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为响应当前预制菜快速发展趋势,农参《预制菜内参》全新上线。本栏目将聚焦预制菜热门政策、热门事件、热门人物、热门企业,通过系列文章为读者全面展现蓬勃发展的预制菜产业。
今天,栏目对预制菜相关标准进行统计分析。
无规矩,不成方圆。预制菜作为一个新名词,已经成为近几年地方政府、餐饮行业产业链、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热门话题。但作为下一个万亿级别的风口,预制菜的行稳致远离不开标准化。本文以“预制菜”为关键词,选取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正式发布的现行标准为分析对象,解析截至11月28日预制菜标准的制定情况。本文核心数据如下:1.现行且有编号的预制菜标准有69项,其中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43项、企业标准23项;2.山东、广东、北京发布的预制菜标准排名前三;3.预制菜标准集中在年大批量发布。
一
预制菜标准地区分布情况
根据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数据,截至11月28日,全国共有预制菜标准69项,其中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43项、企业标准23项,分布在8个省份。具体如下:
图1预制菜标准地区分布
数据来源: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截至11月28日
预制菜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从数量分布上看,山东、广东、北京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有31、18、9项,占比达84%,地区分布较为集中。
具体来看,山东已发布的预制菜标准有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没有地方标准,团体标准14项,发布机构主要是临沂市食品工业协会,发布了有6项;企业标准17项,其中潍坊市宜味客供应链有限公司就发布了14项。
广东预制菜标准集中在团体标准,广东省企业创新发展协会发布的有7项,其他发布机构包括广东省农业标准化协会、广东省食品学会、广东省冷链协会、汕头市美食学会等。
北京的9项团体标准发布机构包括全国城市工业品贸易中心联合会(2项)、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4项)、中国饭店协会(2项)、中国烹饪协会(1项)。(注:因为诸多社会团体注册地点在北京,所以本文将相关协会发布的标准归类在北京。)
其他省份预制菜标准相对较少:广西是目前唯一发布地方标准的省份,负责的归口部门为南宁市商务局;河北和湖南都仅有企业标准;浙江和江苏各有一项团体标准。
二
预制菜标准认定时间规律
对可查询到的预制菜标准进行时间上的排序,规律较为突出,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均为年申请制修订并予以发布。
图2年预制菜标准发布时间规律
数据来源: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截至11月28日
具体来看,43项团体标准中,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发布的T/JCIA—《预制菜点质量评价规范》时间最早,为年4月2日;随后同在4月份,潍坊市蔬菜协会发布两项标准,T/WFSC—《预制菜良好操作规范鲜切蔬菜》T/WFSC—《预制菜质量要求鲜切蔬菜》。下半年每月都有相关团体标准发布,呈稳步增长趋势,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
如T/CCA—《预制菜》,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专家指导,中国烹饪协会、国联水产、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检科测试联合起草,汇集了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业界公司三股力量。
再由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两项预制菜团体标准——T/CHA24—《预制菜生产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和T/CHA—《预制菜产品分级及评价》,起草单位包括多家知名餐饮企业、预制菜企业、冻品企业。央广网报道称:“(这两项标准正式实施)意味着为预制菜立规矩开始迈出步子”。
企业标准中,集中在年9月发布了一大批。在全部23项企业标准中,湖南是全国首个发布预制菜企业标准的省份,由长沙市俊杰餐饮服务有限公司在年3月发布Q/JJCY《蔬菜预制菜》,在年10月,同样还是湖南的企业,长沙市天心区天锦食品加工厂发布了Q/ATTJS-《速冻禽畜肉预制菜》。其他企业标准均在年发布。
三
预制菜标准分类情况
在全国标准信息服务平台查询到的69项预制菜现行标准,由全国各地28个单位发布,侧重点各有不同,主要包含技术规范标准、加工标准,还有预制菜术语、定义和分类标准、预制菜质量评价与安全标准等,均对推动预制菜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农参君按照预制菜概念梳理、原料规范、加工制作、分等分级、质量安全、仓储物流、设备、产业园建设进行粗略分类发现,现阶段预制菜标准还是集中在定义、术语、分类以及某种特定预制菜品类的规范上,类似《预制菜速冻肉糜制品》这种聚焦单个品类的标准就有20个。只有潍坊市食品协会发布了T/WFFA3—《预制菜产业园区建设指南》,为各地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提供参考。
以山东健康肉产业联合会发布的T/SDJKR—《预制菜(水产类)烤鱼》为例,文件规定了预制菜(水产类)烤鱼的术语和定义、原料及产品的要求、制作工艺、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存和食用方法。T/SPSH36—《预制菜酸菜鱼》规定了预制菜酸菜鱼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食用方法、销售与追溯召回。
而像广东省食品学会发布的T/GDIFST.1—《预制菜术语和分类方法》,界定了预制菜的产品术语、加工术语、贮运术语、使用和食用方式术语,给出了预制菜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适用于预制菜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生产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生产、加工、经营和管理及有关领域。
总体来看,随着预制菜规模的不断扩增,预制菜标准的划分也越来越细,最初主要区分在行政区划,像省级市级。现在,预制菜标准细分到菜品乃至原料,从最初面向“全体预制菜”到面向“菜系预制菜”或者“肉制品预制菜”到面向“某个预制菜”或者“某个预制菜中的一个原料”。不同的标准给大众提供了多种认识了解预制菜的视角。
四
结语
在组织、机构、企业的多方努力下,我国预制菜标准越来越丰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科学家佘永新认为,这些标准大多数是对产品属性的一些简单描述,还有一些标准可能是缺失的,特别是卫生标准、加工规范类标准。比如说对冷藏类的预制菜目前没有比较适合的标准可参考,对冻结预制菜直接引用冷冻食品标准又要求太低。这些都需要对标准进行重新制修订,出台真正适合预制菜的标准。
从已发布的预制菜标准来看,尚没有国家强制标准及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缺乏约束性,社会成员可自行决定是否采用,但较早发布相关标准,可以拥有更多话语权,可以提高企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