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经济峰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
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分组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叶兴庆指出,未来五年是探索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重构中国农业政策体系的重要的窗口期。从年开始,经历过12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的农业仍面临着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力低、生态环境代价大等问题。因此,在推进农业的结构性改革、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土地的流转和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龙头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连接机制,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分会场
此外,邦吉公司首席执行官索恩·施罗德、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美国玛氏集团董事长维多利亚·玛氏、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也针对这一问题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以下是与会嘉宾的精彩发言:
索恩·施罗德:
截至目前,农产品中所有谷物均已呈现量增价跌的状况。在全球各地,农民通常都得不到与其经营风险相匹配的报酬。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就是要支持他们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可以在多方面对其进行帮助。
首先,应在种子、农药、化肥的使用等农业技术应用方面进行强化教育培训。中国每公顷土地化肥的使用量最高,但却没有产生相应的回报,因此需要具体的技术援助才能解决这一矛盾。
其次,透明的市场环境非常关键。如果使用补贴和目标价格的话,就要避免这些措施失真。农业补贴经常是直接支付给农民,但有关于价格的支持政策因为没有被确切理解,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目标价格要随着生产体系的改善和土地面积支付款项的变化进行调整。
第三,获得融资前,构建信用体系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着农民对新技术的态度,使得农民敢于尝试新技术。
最后,战略储备粮是实现粮食安全政策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要基于当前的市场环境战略有一个明确的阐述,而且储备管理不应该用来作为价格支持体系。
此外,他还表示,一个运作良好的全球贸易系统能够在区域供应中断期间充当关键的减震器,并有助于确保粮食安全和价格稳定。
屈冬玉: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学习新理念、践行新战略,适应新常态,打造新优势,适应中国的新产业。“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必须把农业农村经济,从粮食供应由长期的短缺到总量的基本平衡,丰量有余这个好的形势维持下去。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四化”的短板,需要用理念引领推动农业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第一,要以产业发展为目标,创新农业管理体制机制。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对农业农村工作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全面超过进口价格,生产成本快速上升,主要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约束趋紧,市场竞争力弱,比较效益低。所以,要把新的技术、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引入到农业,用现代的理念引领农业。因此,首先要改革土地经营制度,因为中国的土地是集体所有,必须确权到集体成员。第二步要把集体资产盘活;第三步要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现在中国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升级。因为社会中产阶级大量涌现,城镇化速度加快,中国的农业原来主要是供给基本农产品,现在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变的多样化。
第三,要化解资源约束的瓶颈,推动农产品绿色发展。
第四,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我国的进口的节奏、数量要和国内需求相吻合。同时,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一二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要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
维多利亚·玛氏:
中国是玛氏集团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所以我们非常北京治白癜风哪里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