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固定的语句。它用简单通俗、精练生动的话语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总结出丰富的经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历来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农业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产业,而农业谚语是广大农民在多年生产生活中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可以作为部分生产种植的指导。
关于农业谚语
你知道多少呢
小编搜罗了部分农业谚语
一起来涨知识!
庄稼篇谷子上场,核桃满瓤,
谷子上囤,核桃挨棍。
锄头有粪,越锄越嫩。
锄头有水,杈头有火。
麦锄三遍没有沟,
豆锄三遍圆溜溜。
干锄棉花湿锄瓜,
不干不湿锄芝麻。
春争日,夏争时,
一年大事不宜迟。
壮苗三分收,弱苗一半丢。
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棉花锄八遍,棉桃成串
旱豇豆,涝小豆,
不旱不涝收绿豆。
犁得深,耙得匀,土里长出金和银。
耕地不平,难保墒情。
一年一层皮,十年深一犁。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多种多收,不种不收。
秧苗下田,一天三看。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
冬麦要压,越压越发。
玉米见了缺,一夜长一节。
玉米要好,勤拿灰包。
红薯没有娘,雨后勤翻秧。
芋头勤摘花,刨时用车拉。
想要棉花好,掐头抹耳朵。
种棉没巧,勤除杂草。
节气篇春分麦动根,一刻值千金。
清明前后,麦掩老鸹。
清明前后一场雨,
胜似秀才中了举。
枣芽发,种棉花。
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一穗两穗(麦),一月上囤。
打春一百(天),磨镰割麦。
立夏不出(麦)头,
只好割了去喂牛。
立夏不下(雨),高挂犁耙。
小满粒渐实,芒种见半茬。
夏至(在)五月中,
十个油坊九个空。
夏至不出蒜,必定散了瓣。
五黄六月不出工,
十冬腊月喝北风。
麦熟一晌,蚕老一时。
八成熟,十成收,
十成熟,三成丢。
夏至(在)五月头,
不种芝麻吃香油。
洼地种到霜降前。
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三分种,七分管,
十成收成才保险。
寒露到霜降,种麦不慌张。
小雪不分股,大雪不出土。
参儿(参星)不落,地不冻,
有麦种只管种。
耧铃响,红薯长。
处暑雨,滴滴都是米。
七月边,枣红圈。
七月枣,八月梨,
九月柿子红了皮。
麦收八、十、三(月)场雨。
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
“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龙舟鼓响,黄麻一夜一高掌。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山上有果,垌上有禾。
来源:网络、农业技术
编辑:吴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