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高兴的说:现在地里的事我啥都不操心

农产品质量认证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已累计认证“三品一证”农产品40个,其中畜禽产品133个,种植业产品23个,产地4个

2013年12月,乌苏市被国家标准委员会列入“第八批和标准化示范市”项目县市之一,成为新疆唯一整建制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县市项目实施两年来,乌苏市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打造农业示范基地、建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严格控制投入品使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打造新疆现代农业的“尖兵”

走在乌苏市各村镇的田间地头,人们不难发现农业生产标准化、科技化已经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令人欣喜的转变,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今年68岁的西大沟镇查干拜兴东村村民张新英,全家七口人种植80亩地,以前年年辛苦耕作,到年底每亩也就收入100多元,日2014农业行业分析子过得紧巴巴如今,把土地交给合作社种植管理,每亩能拿到500多元的分红张新英也不闲着,和家人一起出去打短工,搞养殖、跑运输,一年下来,也能赚十几万元,再加上土地分红的4万元,日子过得很舒心他高兴的说:“现在地里的事我啥都不操心,还能多拿钱,如今的政策真好”

完善农作物标准体系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标准化提高生产水平 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在推行农业标准示范的基础上,乌苏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进一步完善《细绒棉标准体系》、《玉米标准体系》、《小麦标准体系》、《加工番茄标准体系》,新修制定主要农作物地方标准48项大幅度提高了乌苏市标准化生产水平,同时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农产品优质品牌农业行业分类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新疆天玉生物科技公司是乌苏生产淀粉的龙头企业,2012年,乌苏市农业局在经过调研后做了一个大胆的尝试,把西大沟镇5个村1.2万亩的土地整合起来,在征得农民同意后与天玉公司签订每亩600元的土地流转合同,由企业自主经营,农业技术人员具体指导,聘请农植能手来种植,建立玉米标准化示范区严格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在产前、产中、产后认真贯彻落实,当年每亩的产量就提高了200公斤,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标准化使农民“跳”出土地 多元增收

通过采取政府推动,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引领、农户广泛参与的运作模式,乌苏市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乌苏市农业局局长张国斌介绍,目前乌苏市已建立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2个,建设面光伏农业行业标准积达到23.3万亩示范区带动完成土地整合55万亩,农作物长势长相明显优于其他农田,玉米亩均增产140公斤,小麦亩均增产20公斤,棉花亩均增产皮棉16公斤,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区平均亩产值10300元全市22个标准化示范区两年累计新增农业产值1亿元,辐射带动区域新增农业产值1.94亿元,成为乌苏现代农业发展新引擎

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2013年乌苏市乡两级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实施两年来共抽检农产品215批,检测样本9362个,农残检测合格率提高到98.5%积极推行生产过程记录,建立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做到了产品流通有源可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西大沟镇查干拜兴西村村民范青霞如今成了农民经纪人,她说,土地没有整合时每家也就5亩地,一家人靠几亩地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感觉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日子没指望如今,村里的地变成了示范区基地,自己也由此“跳”出了土地性子直爽,风风活活的她也不甘贫穷,积极到周边乡镇场揽活,谈好价格,带乡亲们一起拾棉花、打打瓜、捡地膜、捡土豆….如今,100多人都跟着范青霞出去打工,实现了多元增收土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使农民避免了自然灾害也规避了市场风险

中国经济网乌鲁木齐10月12日讯(记者查燕荣) 10月9日,乌苏市甘河子镇3000亩棉花示范区,朵朵棉花竞相怒放,一片白色的海洋正待采棉机采摘甘河子镇党委书记肖鲁敏介绍说,如今示范区从种到收全部机械化,既节省了人力又增加了效益中国经济网记者看到示范区宣传牌上醒目的写着“采用土地整合规模化、全程作业机械化、技术管理标准化,合作组织规范化、劳中国农业信息网务转移本地化,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乌苏市全面推行农业标准生产,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切实解决了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散小,生产成本高、效益低,产品质量差等问题,推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全疆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专业医院
儿童白癜风怎样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zc/152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