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与其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出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面临着如人口众多与耕地短缺的矛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等亟待解决的特殊农业问题。这些局限和制约,使得我国的农业资源优势无法转变为经济优势。因此,通过对发达国家农业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借鉴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经验,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业市场经济进程,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现代化是指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现代农业的发展就是将现代要素投入农业来替代传统要素的过程。随着现代要素大量投入农业生产,农业产出和效益大幅提高。在农业中注入现代要素投入,是现代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本质特征。技术的变化导致传统农地制度和经营方式的不适应。尤其是二战后,许多国家为了顺应农业技术的变迁,通过土地改革,重新分配土地权利,调整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另一力量。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史,各国资源禀赋不同,决定了其技术变迁的路径也各异。一般而言,那些土地稀缺、人口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会选择节约土地的现代投入,如化肥、农药、薄膜等,以提高土地生产率。那些土地资源富余、人口较少的国家,会选择节约劳动的现代投入,如机械等,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我们看来,农业现代化,就是在结构变革大背景下,经由农业的现代技术变迁和制度(包括组织)变迁及其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农产品增加、生产率增长和农民收入增长。考察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维度,以下是必不可少的要素。这些要素既是观察一国或地区农业变迁的关键,也是研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
¤经济结构变迁;
¤使用现代要素投入;
¤农业制度与组织变迁;
¤人口与土地关系的变化;
¤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典型发达国家均从本国的特有优势出发,采取符合本国农业特色的发展模式。如美国的产学研结合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法国的链条式环保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英国的政府引导型农业科技创新模式、德国的信息化生态型农业科技发展模式等。
通过对典型农业模式的深入分析,并结合我国现行农业模式的功能性不足,现总结出发达国家农业典型发展模式的宝贵经验,以利于实现我国农业快速稳定发展。
(1)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我国的系统发展应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相结合,生产具有文化品位、特色化的农产品,更重要的是要将我国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条延长,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层次,增加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种类,发掘农产品的潜在价值,提高农产品加工的转化率和增值率,从而节约农业资源,为国民经济带来更丰厚的市场收益。
(2)政府应加大在金融和各种农业保障方面的政策支持。政府应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如构建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快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在经济和文教方面的支持,制定关于支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规划,特别是支持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另外,还应加强完善关于农业资源环境保护的相关立法和政策,加大执法监管工作力度。
(3)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方向。农业发展不仅是保障供给,是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还是社会、人文事业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适应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重要关系是我国系统发展的战略方向。
(4)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完整并且适用于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相关工作的工作者的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并普及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供应链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为系统高效、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5)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如合作社、协会、联合会等,完善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原有的技术交流、组织生产、市场联结功能,并上升到参与国家制定相关农业发展政策的决策高度,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积极引导作用,促进系统的协调发展。
(6)建立和完善基于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重视高效率、高质量,还重视农产品的高附加值,这一系列高要求都离不开农业高新技术的有力支持。而科研院所正是农业高新技术的诞生地,推广体系是农业高新技术普及的有效渠道。通过农业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相关领域中的广泛渗透,推动系统向更高层次快速、稳定发展。
总之,农业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关系到我国农业能够实现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应结合我国农业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农业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对我国现有的农业模式作出快速调整,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进程。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探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并逐步建立了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外向型农业、现代农业、城郊农业和有机农业等发展模式;实现了农业高效率的投入产出、提高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了我国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成都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福建最好的白癜风医院