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估了行业高估了自己,这就是做农业的大忌

农业仿佛就是一个世外高人一般,很多时候看不清也摸不透。你看很多做农业的朋友,都说挺难;而一些没做过的朋友呢,反而说容易。没做农业之前,怎么算都能赚大钱,做了农业之后,怎么算似乎都是靠运气。

同样一件事,做过了和没做过说法完全不一致,你都不知道听谁的好,究竟谁说的对。所以有人也把农业比作一场婚姻,说它就是一个围城,墙外的人想进来,墙里的人想出去。

虽然这种观点有点片面,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这的确反映了当前整个行业的一个现实状况,外面看农业很热闹,里边做农业很受伤,仿佛是一个无解的方程式。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在军师看来,这当中可能存在一个误区,也可以说做农业的大忌,因为不同的角度看农业,真的差太多,其中最明显的一点:那就是低估了农业,高估了自己。

对大部分中国人而言,农业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行业。

农业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感,因为我们国家当前还是以农村人口据多,就算现在住在了城市里,也是近二三十年洗脚上田的。

如果说当前大部分城市中的人们,都是农村出身,一点也不为过,所以他们对农村和农业还是有一定认识,无论种植业还是养殖业都有接触或经历,算不上一无所知。

然而农业这个东西,看和做是一回事,以前和现在又是一回事。如果现在不做农业的人,你问他如何做,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像种植蔬菜,怎么育苗怎么移栽怎么管理等等,一点都不知道的大有人在,所以农业对于他们来说,也是陌生的。

但是问题在于,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把农业当成最低层次的行业,把农民也当成最没前途的职业,表现可能客客气气,实际内心是看不起的,以致他们可能站在农业边缘,但心却离得很远,熟悉而又陌生。

不管自己厉害不厉害,大家都习惯低估农业。

由于中国的传统认知习惯,再加上农村父母的言传身教,总认为有能力的人都跑出去做其它行业了,只有那些没有知识没有能力的人才被逼着做农业,把农业描述着一无是处,只要有力气就行。

所以不管是城里的人们,还是从农村出身的人们,都习惯的低估农业。总认为种个菜养个猪,没有什么难度,甚至有些朋友自小就看着父母亲在操作,都认为是十分简单的。

想想自己在城市里接触这么多先进的技术,随便把外面的经验,外面的见识及外面的资源带到农业上来,一定会做得非常好,以前不做农业,是因为农业太容易不赚钱,现在农业有机会了,自己来做太简单了。

由此可见,不管这些朋友厉害不厉害,但往往他们对于农业的态度都是轻视的,居高临下的,把一切问题都看得十分简单。其实这是他们真的不了解农业的真正本质,这是做农业的大忌。

做农业却看不起农民,往往是高估了自己。

人是在对比之中产生优越感的,尤其对于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当一些在其它行业略有成就的人们,对于家乡的农民朋友,内心是看不起他们的,至少也会有着一些或多或少的心理优势。

要么认为自己文化高,要么认为自己能力强,才不做农业的。在他们的思想之中,没有文化、没见过世面,缺少能力的农民都能做的事,难道还有什么难度吗?自己都能干其它行业了,何况农业乎?

所以当他们想做农业之时,往往极度自信,高估自己,你农民说的做的都不对,你们太落后了,如果按我的方法来做的话,一定会比现在好得多。

殊不知,农业的经验和积累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一定时间的耕耘,根本摸不着边,这些思想往往就是做农业的大忌。

其实他们可能不知道,他们以前所见的农业,或者他们父母所操作的农业,可能真不叫农业,因为以前的老百姓所有的种养方法都是人云亦云,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绝大部分不知道也不明白为什么,最终的结果一切都靠运气,失败怨运气差,成功了还是因为运气好。

现在农业已经高度市场化,自给自足的时代已经过去,农业商品化时代已经来临,一切都讲求成本与科学,经济与效益。如果从这个角度看,农业是一门非常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你得懂作物的生长规律、病虫害防治、气候常识、行情判断、市场分析等综合知识,少一点都不行。

都说做农业很难,赚钱不易亏钱容易,但这难也有两种状况,一种是行业的老兵,他们的难不在生产而在行情;另一种难是新入行的精英,他们的难在于想的和做的不一样,入行前就犯了做农业的大忌:低估了农业而高估了自己。

全国蔬菜行情

云南综合菜价

北京新发地市场菜价

北京、山东、深圳、长沙、武汉、东莞、佛山、厦门等更多市场菜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xiashuihuanping.net/ryzc/145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