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农业的未来找到另一个支点记

序言:年的中国农资市场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难”。这个难不但波及到国家、代理、终端整个流通链,更可怕的是这个难的时段让所有参与者看不清也看不到牛势的到来。农资人一只手在玩着老套路,另一只手却在寻找一次机会,意想拨开云雾,抓住让自己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救命稻草。第一个发现行业的那一片蓝海,期望获取即是困境,又是商机的另一途径。

年7月2日在中原腹地古城开封来自全国17个省市余名这样的农资人共同参与了一场关于农资的新财富发展论坛:

他们不缺产品,但他们的产品却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他们不缺品牌,但他们的品牌却时刻面临失去的危机;

他们不缺销量,但他们的销量却无法带来想要的利润;

他们不缺营销,但他们的营销却无法为他们锁定终端;

他们不缺资金,但他们的资金却无法摆脱赊销的魔爪。

这些不想再继续昨天故事的人,这些希望在行业拐点中发现第一个机遇的人,现场聆听和体验了中国农业大学李季老师“关于我国有机肥发展前景及推广模式思考”的报告和根力多股份在生物有机肥领域快速发展的故事。

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论坛盛宴呢,本次财富论坛是由根力多股份联合农资与市场杂志社及瓮福集团共同举办的涵盖产业的科研、生产、原料、媒体、资本等诸多产业节点领域的一场旨在为我们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把脉定论,为我们的流通环节出方医疾,为我们的农民送去效益,为我们的环境和社会送去一片蓝天净土和探索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亿的农资蓝海市场在哪里?中国农业的未来另一个支点在哪里?

中国的农资市场历经了几十年的发展,当众多企业在追逐做大做强,十几年之后,时至今日却又被这个大和强撞得头破血流,更是在上至国家两减一增的政策号召,下至农民的消费改变的夹缝中,找不到再继续做大做强的方向。他们在寻找着突围的那一条路。中国有句古话,道可道,非常道。何为道,道即是规律。当我们面对众多期望通过变个名字、变个工艺、变个叫法祈求上销量的希望如昙花一现般的消失之后,那么中国农业未来发展之道又在哪里?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一直致力于中国有机肥生态农业发展研究的李季老师,为大家给出了答案。李季老师说大到中国农业的未来发展,小到农资企业的研发方向,我们到了真正回到原点,到了放弃一切的所谓的“营销”,真正到了用谁也无法改变自然之道的观点看待中国农业和发展趋势。中国的农业历经了几十年代的化学时代,在带来增产增收,满足温饱的同时,却付出了惨痛的环境代价。未来的农资与其说是到了拐点更不如说是到了化学农业与生态农业、无机时代与有机时代彼此消涨共存互补的生态时代,这个时代的更迭转变中有机所涵盖的产业财富将会迅猛到来并且是巨大的,我们更要像今天的根力多一样去挖掘和应用。在走入这片蓝海的路上,既有国家政策的引领,又有巨大市场可以追求的空间,既有经济与社会效益双重的回报,又有从地头到餐桌消费的期待。这个规律尽人皆知,这个拐点现已到来。(资料来源于李季老师课件)(图片来源于根力多股份生产基地实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zc/151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