,研发的预制菜在海外华人圈中大受欢迎……”说起年来公司进出口形势,国联水产营销总监陈爽滔滔不绝。据其介绍,去年1—11月,国联水产对RCEP国家出口同比增长约40%,金额超过1亿元,主要以预制菜、面包虾、金鲳鱼等加工类产品为主。新兴市场业务的大幅增长有效弥补了在欧美市场丢失的份额。
在湛江,像国联水产这样主动走出去拓展新兴市场的企业屡见不鲜。湛江三面环海,港口众多,与东盟国家一衣带水,处于RCEP成员国的中心地带。对内拥有联通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海南自由贸易港“连区成片”的区位优势,RCEP红利加持,让湛江企业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近年来,在贸易战和疫情双重夹击之下,湛江水产、钢材、小家电、纸制品在欧美市场份额占比持续萎缩,市场环境恶化。面对挑战,湛江企业不约而同将目光瞄准了RCEP国家等新兴市场,集体“出海”,争抢订单、稳定份额成为主要目的。
廉江良垌镇荔枝开摘两周出口商签约订单超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覃斗芒果”香飘海外,徐闻菠萝以“中国菠萝”的身份正式进入RCEP成员国市场,富贵竹、发财树、鸭脚木等出口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据湛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RCEP生效后,湛江市通过形成农产品出口集群,促进湛江农产品稳住东南亚传统市场,不断开拓日、韩、澳、新等新兴市场,湛江水果和特色农产品相继“甜蜜”出海,香飘海外。
农业打头阵,其他产业也不甘落后。RCEP生效以来,“湛江制造”在RCEP成员国市场遍地开花,家电、家具、化工等企业动作不断,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新态势。
据湛江海关统计,1—11月,湛江市对RCEP国家外贸进口总值约80.4亿元,增长超七成。受政策红利影响,出口稳步增长,湛江市对RCEP国家外贸出口总值约58.2亿元,增长超三成,出口RCEP新增自贸伙伴日本增长超七成。
倒逼
精深加工领域转型升级
眼下距离菠萝收获旺季还有两个月,但湛江农垦菠萝产地运营中心总经理苏增生和团队成员已经在未雨绸缪,提前调试产地仓内的数字化分选线。自去年5月投入运营以来,分选线已成功分拣了多万斤水果,如菠萝、火龙果等。分选分级后,水果的平均价格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尝到甜头的种植户这段时间又下了0多万斤的订单。
“RCEP成员国生产的农产品与湛江的热带水果、水产等产品具有一定的同类同品特点,且综合成本比湛江低,对湛江农产品销售造成一定的冲击。”苏增生表示,面对RCEP成员国竞争优势,唯有加快转型升级,在种苗培育、种植、深加工、销售等方面发力,才有可能冲出重围。为了应对挑战,推动湛江市农业对标RCEP标准,向精品农业、精深加工领域转型升级。湛江农垦多方面发力,除了培育优势品种“红土金菠”、建设引进分拣线之外,公司还计划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冷链系统。
RCEP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诸多挑战。在记者走访过程中,“转型升级”频频从企业家们的口中说出。湛江正以出口标准倒逼农业、小家电等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对标国际领先的农业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打造湛江特色优势农业对接RCEP发展的新高地。
当前,预制菜产业呈现迅猛发展势头,各地纷纷加码布局预制菜产业,一个万亿元级的新蓝海正在开启。作为水产大市的湛江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一波风口,去年6月“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落户湛江。去年前三季度,湛江出口水产品预制菜.35吨,货值2.18亿元。年湛江预制菜率先在全省出口RCEP国家,前三季度RCEP市场进口水产品.7万美元,“买全球、卖全球”模式初具规模。
恒兴、国联、正大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在预制菜品领域布局,丰富产业链条。其中,国联水产于去年12月初成功获得10亿元定增,2亿元拟用于广东国美水产食品有限公司中央厨房项目,该项目将新增年产能2.4万吨鱼虾类预制菜产品;5亿元拟用于国联(益阳)食品有限公司水产品深加工扩建项目,该项目将新增年产能1.53万吨小龙虾和2.97万吨鱼类深加工产品;另外3亿元拟补充资金流动性。
不唯农业,家电产业转型升级也在提速。在廉江华强电器生产线上,互联网总控中心的大屏幕显示着每条生产线的生产数据、订单完成度。在“机械手”迅雷之势下,电饭煲、电水壶、电压力锅等零部件完成组装,从生产到打包装箱,整套流程实现生产自动。在广东威王集团有限公司厂房,生产线正将电饭煲打包装柜,这批电饭煲将运抵东南亚的RCEP成员国销售。
近年来,围绕贯彻落实国家《中国制造》的战略部署,湛江市努力推动小家电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发展,成功推动由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牵头组建广东省小家电智能制造区域创新中心,成立广东国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小家电企业实施智能技术改造,提供专业的一体化方案服务。
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华强电器集团率先垂范,积极投资对五金、注塑、装配车间生产线全面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成功打造广东省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企业,并在廉江家电行业进行推广实施。目前,廉江市共有36个家电企业实施53项智能化技术改造项目,共计投入超2.5亿元。
探索
争取产品质量标准话语权
1月1日,湛江港集装箱码头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运输集装箱的卡车川流不息,大型龙门吊装卸作业井然有序。在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关员的监管下,广东高博电器有限公司一批货值36.63万元的电饭锅正准备出口菲律宾。
“临近年底,企业进出口量大增,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更是占据一半。特别是去年RCEP生效实施以来,不仅关税减让,多条班轮航线增开,帮助企业降低进出口成本,同时‘绿色通道’、预约查检等措施更大幅压缩通关时间。在叠加享惠下,进一步促进了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紧密畅通,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湛江海关所属霞山海关集装箱查验科科长胡鹏说,RCEP生效实施一年来,湛江外贸企业正利用东盟的土地、人力成本优势,延伸区域产业链布局,推动国内产业迈向更高端。
RCEP的生效实施是个漫长的过程。10年后,RCEP成员国才总体对我国实施零关税或低关税。为此,湛江市相关部门乘势而上周密谋划,积极引导企业练好内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紧抓RCEP重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布局的契机,引领湛江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
作为农产品“”市场体系的策源地,湛江通过积极发挥市场体系的作用,探索农产品“”市场体系国际化模式,加快建设湛江农产品RCEP成员国贸易大数据平台,着力培育RCEP市场主体,创建RCEP湛江企业家联盟,发布全省首份全面对接RCEP市场倡议书。建设RCEP农产品交易中心,创建徐闻菠萝、遂溪香蕉RCEP国际采购交易中心,推进“”市场体系建设2.0版。截至去年11月,湛江市范围内海关签证点共签发出口RCEP国家原产地证书份,签证金额约2.92亿美元,极大地推动了湛江市农产品抢占海外市场。这一项项进展、一个个捷报,无不彰显着湛江企业“出海”步履铿锵、行稳致远。
农博会、红橙节、水博会……为了打开湛江农产品以及家电知名度,湛江市政府和相关部门还积极为企业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担当“湛字号”产品国际化服务员。授之以渔指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政策红利,助力地方经济和特色产业抢抓发展新机遇。其中,廉江出台支持荔枝出口十条,麻章农业农村局驻点富贵竹基地,为生产企业提供出口生产、品牌打造一系列服务。湛江海关多次派出专员指导农户做好出口备案基地建设,推出系列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
为抢抓预制菜发展红利,同时解决发展过程中“小、乱、散”的问题,湛江市国联水产和恒兴集团主导参与预制菜团体标准制定。去年6月2日,由中国烹饪协会与国联水产集团牵头立项的中国烹饪协会团体标准《预制菜》正式发布。恒兴集团主导参与《预制菜品质分级及评价》和《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制订工作。这些标准的出台,不仅为预制菜生产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也为湛江企业参与行业竞争争取了主动权。
未来,湛江将对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主导制定(修订)的预制菜领域标准给予专项资金资助,建立预制菜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到年底基本实现预制菜赋码溯源全覆盖。
■样本观察
“红土金菠”
从产地仓走向世界
清洗、杀菌、烘干、检测、分拣、打包……自动化流水线有条不紊地运行,一个个新鲜摘下、苍翠欲滴的菠萝被整齐地放入包装盒内,盒上的品牌名“红土金菠”格外醒目。这是记者在位于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的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所见到的一幕。据介绍,自去年5月项目完工以来,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已经分选了多万斤菠萝并进行销售。
“自RCEP生效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传统的销售方式,建设稳定的菠萝供应渠道。”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总经理苏增生告诉记者。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采取前店后仓的方式,依托产地仓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菠萝产品,再由营销中心负责销售。此外,还开展对种植户的电商运营培训,全力打造徐闻菠萝品牌。
通过与阿里巴巴展开合作,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铺开了线上渠道的销售。邀请明星直播带货、原产地营销活动、线上开仓仪式……从去年5月开始,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已经完成了10万单左右以菠萝为主的线上农产品的销售。线下则通过广东农垦集团成立的农产品营销公司充分对接全国各地的批发市场,将“红土金菠”销往全国。
RCEP生效实施,对于徐闻菠萝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东南亚等国家农产品的冲击,湛江农垦迎难而上,通过对品质的严格把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通过联合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农垦在品种方面不断创新,坚持研发一批、培育一批、推广一批,实现迭代,这样才能保持优势。”苏增生介绍。
有了新品种还不够,技术实力也要提升。在红星农场、现代农业公司,还有雷州等地的农场,湛江农垦在不断打造标准化示范基地。药肥的整体控制,种植和采摘的机械化,各方面均形成清晰详细的操作规范,既控制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产品品质的可追溯。在菠萝鲜果的商品化预处理、次果的精深加工,以及对菠萝皮渣、叶子的再利用方面,湛江农垦也正在付出努力。
产品品质有了保障,才有走出去的底气。为了将菠萝销往国外,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正在积极办理出口相关证件。想要出口,还必须在冷链方面下功夫。目前,湛江菠萝产地运营中心建起了多平方米的冷库,可以储存多吨菠萝,配套的制冰厂也已经动工。搭上RCEP快车的“红土金菠”,即将走向世界。
刘稳
黄嘉叶
刘稳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