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机制研究

年06期

作者:刘明睿,孙秀梅*

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简介:刘明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农业与农村发展。*通讯作者,副教授,博士,从事管理创新与产业转型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GL);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RGZ);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17CCXJ01)。

新世纪发展力求在 消耗和 污染下的 收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政策,为农业农村改革指出了新方向。因此,新形势下要积极寻找“低碳农业”发展的新动力,探索从“高碳”到“低碳”的转变方式,用新模式、新技术、新产业来培育发展新动能,找到新的契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发展现状

低碳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可减少农业碳排放,更好地保护环境。我国部分省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通过农业碳排放量了解低碳农业的发展情况。

为了进一步考察各省低碳农业发展现状,选取化肥、农药等指标,利用已有碳排放系数,建立如下模型:

式中,C表示农业碳排放量;δi表示各自碳源的使用量;βi表示各自的碳排放系数,综合各要素碳排放量得到最终的农业碳排放量。该研究选定指标的碳排放系数见表1。

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局网,经过数据处理后,得到—年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具体见表2。

从全国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来看,我国—年31个省份的农业碳排放量各有特点。

(1)就排放量的大小而言,河南省和山东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居于31省份前列(图1),二者都是农业大省,数值较高;北京、天津、上海、西藏、青海的碳排放总量较少,考虑北京、天津、上海是经济核心区,而西藏、青海受环境因素制约,所以农业发展较弱。农业大省要重视低碳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质量,减少碳排放。

图1我国31个省份农业碳排放总量

(2)就—年增长趋势而言,主要有3种情况(图2)。一是负增长,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近年农业碳排放量有所下降,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有一定成效;二是低速增长,河北、江西、湖北等碳排放量增长较慢,变化不大;三是高速增长,贵州、云南、甘肃、西藏等增长较快,粗放的农业生产和缺乏低碳农业意识是其增长较快的原因。由此可见,低碳农业在部分省份已经小有成效,但大部分省份效果还较微弱。

图2我国31个省份—年农业碳排放量增长率

1.2存在问题

技术动力不足:目前我国的低碳技术发展较缓慢,创新动力不足,影响了低碳农业的发展。

市场引导力度不足:消费者对于低碳农产品缺乏系统的了解,较多局限于原来的绿色产品概念,不了解具体的生产过程,对低碳农产品的需求不够强,无法有力推动低碳农业的发展。

渠道方式单一:低碳农业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媒体或书面告知方式等,与农民的连接程度低。单一的传播渠道限制了低碳农业信息的传播,制约了推广。

对低碳农业认识低:农民对低碳农业的了解有限,成为低碳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之一。

低碳农业政策力度较弱:国家虽然制定了鼓励低碳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其体系不健全,全面性有待提高。

2

低碳农业现有发展模式

2.1有机循环模式

该模式是将农业的种植、养殖、废物循环利用结合在一起, 地利用各个环节的资源,减少废物排放。循环各个环节的资源,做到 利用。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了“养殖-沼气-种植”为框架结构的各种模式(图3)。

图3养殖-沼气-种植架构

2.2节水型农业模式

现阶段实行的农业节水模式主要是喷灌农业节水模式,辅以常规的灌溉节水模式,利用有效的农业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同时修整土地耕种时灌溉的进水渠道,改变原先地面漫灌的粗放方式。在此过程中水资源节水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要将技术系统和管理系统共同作用于节水模式中。

2.3生物防治模式

生物防治是以生物方式治虫。例如在水稻田里养殖鱼、泥鳅、青蛙等,驱虫的同时,其粪便可以作为植物肥料。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使作物生长过程更加天然,同时降低农业碳排放量。

3

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新动能培育机制探析

3.1新动能之一:新技术助力农业

作为农业发展新模式,低碳农业对于技术有更高的要求,新的技术可以解决当前棘手问题,并开拓新领域。我国政府应作为低碳农业技术发展的主体,加大对低碳农业科技的投资和支持,以自我研发为基础,必要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低碳技术。

3.2新动能之二:低碳农产品需求驱动

从消费方面来看,消费需求会引导农产品种植,所以要强化消费者对农产品绿色化的认知,通过消费者的购买趋向,引导企业自发地进行绿色生产;从企业方面来看,企业要有前瞻性,洞察市场趋势;从政府方面来看,政府要发挥其引导作用,从政策上给予鼓励,为媒体进行绿色农业宣传指引方向,引领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3.3新动能之三:互联网+农业

基于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可以利用互联网,运用大数据去观测变化过程,借助云计算,发挥计算分析功能,实现农业网络化,提高效率。在沟通方面,构建农业信息化平台,促进政府、企业、农民、消费者的连接;在技术方面,采用实时监测,为植物生长量身定制水分、光照、土壤条件,避免投入过量而造成资源浪费。

3.4新动能之四:新思想推动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质量呈现下降趋势,青少年趋向于到城市工作,对于推广低碳农业有一定阻碍。可以采取由镇组织、村执行的方式进行低碳知识宣传,应农民生产需要设置培训课程,并将低碳农业作为课外知识进行延伸教学。政府对于有能力进行低碳养殖和种植的大户可以派遣特派员进行跟踪服务,讲解低碳农业经济知识,让其践行低碳行为,同时获得规模效益。

3.5新动能之五:低碳农业政策扶持

政府应该助力低碳农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化解矛盾。加快农业经营体系创新,形成规模,方便技术和资金额投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完善农业资源产权制度、碳交易制度以及积极推进低碳农业政策机制创新。金融部门要发挥其高效服务作用,积极提供信贷支持,放宽信贷额度,简化低碳农业生产者办理信贷的手续。

4

结语

当前我国处于低碳农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省与省的发展不平衡以及东西、南北的地域发展差异,技术动力不足,市场引导力度弱,渠道方式单一,低碳农业意识低,政策力度弱等问题阻碍低碳农业的发展,而研究发现培育新的五项动能,新技术、新需求、互联网+农业、新思想、政策体系等,为我国低碳农业的发展助力,具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学术|科普|三农|聚焦|学习|生活

一个接地气的学术期刊

论文投稿:ahnykx

aaas.org.cn

?采编:小白?排版:小同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该如何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概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hydt/118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