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上面图片识别
残暴度:☆☆☆☆
群殴度:☆☆☆☆☆
超生度:☆☆
绰号:切根虫。头黄褐、额呈双峰型,体淡黄褐至深褐。背纹线性条纹。食叶留皮儿,蛀茎留丝儿,残虐幼龄。
弱点:成虫有趋光性和趋化性,幼虫三龄前地表为害,三龄后入土昼伏夜出。自残成性。
破解:黑光灯、糖醋液诱杀成虫;三龄前喷雾、喷粉、毒土、毒饵歼灭幼虫;大龄后灌根闷杀。
排行榜第三位:双斑萤叶甲
残暴度:☆☆☆☆☆
群殴度:☆☆☆
超生度:☆☆
绰号:食丝虫。头、胸红褐色,鞘翅基半部黑色、基部淡黄色斑、四周黑色,鞘翅端半部黄色。能飞善跳,有群聚性、迁飞性。狠辣之手段是嗜花丝成性,造成玉米绝后。
弱点:趋嫩叶习性,喜高温干燥中午活动旺盛,早晚活动力差。
破解:上午9~11时和傍晚16~19时,菊酯类农药喷雾统防统治。
排行榜第二位:二点委夜蛾残暴度:☆☆☆☆☆
群殴度:☆☆☆☆
超生度:☆☆☆☆
绰号:偷渡客。头褐、额深褐,腹部背面纹两条褐色线。体型较地老虎小,国外近年偷渡入境,善切根、蛀茎,伪装地老虎作案,为害幼苗。
弱点:成虫趋光、趋化性,昼伏夜出。
破解:黑光灯诱杀成虫;清田破坏隐匿环境,撒毒土,喷氯虫苯甲酰胺、菊酯类、甲维盐、茚虫威歼杀幼虫。
排行榜第一位:粘虫
残暴度:☆☆☆☆☆
群殴度:☆☆☆☆☆
超生度:☆☆☆☆☆
绰号:行军虫,头红、额扁、呈八字。体色随成员增多从浅绿到深褐,擅长连续作战,两三天时间玉米田即可变竹林。多随风或雨水空降突袭。
弱点:成虫趋光、趋化性。
破解:可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防治技术诱杀成虫,用高氯等喷雾或烟雾围歼幼虫。或采用杜邦康宽喷雾进行预防。
文章选自老田微农技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