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我们小的时候,都念过普希金的这首诗,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应该常常记起才对。昨天晚上,很多人点了宵夜,开了啤酒等的应该不是欧洲杯,而是中考成绩的短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收到短信,和预想的一样,0.75难度系数下的中考,高分扎堆,1分甩一个班,意料之中。有位初三毕业生家长朋友聊起,说“今年太难了”。今年难的恐怕不是考试,难的是生活吧!但,这是生活欺骗了我们么?并没有。如果我们日常的谈资中,超过50%的频率都是孩子的教育,这正常么?当然不正常。我们应该多给点时间给自己,比如好好工作、好好生娃,生二个、生三个!这才是支持国家的进一步强大,因为社会结构老龄化趋势确定,年出生人口已降到历史低点,这才是真实的现状。初中到普通高中的升学率50-60%左右,这也没有欺骗我们,多少年来就是这个比例。年底,浙江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6.9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52.6万人,这里还包括很多群众眼里压根都不想考虑的普通且一般的高中。当然不是说另外的50%一定是去了职高,因为还有不少早有安排去了外地读高中,或者去了国外,去了国际高中。有人觉得今年的中考太简单了,自信满满地说这六年级都能考及格,初一就能拿高分。的确,满分分今年分以上要有多人了吧。但是,中考难度系数是0.75左右,多年来一直这样。10年前的《年杭州市区各类高中报考指南》里,就明确表示“杜绝设置偏题、怪题”,严格控制试题难度,各学科试题难度系数控制在0.75左右。(普及下难度系数什么意思,估计很多人是不明白的。难度系数按照公式来算,就是考生的平均得分除以试卷总分。比如满分分的试题,考生平均得分75分,则难度系数为75/=0.75。也就是说,难度系数值越高,试题越简单,难度系数值越低,试题越难。)欺骗你了么?也没有。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惊呼“今年的试卷那么简单”,甚至还说是“教学事故”呢?因为今年首次实行“两考合一考”,原初中学校自行组织的初中毕业考试和教育局统一组织的升学考试,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即中考)。而且今年的分配生、特长生全部都要参加中考(去年之前保送生是不用参加中考的),也就是全员中考,那么多出来了几千人一起中考,难度系数仍然要维持0.75,试卷难度肯定得下降。所以试卷的难度,是要以难度系数0.75为标准的,你能说这是“教学事故”么?如果你看明白这些公开的政策,你早就该明白。年的中考难度,看起来是一次重要变化,但只是个开头,以后大概率仍然是这样的难度水平。为什么?因为,中考不是“选拔性考试”,是“总结性考试”(也可以叫阶段性测验考试),高考才是“选拔性考试”。我无数次说过这个考试属性,但是很多家长仍然不理解,说不是只有50%左右升入高中么?拜托,你们忘了还有叫“职业高中”的么?从来没有政策说过升入普通高中叫升学选拔,那升入职业高中,或者去读国际高中,就不叫升学了?既唾弃唯分数论,又高举应试教育目标重高的大旗,这就是大部分群众。所以初升高、中考是什么?是多元化的分流考试,国家从来没有说过要高中选拔,都是群众自己说的。当然,就算考试难度降低,仍然有,分的区别。只是难题怪题少了,更加回归学习的基本功了。基础知识扎实了么?答题规范做到了么?语文这类需要日常知识积累,需要思维开拓的,平时你重视了么?总之,你校内的学习究竟做好了没有?这就可以去结合这几个月的一系列针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政策了。比如6岁前禁止一切线上线下的学科培训;寒暑假及法定假日当天不得安排学科培训;比如加长学校课后服务时间和寒暑假托管学习时间。因为什么?因为不允许校外存在第二个成规模的“教育体系”。也因为不要去超前超纲学习,因为中考不再考察怪题难题。因为国家要智力、综合素质、学习习惯、基本功都好的人,要通过高中自然跑出来的人,这才是高考想要选拔的人,而不是只会挑战考试难度的人!政策是“组合拳”,不要去单一地理解,所以也从来没有欺骗过你,只是大家都心存侥幸,都觉得一次次的减负,一次次的“打压”学科培训都会不了了之。但组合起来,才真的见效了。今年的中考结果,还教育了什么?教育了原本有分配生资格但却放弃的人。比如原本可以分配到“杭高”,放弃了准备“裸考”冲“二军”。我们佩服这样的勇气和决定,但是的确风险太大,希望要有心理准备。
重高招生的分配生比例从之前的50%今年提高到60%,年初的《意见稿》里还明确说明接下来还会调整到70%。如果到70%了,那么每所初中都将有20%以上的学生获得分配生资格(今年60%分配生,每个初中毕业生17%左右可以获得分配生资格),而剩下“裸考”的名额会越来越少,在中考难度系数继续保持0.75的时候,你应该做什么样的规划和决定呢?
今年,教育政策频出,串起来看你才会明白。而且还有一些政策可能还没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