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热门领域,已经毋庸赘述,各路资本都笃定农业就是下一个风口,创业者也纷纷跟风。很多人前期计划得“天衣无缝”,但真枪实弹做起来却亏得一塌糊涂。
那么,是因为农业是个不赚钱的坑,还是因为农业人没有搞清楚农业的运行规律呢?
利润,其实是被这七大黑洞给抢走了——
1会“骗人”的毛利润很多人把之前用在工业、商业领域的经验,套用在农业,以为只要算好了利润空间,就能预测大致能赚多少钱。比如经营超市,一般的经验是要确保拿到20%到25%的毛利润,最后才能有3%到5%的净利润。
但是,一进入农业领域,似乎进入了不可预知的“量子世界”,用纸面计算毛利润来预测收入,似乎已经不再适用。为什么会这样?
首先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往往无法提前预知“蒜你狠”“姜你军”这些“意外”。
其次是农业领域尚处于不稳定的转型期,很多以前被认为铁打的规律,都出现了变数。比如养殖业界多年奉行的“猪周期”,即“一年挣、一年平、一年亏”,很多人就是确保第一年把后两年的钱赚回来,基本上就能避免风险。可近几年,猪周期也无情地被一点点打破了。
2调控中的农产品价格农产品价格不像二、三产业的产品价格,大多都是市场定价。农产品则不同,几乎所有国家都不会把农产品价格完全交给市场来决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宏观调控。
所以,做农业必须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