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放榜时,几家欢喜几家愁。
眼瞅着,年第二季度都快过完了,无论“媳妇“美丑还是“业绩”好坏,总得见公婆或公布年报。
上市对于企业而言,无疑会给带来充裕的资金和融资成本低、知名度提升等系列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企业的性质也从“私人公司”转变为“公众公司”,须依法依规承担身为“公众公司“的责任和担当,定期发布业绩报告,及时、透明的展现阶段经营成果。
一、农机行业上市公司已达五家
年农机行业在资本市场斩获颇丰、吸睛频频。
首先,中联重科以23.5亿元的代价收购奇瑞重工67.51%的股权,此交易于15年1月4日交割完毕,中联重科正式切入农机行业。虽然,当期农机板块收入仅占中联重科总盘子的16%弱,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中联重科发布的年报中,已经把农机板块上升到战略高度,且排序超过环境产业,紧随工程机械主业之后。
其次,新研股份动作频频,通过并购明日宇航杀入军工领域,同时还与赤山集团共同出资设立山东海山公司,就近攻略黄淮海市场。第三,老牌水稻收获机制造企业星光农机于4月27日正式登陆A股市场。如此一来,加上之前早已登场的一拖股份、吉峰农机,农机行业上市公司已达五家。
最后,吉峰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了吉林康达85%的股权,正式切入高端特色农具轻型化制造领域。同时,吉峰在去年5月成立成都农吉汇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拉开了向“三农+互联网”转型的序幕。
二、农机年报谁家强?
根据五家企业《年年度报告》的发布时间和农机业务信息详细程度,道长对其排序依次为一拖、星光、新研、中联和吉峰。
三、近三年营收情况
备注1:由于新研和中联属于多元化业经营,为提高信息的可比性,笔者采取的方法是从其年报中摘取农机行业数据,若无单独数据则不分析或特别备注。此外,吉峰属于农机流通领域,而其余四家属于农机制造领域,在进行数据对比时可能差异较大,需要加以留意。
备注2:中联重机年度值为1-6月份数据,与年营收数据皆来源于长江产权交易所发布的公告。
备注3:其余四家年度数据来源为各公司公开年报,下文中如无特殊说明处,数据来源皆同此处,不再赘述。
从营业收入来看,三家农机制造企业都有所增长。一拖营收96.6亿,同比增长7%,一拖营收的增长主要源于两部分:马力以上大轮拖累计销售2.4万台,同比增长45%;柴油机产品累计销售17.7万台,同比增长12.6%,得益于国三切换延期带来的挤出效应,将部分国三机市场份额透支到国二机上。
新研营收8亿,同比增长43.2%,新研农机业务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本期合并山东海山、吉林新研和奥瑞海山三家子公司报表所致。
星光营收5.9亿,同比增长1.6%,一举扭转连续两年营收下滑的局面。从销量来看,年销售台,较年下滑4.8%,主要受伊朗市场萎缩影响,出口额降低70%。
中联重机营收33亿,由于无年对照数据,无法计算增长率。但对比年和年数据,年较年营收额减少4.67亿,年均下滑6%。
四家农机制造企业总营收为.4亿,占全国家农机规模以上企业总营收.68亿的比重为3.3%,代表性仍不充分,我们热切期待有更多的农机企业可以踏入资本市场。
吉峰农机的营业收入仍在下滑,年营收较年减少6.1亿。据年报数据分析,年的工程机械行业收入2.7亿元,占营收比重为6.95%;年的工程机械行业收入为万元,占营收比重为0.56%。年工程机械业务给吉峰带来的营收减少额近2.2亿,占营收减少额的36%。同时,我们注意到,在农业机械的本业上,吉峰的营收从30亿降到27.7亿,减少近2.3亿,几乎与工程机械行业的减少额等量齐观。另外,其载货汽车的销量接近腰斩,销量从年的台下滑到台,对应的营收额减少1.36亿。值得庆幸的是,吉峰年加大了出口业务的力度,出口营收从1.26亿增长到1.8亿,出口业务比重近5.5%。
综合以上因素,如下图所示,吉峰农机的营收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声明:
1、本文完整版(篇幅所限,刊文保留主要数据,无图)发布在《农机市场》杂志,其他纸媒或网媒如需转载,请与《农机市场》杂志社联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