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外农业发展的经验,政府或者协会在农业产品标准与行业规范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详见昨天的文章:美国、日本、欧洲,到底哪里的蔬菜流通模式适合中国?)。而这两方面又是农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本文对这个问题发表下个人的一点想法。
新农堂A20第二届行业大会,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农产品新标准论坛。新农堂第一次的直播活动,邀请了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谈供应链,余慧勇重点谈了百果园对水果标准的制定,以及对产业标准化的所做出的努力和期望。我相信农产品标准制定是很多农业从业者的共同期望,那么这个标准该有谁了制定呢?
我觉得比较合适的是行业协会。因为政府的专业背景和技术力量有限,企业的标准会受自身的经营范围影响,过于片面或者个性化。而行业协会,一方面可以连接从业者,另一方面可以向政府提出全面且又说服力的建议,很适合做这件事情。另外,产品标准是个精细活,行业协会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分类,将具有相同标准属性的农产品进行归类,成立针对这类农产品的对口专业协会。而总协会,对各专业协会提供统一的方法论来制定标准,保证标准制定的质量。
大部分农产品都有很强的市场属性,价格完全按照供需情况变动。如果没有科学的行业规范和市场引导,农产品市场就会像战场一样,尸体遍野。虽然市场经济,优胜劣汰,最终会稳定在成功企业的手中。但是周期之长,损害之大,也是让人不忍看见的。比如,每年政府文件都会提到农业的重要性,而手握资金的门外汉们,或者没有深思熟虑的从业者们,都简单粗暴了看成了进军农业,扩大规模,复制传统模式的机会。而江湖上总是会有农业暴富的传说让这些人激动不已,于是一个个跳入坑中,直到散尽家财。而来年,又一波新人来了,还有记性差的老人再次入坑。如此往复,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而这么长的时间会给多少农人的事业和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呀。而正确的市场规范和引导,会合理的分配资源,警告农人进入已饱和的领域,提醒传统从业者跟上行业的发展......这也是行业协会应该做的事情,一方面能够看到行业全局,做出正确的引导;另一方面,有途径借助政府的行政能力,加强保证规范的落实。
而平台,会让协会更好的接触从业者,得到最真实的行业信息,这样才能制定出最接地气的标准和规范。新农堂提供的这个平台,连接了企业、协会、政府,会带来沟通层面上的质的飞跃,相信会推动国内农业产品标准与行业规范的发展与进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