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池州又有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获评省示范,这是我市立足生态发展现代农业的又一成果“池州生态环境良好,发展生态农业潜力巨大”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说,“基于此,我市近年来突出发展特色、休闲、绿色三大农业,努力探索皖南山区绿色增长、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记者 林清平
3、推动措施力度加大
事实正是如此,记者从市农业管理部门了解到,继续做好生态文章,建成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市,成为我市“十三五”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推动绿色农业发展实施粮食、畜牧、水产等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程围绕落实“三推”和“三节”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五化”协同发展实施畜牧业循环生态利用工程,推进标准农业部行业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行种养结合模式,着力推进农牧有机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切实解决环境承载问题建设一批生物质利用项目,推进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全面推行测土配方施肥,鼓励使用有机肥、缓释肥、生物肥料和绿肥种植推进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力度,禁止高毒农药进入生产领域
利用自然资源条件,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林下经济,同时着力推广林果、林花、林茶、林菜、林旅等适合池州发展的林下经济模式重点发展以茶叶、九中国农业行业官网华黄精、西山焦枣、油茶为主的森林经济
茶产业是三大农业中特色农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休闲、绿色三大农业,取得显著发展成效
念好“山水经”,做强“特色农业”我市以每年新建和改造1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的速度推进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化打造“九华佛茶”公用品牌,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已达7.2万亩,茶叶物联网建设与应用走在全省前列,3家茶企进入全国行业百强我市特色农业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水产业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家、全国现代渔业种业示范场2个,种业示范场数量居全省首位,秋浦杂交斑鳜填补了我省选育水产新品种空白,安徽鳜鱼遗传育种中心项目入选农业部水产育种项目
记者从市农委了农业部行业专项解到,今年全市茶园面积达27.77万亩,可采茶园面积24.5万亩,其中无性系茶园7.92万亩,春茶产量较去年有所上升茶园开园时节,农业部门组织茶叶技术干部深入茶区送技术、送信息、送政策、送培训,实地指导帮扶茶企生产立足长远发展,加强品牌培育,跟踪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全力打造一批具有池州特色金字招牌联合有关部门,深入茶企一线,在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方面对企业加大核查力度,杜绝商家以次充好等不合法行为,强化农残检测,严格把好质量安全关,全力避免农残超标茶叶流向市场同时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充分利用淘宝、微店等平台,开拓展销新渠道
(责任编辑:陆琴)
2、发展目标非常明晰
重点引导大水面生态自然增殖友好型渔业发展,加农业行业标准查询快池塘标准化改造,全面推进池塘标准化健康养殖,积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与生态休闲观赏渔业着重发展鳜鱼、加州鲈、黄颡鱼、小龙虾、黄鳝、泥鳅等特种水产品繁育养殖引导企业发展特色水产加工
围绕上述目标,将在全市建成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5个;培育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主体30个,构建我市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
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创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点,因地制宜推广城郊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型、现代农业园区科普教育型、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型等休闲农业模式,探索发展登山、拓展等疗养健身型、摄影、诗歌、地方戏等文化休闲型新型休闲农业模式开发具有池州特色的生态旅游产品加强休闲农业宣传推介营销引导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将市场需求农业行业有哪些传导到生产环节,立足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将价值链、主体链、创新链、利益链引入农业,通过改造一产、提升二产、创新三产,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打好“生态牌”,做精“绿色农业”我市引导和鼓励农民瞄准市场调整种养结构,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生态绿色产业,形成了贵池区特色水产、生猪、蔬菜,东至县食用菌、油料、水禽、烟叶、花卉苗木,石台县富硒茶、富硒米、高山蔬菜,青阳县皖南土鸡、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截至去年底,全市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04家,家庭农场1025个,其中国家示范社13家,省示范社25家,省示范家庭农场9个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54家
“同时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培育和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2014农业行业分析设”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并在农产品品牌培育和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上下功夫”
除此之外,提高科技水平,实现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8%以上、畜禽水产良种覆盖率90%以上;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65%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农资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2%以上、“三品一标”认定面积达到全市食用农产品生产总面积的50%以上
日前,记者就我市特色、休闲、绿色三大农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上述三大农业发展风生水起,有的走在了全省前列,未来的发展更是前景看好,值得期待
有关农业专家指出,特色、休闲、绿色三大农业是我市生态农业的显著特征,也是我市现代农业的主体和主攻方向,在未中国农业行业网来发展中,上述三大农业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三大农业风生水起
唱好“农家戏”,做优“休闲农业”按照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依托“铁公机”立体交通网络,突出生态休闲特色,整合旅游景区、度假村、休闲观光农业园区和农家乐等资源,积极打造贵池区城郊乡村休闲度假基地、东至县养生休闲度假地、石台县“中国原生态最美山乡”品牌、青阳县朝山观光游客中转乡村休闲接待基地,编制四大乡村旅游线路,建立不同层次、不同规模、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休闲农业旅游网络作为全省率先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市之一,我市目前已拥有一个国家级、两个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境内乡村旅游大小景点800多处
同时注重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肥中国农业新闻网料和农药利用率均提高到40%,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实现主要农作物全覆盖,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我市推动三大农业发展的力度将不断加大”有关人士说,“全市农业也会因此获得更多生态红利”
加快特色农业发展以茶叶和水产产业为重点,加快培育食用菌、蚕茧、中药材、苗木花卉、油茶等区域特色农业实施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坚持“一红一绿”并举,新建及改建一批茶园,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比重提高到40%以上,新建改建一批标准化茶厂,使茶叶清洁化加工能力提高到75%以上,将池州打造成“中国有机茶之乡”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